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时攒下100万存款,没养老金,可以支撑到终老吗?你怎么看?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深,养老问题被摆在很多人的面前。25岁到60岁,也就只有35年的好光景而已,对很多人来说,进入职场没多久之后就要考虑养老问题了。比如以房养老,养儿防老,养老金防老,存款养老等方式,都是需要提早确定目标,并早做准备的。就比如以房养老,要攒首付,还房贷。比如养老金防老要考虑在哪个城市做什么性质的工作,交什么档次的社保,交多少年……
有人则选择集中力量攒存款养老,不交社保,不领养老金,只想在60岁时攒下100万存款,那么这种方式可以支撑到终老吗?你怎么看?

算一算
如今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接近80岁,如果从60岁活到80岁,100万元分散在20年内花完,每年能划5万元,平均每月能有4千多元可以开销。而去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07元。这么一看,光是花存款便可以支撑一个人活到80岁了。
即使活到100岁,40年内每年也有25000元可供开销,大于我国去年24100元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人这么算,便觉得60岁时攒下100万存款,即使没有养老金,也铁定够支撑到终老了。然而真是如此吗?
如果老人不健康
人年老后,首先要考虑的是健康问题。有人年老后,查出了大病、重病。有人虽然没到绝症的地步,可也是身患多种基础病,需要常年吃药维持身体健康。而如今的医药费那是真贵,小小的一盒普通感冒药动辄二三十、三四十元一盒,更别提治疗特定慢性病的药了。光是医药费和检查费有人每月就得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而如今一些人得了大病,即使报销之后还要花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这还不提之后的复健、请护工、复查等等。可以说如果在晚年没有好身体,即使有100万存款,也难以活得多体面,充其量在求医问诊时不那么绝望,心里多些底气。

如果老人健康
如果老人健健康康的,基本不和医院打交道,也有长寿基因,晚年生活可能有好几十年。这时能不能靠着这100万元存款支撑到终老,还有一些现实因素需要考虑。
就如所选生活地点的消费水平。我国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差距很大,据官方数据,前年不少省市的人均消费支出一年不到2万元,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再生活得精打细算一些,不生大病,不出大事,100万存款大抵是够支撑养老的。
然而前年北京和上海的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38903.3元和42536.3元。有人说不是没超过5万元,起码够活到80岁的吧?那还真不见得,如图,由于通货膨胀和物价的上涨,6年间上海地区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9471.5元。随着时间推移,通胀侵袭,如果是在北京和上海养老,只靠着100万本金,不一定一直够用。
怎么做
所以若老人没有养老金,只准备借助这100万存款养老,不要傻傻地只知道动用本金。哪怕简单地将钱存在银行1月期大额存单中,享受1.6%的利率,每月都能有1333元的利息用于补贴生活开销。
若觉得上述利率比较低,难以跑赢通胀,也可以将100万元分成几份,大部分存在银行存款中确保安全,分散去存,尽量地保本保值。
对少数资金,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其余方式增值。就如余额宝、储蓄国债、纯债基金、中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等,均比较稳健,有望到手更多收益。若想稳稳增值,也可借助政策强力支持的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10万每月得1000元商品利润,也颇划算安全。

总之,如果想用存款养老,保重身体是大前提,否则便是前半生拼命赚钱,后半生拿钱去医院换命,划不来。如果60岁时攒下100万存款,身体比较健康,在低消费地区有可能支撑到终老。但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仅靠本金是难以一直支撑的,老人需要对这些钱进行适当的打理,以期到手更多被动收入,补贴养老开销。不是吗?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