我命由我不由天?养娃逆天改命应该这么做——养娃记0056

和孩子听历史,找了儿歌来背,孩子问为什么老是换来换去呢,对呀,为什么会老是换来换去的呢。张君宝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穿越需要什么
平常开会都会有很大的思想交汇,汇集到会议纪要的时候就那么几句话。
从历史书上看,一件事惊天动地也就寥寥数语,让人有个错觉,古人是很笨的。
穿越过去分分钟开挂,问题是,很多现实条件下的前提都变了,至少不能上网了。
男耕女织不算是一个很浪漫的状态,至少不是一个终局的状态。
不为五斗米折腰,说明是有五斗米可以吃,饿死的事,毕竟还是少数的,不然历史上的痕迹会更多。
穿越通常是面对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像小时候想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一样,现实是根本到不了那个事业,杀鸡不用牛刀,是因为牛很少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面,通常只是简单的割草。
《隆中对》
从有限的资料,很难对三国的事有个很清晰明了的认知。
只能是自己的想法,整得逻辑自洽一些。
三国的时候,人数不会少,发生在角角落落里面的事,也是很多的。
这些事也许无关终局,也许也有影响,史书的作者也只能力争客观吧。
孔明先生出山之前,有《隆中对》,大概是后人的叫法。
从现在社会的角度去看,如果生活在山野之间,如果不是自己说,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哪里。
现在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多了这,很难说,10多亿的人中有那么一个知道自己在哪里。
《隆中对》描绘的未来景象,对于刘备来说,应该是认同的。
看起来运筹帷幄,最终并没有决胜千里,刘备不想成功吗?。
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刘备做决策的时候,基于他自己的考量,偏离了《隆中对》。
他也想逆天改命,但是却失败了。
对于整个战局来说,曹操麾下,孙权麾下,都有自己的谋士集团。
相比诸葛亮的个人英雄主义,求稳不会差,我想在信息不算发达的古代,诸葛亮的分析能力,相比曹操,孙权,还有一众谋士来说,很难说有非常大的优势。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选择刘备是诸葛亮的选择,深处深山引来刘备,很难说不是诸葛亮有意为之,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也想逆天改命,但是也失败了。
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天命不可违可能是更好地解读。
从现在孩子的教育来看,心理还是想着,能够有所突破,能够有所改变。
然而,现实却是,很多选择,都是身在其中,便已经是错了。
这个时候努力与否,意义能有多少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求无愧于心吧。
不知不觉,马上要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