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架空)拉洛姆联合帝国海军 a53“安德烈”级重巡洋舰

2023-07-28 12:21 作者:莫斯科凉粉  | 我要投稿


线图一览
数据性能表

   简介

  1936年,第二次全球海军会议在斯特兰首都诺尔德结束,会议桌上的《诺尔德国际海军条约》再次成为一张废纸。各国的军备竞赛将继续进行。

  1938年,拉洛姆海军部开始进行格诺塔斯克级重巡洋舰的后续舰招标。要求搭载不下于9门210毫米舰炮,吨位限制在15000吨左右并且速度不低于34节。海军设计部于1938年中旬给出了4套方案。海军部最终相中了最为保险的2号方案,命名为“安德烈”级。

  安德烈级重巡洋舰的主炮塔布置为舰艏3座,呈中部炮塔凸起式,三座炮塔指向均为向前,可提供可观的前射火力。另外两座则布置与舰尾。主炮使用C3型穿甲弹,其穿深相比格诺塔斯克级使用的C2O型穿甲弹略有提升,也可使用常规高爆弹。而为安德烈级重巡洋舰配套研制的M11型半穿甲弹因为工期漫长被叫停。副炮组为四座布置在舰舯的双联装80毫米E12炮塔。

  防空方面,拉洛姆帝国海军机械设计所在37毫米A117型高炮基础上延伸出37毫米A-7型双联装高炮。布置六座,共计12门,可发射延时高爆弹以更好地对空。同时安德烈级重巡洋舰在舰尾安装了一部S1型水上飞机弹射器,其技术借鉴烨瑟莫帝国。

  安德烈级重巡洋舰搭载了10座S20E1型燃油锅炉与4座蒸汽涡轮机,采用四轴四叶螺旋桨推进。其最高航速为36.2节,相比格诺塔斯克级有了很大的提升。

  装甲方面,安德烈级拥有相对同时期重巡洋舰中优秀的装甲防护,装甲总吨位为2800吨,其舰桥司令塔装甲厚为185毫米,侧舷主装甲带从一号炮塔延伸至五号炮塔,最厚达到179毫米,甲板水平装甲最厚达到98毫米,除此之外在甲板下还有20毫米的装甲隔板,但相对水下防雷区域较为薄弱。

  安德烈级重巡洋舰是拉洛姆帝国海军的最后一型装备210毫米口径主炮的重巡洋舰,于1938年3月定型,经过微小修改后于1938年6月正式投产,其计划建造10艘,实际则建造7艘,其最后一艘安德烈级“沃里 托洛夫”号于1941年下水。五艘服役于南,北太平洋舰队,剩余两艘服役于奥科尼楚海舰队。

  在太平洋战争中,安德烈级重巡洋舰总共损失4艘,其太平洋舰队占有三艘,奥科尼楚海舰队占有一艘。在拉洛姆革命期间。四号舰“佩喀奥科尼”号被帝国军凿沉在萨帕湾。战后被拉洛姆联邦政府打捞起来进行拆解,剩余两艘舰进行简易的电子设备改造后则一直服役至1960年。


(架空)拉洛姆联合帝国海军 a53“安德烈”级重巡洋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