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宋代文学概述)

2023-07-11 06:49 作者:文学考研带你背  | 我要投稿

[专题复习1]宋金诗


考点一、宋代文学概述


①宋代文学发展的背景


崇文抑武的国策: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文以载道说的盛行: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 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


②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北宋建立以后,对佛教采取保护、鼓励的政策,禅宗又主动吸收儒、道两家的思想、并力求适应中国的传统伦理观念。 因此士大夫在接受禅学时,没有太多的心理障碍。由于宋代的儒道释三种:想都从注重外部事功向注重内心修养转变, 因而更容易在思想层面上融合起来。到北宋中叶,三教合一已成为一种时代思潮。


士大夫对传统的处世方式进行了整合,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是相互排斥的两极。宋人在积极参政的同时能保持比较宁静的心态,因为宋人已把自我人格修养的完善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宋代文人采取了新型的生活态度。


宋人有很强的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结盟结党的做法得到普遍认同。宋人个体意识不像唐人那样张扬,他们的人生态度倾向于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发生很大转变。宋代的禅宗更以内心的顿悟和超越为宗旨, 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德。与此同时,宋代的儒学也发生了类似的转变。宋儒弘扬了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用人伦相结合的传统,更加重视内心道德修养,所以,宋代士大夫多采取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生活态度。于是,宋人的审美态度也世俗化了。 审美情趣的转变,促成了宋代文学从严于雅俗之辩转向以俗为雅。


③宋代文学基本概况


散文方面,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呈现出文体的多样化:古文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得到整合;宋代散文风格丰富多彩,几位大家各具有鲜明的艺个性:从宋代开始,古文成为用途最广的散文体。以古文为主、 骈文为辅的文体格局得以确立。


诗歌方面,对唐诗的因革主要体现在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诗呈现出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在唐诗之外创建又一美学范式,即严羽: 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宋词方面,完成了词体建设, 艺术手段日益成熟:在题材内容和风格上,开拓了广阔领域。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宋代文学概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