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情感大戏《肆式青春》请一定看完再来看这个(个人感觉+微剧透)

啊,b站终于上架肆式青春啦,对于讨厌电影院氛围我的,也算是一个福音了吧,抓紧看完以后,也是趁热打铁,写下了观后感,还有微微的吐槽吧,不吹不黑,客观角度,杠精我是不会理会的。
电影总共讲了三个故事,《一碗乡愁》导演叫兽易小星,《霓裳浮光》导演竹内竹内良贵,《纤雨初晴》导演李豪凌。
其实说真的,三个故事放在一个只有七十多分钟的电影里面,有点太赶,三个故事暴露出一个通病,那就是篇幅限制太过严重,如果说,《肆式青春》做成三部曲的话,还是很完美的。
首先说《一碗乡愁》:全篇以一碗米粉作为故事线索,讲述了一个在北京奋斗的湖南小伙子,用一碗米粉讲述着自己的回忆。故事很好,让人觉得很接地气,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所以接地气这一点,好评!
但是吧,故事要讲的太多,奈何于篇幅限制,紧紧17分钟,故事讲的不是很清楚,最后的结局也是一头雾水,怎么奶奶就去世了呢?我觉得男主和奶奶的感情并没有太深化。故事中间和故事结尾骑着自行车路过的妹子,想说明什么,我是没看懂,不知道列位有没有看懂的,求告知。
总体而言,故事太过庞大,再加上篇幅太短,所以感觉故事反而成了一盘散沙,如果给的篇幅可以长一些,最后奶奶的去世,绝对会泪目,而不是我坐在屏幕前一点反映都没有的样子。
再说《霓裳浮光》(打成逆熵好几次,mmp),故事看似混乱,实则可以归类为两条线,和妹妹的情感线,还有女主的事业线,情感线这边,姐妹情讲的不是很清楚,还有妹妹突然的生气实在太过唐突,如果说可以多说两句的话,还是不错的。
事业线这边,黄毛渣男和粉毛渣女(都这么叫,我也就这么写了),这两个人,表现的不就是社会的残酷吗?当然,其中经纪人是个好角色,真正把女主当朋友的的人,也就凸显了,在残酷的社会中,一个可以互帮互助的好朋友有多么的重要。最后女主的一句话我很喜欢:“没了我,地球一样会转。”世界上没有谁是真正的主角,我们,都只是茫茫沧海中的一粒沙子,不论谁的离去和加入,沧海终归还是沧海,不会有任何变化。此时我们再看事业线,结合妹妹线,告诉我们,真正在乎我们的,是朋友和家人。
此时此刻的女主,在面对人生的低谷的时候,真正帮助她的,是她的妹妹和她的朋友。
最后结局也告诉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在残酷的社会中,最重要的,是朋友和家人,他们才真正在乎你。
虽然说,《霓裳浮光》是整个故事差评最多的,但是如果看懂的话,故事还是不错的,我很吃这种剧情的,所以可能说的篇幅比较长。故事线的穿插,需要好好思考才可以发现其中的美,才能发现故事的精彩。当然,里面好多东西都太唐突,这个锅,务必让篇幅太短来背。
最后,压轴的故事《纤雨初晴》,李导的实力真的不是盖的,故事讲的很清楚,李默和夏小语的情感交代的不错,还有好基友冬瓜,正所谓人生大赢家啊,配乐也恰到好处,说真的有点打动我。尤其是小雨和李默,还有冬瓜在小时候凑在一起听收音机的惬意的表现,讲出了那个年代的孩子们,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和朋友们纯粹的感情。片中很多年没有修好的路莫名的讽刺,还有小雨的家长(打成舰长。。。。),强迫小雨考复旦附中,而在小雨故意没考上的时候,还狠狠的打了小雨,这讽刺的表现很到位,我想李导到底经历过什么(滑稽)。当然,李默奋发图强,考上复旦附中,还有小雨为了李默,故意考砸。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我们这个正值青春的年纪,为梦奋斗和不屈的样子吗?这让我对于追逐成为轻小说家的梦想有了十足的动力。
但是前面的故事都说了缺点,《纤雨初晴》不在鸡蛋里挑点骨头不太合适,所以还是说一说吧。收音机玩成电话这种操作,真的出色,嗯,没毛病!最让我吃惊的是,李默考上复旦附中,而小雨去了对口学校的操作,让我觉得,虽然猜到了,但还是大吃一惊,来来来,李导,刀片拿好。最后小雨的回归,恰到好处的bgm,真的打动我了,但是,还不到泪目的地步。咳咳,篇幅出来背下锅。
电影的最后,三条故事线的集合,让我觉得很棒,深刻告诉我们,我们只是世界的一个小小的角落,冰山的一角,也告诉我们,其实每一个精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谁能知道,自己是谁的故事的主角呢?
总而言之,故事都是好故事,由于篇幅太短,所以故事想表达的东西都没表达出来,让人很难看懂,如果做成三部曲,给予每个故事足够的时间,《肆式青春》,绝对比现在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