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设回忆录(三)
毕设论文的历程——九九八十一难
如同年逾三十岁,仍旧没能拿到数学界最高奖的约翰纳什精神崩溃一般,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被anxiety、fear与self doubt深深地折磨着,感觉总有一层纸无论怎么尝试都无法捅破,如同武侠小说中的习武之人难以打通任督二脉,难以发功一般,每次方案的提交,都无功而返,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可谓是凭借着信仰的力量,方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最终才得以构图“千里江山”。
毕设答辩的失落——围城的困局
多少都由于文学与艺术创作服务于政治所裹挟的、实用主义的评判标准,使得我在优秀论文的评选中落败。
我唯一可以告慰的就是《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所言的做人处事的道理:李慕白就是虚名,宗派就是虚名,剑法也是虚名,这把青冥剑还是虚名,一切都是人心的作用。同样,清华教授是虚名,清华是虚名,清华学位亦是虚名……
场所的探寻之路可以走多远,与所学专业和就读的学校无关,所谓君子求诸己,一切只因心诚则灵。
毕设作品的升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代宗师》中有云: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留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
答辩结束了,但似乎感到之前的工作只是做了最基本的铺垫,经过之前那些年的摸索,发现每次都以为做得可以了,可每一次与他人优秀作品(周维权的学生时代的手绘)反复比较后都发现差得很远,用很傻,很天真来形容自己再恰当不过了……
可正是因为有了缺憾,才有了进一步将其完善的动力。
2015年,工作之余,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将以往13年积累的照片、视频、图片、音乐、电影、pdf、专业资料等分门别类归档到电子书库(也就是30多个硬盘),就像将数千万件散碎的零件组装起来,造了一件巨大的机器一样,我大脑中的这台破电脑终于完成了软件升级、磁盘整理与维护,可以运作了……
还有一点感触就是,君子敏于行,讷于言。一件事能做到什么程度,刚开始是无法预计的,只有做了之后才能知晓,每次都以为只是将模型修补一下而已,可一旦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直到脱胎换骨……
我做事的节奏与当下快节奏的时代显得处处格格不入,但我相信如同村上春树所说,用小水壶烧开水,水立刻就沸腾很方便,但是也立刻就冷掉。但我如同大壶,用大水壶烧开水等水沸腾要很长时间,但是沸腾之后的开水却很久才会变冷。
因此,我相信无论平庸的岁月有多漫长,终有一天,我会化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