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做奖牌,是想开了
我是个产品经理。
去年夏天做调研的时候,参与过一次Keep的奖牌活动。
老实说,收到奖品的一刻,我的内心是羞耻的。
为啥这么说呢?
先带你回顾下,这个活动的流程啊。
我先交了几十块的报名费,钱花了;
又吭哧吭哧的跑了五公里,力出了;
最后官方给我邮来一枚奖牌,我还想在朋友圈里炫耀一下,连快乐都有了。
我自己出钱出力,还整的挺开心,完全不用别人PUA,我自己就完成了闭环。
我是个商业产品经理啊,如今却在别人的套路里游泳。
关键是游着游着,我还笑出了声。
这可太他妈羞耻了。

老实说,这个奖牌活动属实有点颠覆我对Keep的认知。
毕竟在我固有印象里,Keep是一个很难很难赚钱的平台。
但丁在《神曲》里,根据恶行的严重性,从轻到重列出七宗罪。
色欲、暴食、贪婪、懒惰、仇恨、嫉妒、傲慢。
但仔细一琢磨,好像以这七个分支为基础,衍生出来的生意都不难做。
因为符合人类的原装系统嘛,官方插件了属于是。
但Keep主打的是什么?
自律!
和前面七兄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华尔街日报》在评论Keep的海外先驱Peloton时,曾用过一个非常贴切的描述。
「 这是一笔反人性的生意 」。
刷抖音时,经常一不留神天都亮了,躺着就能给字节创收。
刷Keep可麻烦了。
我得心理建设,我得挥汗如雨,我得咬牙切齿。
想给平台送钱,可太他妈难了。

你说这结论太笼统了,缺乏说服力,那我们就来看看具体业务。
Keep的本质是个卖健身器材的运动电商,这个不难理解吧。
教练在视频里喊着:三、二、一、开始!
我把眼睛往下一瞟,发现瑜伽垫、手环、紧身裤的购物链接,在器械框里早就准备好了。
原来教练的意思是:三、二、一、开始抢!
我特么差点就误会了。
招股书上,运动器械的售卖,占Keep总营收的一半以上,说句主营业务都不过分。
但Keep的电商是OEM模式的,也就是平台对外采购商品,再贴牌出售。
因为是中间商,所以Keep电商业务的毛利很低,销量堆不出净利。
为什么Keep会两次递表失败?
主营业务太没有想象空间了。
这时你就能理解,为什么Keep在商业化上,动不动就搞些骚操作出来。
比如你之前跟练了很久的跑步、跳绳课,可能一觉醒来就变成会员专享了;
再比如你已经是平台会员了,但你想跟着直播练的话,还需要再开通一个直播会员。。。
因为赚钱,真的好难。
所以之前把我套路的一愣一愣的奖牌活动,为什么会让我对Keep刮目相看?
逆天改命了属于是。
Keep从逻辑到业务,都主打一手反人性,但奖牌活动不一样。
奖牌切中的是人的分享欲。
各种联名款,放在朋友圈就是畅销的社交货币,再和向爱人表忠心一结合,想不在自媒体爆火都难。
这一下把Keep反人性的逻辑正过来了。
「自律给我自由」,这没问题。
但自由太抽象了,朋友圈秀不出来啊。
奖牌就简单直接,你发的出来,别人也能马上看懂。
Keep的slogan要是改成「自律给我奖牌」,那肯定早就发了。
而且你发现没有,高溢价、社交货币、联名,这都是谁的特征?
潮玩啊。
Keep奖牌的本质,是潮玩!
所以这个活动为什么一直在涨价,从29、39到49,现在某些款式居然要先买会员才能参加?
因为它是潮玩啊!
爆款潮玩才29?这像话吗?
我看很多评论说,Keep变了。
其实Keep只是悟了。
自律给消费者自由;但消费者不自律,Keep才能财富自由。
我和Keep原来不能两全。
这事儿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