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特拉基斯银河的铁血战歌 | 装甲骑兵的背景故事

“基尔加梅斯和巴拉兰特,这两个政权之间为了不明所以的理由持续了长达百年的战争。起初两国之间只是进行着局部的战争,可是当我支援从军时战线一下子扩大了。分别属于这两个政权之间的大约两百多个星球被卷入了战火。我战斗过了。起初我相信我是为了自己的故乡梅鲁基亚而战。可是......战争却不断加剧,永无止境......我疲倦了,所有人都疲倦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前梅鲁基亚军AT驾驶员的内心独白
百年战争

遥远的阿斯特拉基斯银河。名为基尔加梅斯联合与巴拉兰特联邦的两大阵营为了争夺群星间唯一的主导权将整个银河一分为二。双方对于阿斯特拉基斯银河除不可侵宙域以外存在主权争议的领域持续了长达四百年之久的对立。由于长期的交涉未果,加之主战派的抬头,双方对战争的呼吁愈发增长。阿斯特拉基斯历7113年(梅鲁基亚历2243年),双方在外太空爆发了第一次军事冲突。
这场战争的开战之初,两军仅仅只是在外层空间根据交战协议在划定的交战区域保持着着以宇宙舰队为中心的大规模舰队战。然而双方势力早在四百年前就已在为和对方对抗进行着充分的准备,在两边国家几乎同样广阔的势力范围与充足的国家体量下,双方几乎相同的国力导致战争持续胶着了长达五十年依旧毫无起色。远在预料之外的长期战争,交战协议导致无法做出决定性的战略打击,常年的交战也让双方国家对彻底歼灭敌国的强烈情绪蒸蒸日上,进行全面战争的危险性已经迫在眉睫。
阿斯特拉基斯历7171年(梅鲁基亚历2301年)。巴拉兰特军向73处敌对星系发射了PMHM,其中有40个星系成功遭到了攻击。这种通过超光速航行的星际巡航导弹利用超光速航行脱出超空间后即时引爆的机制导致几乎无法拦截,并且其几乎可以摧毁行星的威力摧毁了当时的基尔加梅斯首星:比修提玛主星。比修提玛的摧毁让基尔加梅斯完全失去了政治与军事的中枢。然而这一决定性的一击并未决定战争的终结,而是决定了爆发全面战争的导火索。以比修提玛主星的破坏为契机所爆发的针对保守政府的愤怒和舆论上的矛头让基尔加梅斯的国家议会保守派的发言力急转直下,政府的主导权几乎完全转移到了军方的手中。对敌国的强烈愤怒以及军队权力的大幅上升,基尔加梅斯-巴拉兰特之间的全面战争就此正式拉开帷幕。

梅鲁基亚历2301年9月28日。基尔加梅斯军决定向巴拉兰特发起大规模反攻作战。基尔加梅斯机动宇宙军格雷布尔方面军以总计六万艘战舰的攻势与巴拉兰特发起大规模导弹攻击后占领的雷古斯提亚星域的主力舰队交火,并以半个月的时间将其主力军彻底击破。这一声势浩大的反攻作战就此让双方完全打破开战时的协议并将战线扩大到了将银河全域卷入了这场大战的漩涡之中。这场战争也从主权之争完全失控成为要将对方彻底歼灭的全面战争。

之后的九年时间是百年战争最黑暗的时期。由于撕毁了条约双方互相使用大规模破坏性兵器进行着无差别的报复攻击。巨量的经济损失导致双方的国力急剧衰退,诸多的行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难以重建。大量重要城市化为不毛之地,不计其数的难民涌入剩余的星系四处逃难。整个阿斯特拉基斯银河都在这九年的全面战争中熊熊燃烧。
阿斯特拉基斯历7180年,国力急剧衰退的两大阵营被迫开始大幅度的战略转换,即攻击敌军领土之时,并不寄希望于以核武器为始的大规模破坏性武器来完全歼灭敌人,而更为强调控制行星地表上的敌方物资和设施的确保和获取上,从此战略中心转移到了地面作战上(打的造不起宇宙舰队了)。为了控制成本和更低廉快速的生产由基尔加梅斯率先研发的名为装甲骑兵(Armored Trooper)的单兵装甲成为了新时代下的主要兵器。其低廉的成本和广泛的泛用性让他们成为了如今这一时代的地面以及宇宙作战的主要武器。

曾经为了争夺的行星在这场漫长的冲突中一个个化为有毒的废土,无数的战争引擎在被彻底摧毁的世界上作为烈士们的墓碑所耸立。最初为了保卫自己故乡而战的战士们也因为这漫长到荒诞的战争中失去了自己战斗的理由,最终化作天文数字般的伤亡名单中的一小串数字被人所忘却。在经过了长达一百年的战争之后,双方对于这场已经毫无意义的战争的疲惫也到达了顶点.......
阿斯特拉基斯历7213年。双方最终在安迪迪兹(アンティテーツ)星域缔结了停战条约。第3次银河大战(百年战争)终结。
百年战争带来的影响


百年战争给几乎每一个行星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痕。污秽的大气降下连绵不绝的酸雨,被破坏的都市聚集了无数无家可归的难民,不作为的中央政府任由当地的退役军人组成的军阀肆意妄为。无政府的状态在几乎每一个行星上都在演着:从幸存在废土上拾荒的公路暴走族,到热带雨林中的查理,难民汇聚的都市中横行的帮派以及公然走私的黑市。即使是在战后,乱象丛生的社会依旧没有让人感受到一丝希望。
百年战争的演化与装甲骑兵的诞生
阿斯特拉基斯历7213年,第三次银河大战以双方的停战协议而告终。
“自从我们利用被称作麦加菲超空间引擎(McGuffey·Hyperdrive)的超光速航行技术获得通往群星的道路以来,我们花了三百年的时间才结束了由双方的整体意识形态所引发的斗争。然而即便是在战场上,这种斗争也可以通过这些用钢铁武装的军队中所感受到。
被命名为装甲骑兵的双足单兵坦克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就成为了战场的主角,不论是地上,还是在宇宙中,AT始终扮演着战争中最前锋的角色,但是却凭借其凶猛的姿态奔向了战争的尽头。
作为参与开发这种兵器的工程师之一,我将会围绕着被称为最佳的AT兵器ATM-09系列来说明AT是什么样的思想下应运而生的。这篇文章是由指挥AT部队的指挥官所组织和操作的,而我会对其进行清楚的介绍。”
——梅鲁基亚历2344年 奥海曼·格拉泽夫
百年战争后期登场的全长约4米的单人搭乘人形机动兵器,称为装甲骑兵,AT为其略称,也有着Votoms这样的称呼。
基尔加梅斯和巴拉兰特两大阵营互相冲突的第3次银河大战中,在其初期和中期,战争的形态以恒星间飞弹攻击和大规模宇宙舰队战为主,除飞弹和光束类兵器之外,大规模破坏性武器的频繁使用对参战双方了极大的打击。战争中的大量破坏行为甚至可以造成可居住行星的完全毁坏,战力的急剧消耗导致双方国力的大幅度衰弱。为了改变传统的战争状态,7180年代两阵营被迫开始将战争的重心转移到行星的攻略作战以通过对行星上主要设施的控制和夺取上。
从破坏到夺取,战略的转换大大增加了陆上部队的负担和消耗。在长年的宇宙战争历史中,恒星间飞弹和宇宙战舰等兵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地面作战却依然以传统和古旧的步坦协同作战为主体。以战力消耗的轻减和敌方资源的占领为最高目的,在军方高层的命令下,地面部队需要付出极大的献身和牺牲却无法达成符合其价值的战略目标。因此各国的陆军都急切盼望新型的陆战兵器的研究和开发。对这一需求作出回应的,是阿斯特拉基斯历7171年取代比修提玛星而成为基尔加梅斯联合主星的行星梅鲁基亚所属的兵器开发局。
一直具备拔群的兵器开发能力的梅鲁基亚军兵器开发局为对应前线的需求开发了作为战争攻防新主轴的机动兵器——机械骑兵(Machine Trooper, MT),其开发中心人物是MT的设计提案者鲍威尔·格兰杰夫上校和奥托·格列佛技术将军。试作阶段的MT被投入到镇压巴特雷亚内乱的战场上,创造了令人满意的战果。

技术者们在MT基础上的进行进一步发展,由此得到了被称为装甲骑兵(Armored Trooper, AT)的兵器。
AT所参加的对巴拉兰特战初阵在阿斯特拉基斯历7195年。由泽奥格勒·罗多洛夫上校所率领的梅鲁基亚战略宇宙军第27机甲师团使用300机AT-03-ST型对行星达利乌斯的伯格纳姆要塞进行攻略作战,该部队配备的AT成功突破战车行驶困难的复杂地形,成功攻陷了难攻不落的巴拉兰特军伯格纳姆基地。这次攻略战让世间初次认识到了AT的威力。

基尔加梅斯军最高司令部决定强化AT的开发,并编成以AT为主力的机甲师团。梅鲁基亚除了强化兵器开发局的AT担当部门之外,开始了举全国之力对AT开发进行支援。作为开发工作中心的是总公司设在梅鲁基亚的军需企业阿德尔哈比茨公司,而其他梅鲁基亚企业也在国家的调控下对阿德尔哈比茨公司进行无条件的支持。在这种万全的举国开发体制下,波利马林格尔液、奇基留姆型超高速电脑、高性能液体火药等各项新技术层出不穷,进一步奠定梅鲁基亚远远凌驾于其他国家的AT开发能力。阿斯特拉基斯历7198年,旷世名机——ATM-09-ST镜头犬开发完成,为其开发工作而呕心沥血的核心人物,是鲍威尔·格兰杰夫上校之弟——奥海曼·格兰杰夫。

ATM-09-ST的登场,除对战局带来改观外,对国际政治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以ATM-09-ST为代表的AT为中心的新战术思想确立,ATM-09-ST型生产国的政治地位也急剧上升。当时,能够确保起先默默无闻的梅鲁基亚获得与主星地位相应影响力和发言力的,正是ATM-09-ST型成功开发所带来的无可动摇的权威。
战局也由于基尔加梅斯军AT开发成功而向一边倾斜,也给巴拉兰特军带来开发同样兵器的机运。巴拉兰特军兵器开发部门在ATM-09-ST型完成后的翌年就研制了巴拉兰特制AT第1号——BAT-01,由于是对基尔加梅斯军AT的依样葫芦,因此不能发挥出充分的性能。10年后的阿斯特拉基斯历7209年,巴拉兰特地上军主力BATM-03型终于开发完成。籍由巴拉兰特卓越的工业生产能力,大量生产的BATM-03型尽管在综合性能上逊于基尔加美斯军AT,其数量上的优势却成功阻止了基尔加美梅军逐渐凶猛的反攻态势。

AT的出现,使将战力消耗抑制在最小限,和有效获取物资和设施的战略思想得以实现。由此,大量的大范围杀伤性武器和行星级别的破坏行动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旷日持久的地上消耗战和争夺战,以及更加惨烈的前线士兵伤亡。然而,随着战争格局逐渐转为以地面战为主,军方对于AT的热情并没有丝毫减退。而且,尽管士兵们了解搭乘着铁棺材一般的AT在日益激烈的战火中往往一去不返,他们依然无法摆脱这巨大的金属外壳..........

装甲骑兵宇宙的用词介绍
阿斯特拉基斯历
阿斯特拉基斯银河统一宇宙历,以作为马蒂亚鲁原型的原始宗教在基亚戈诺星发现雅达尔石碑之时为纪年起点。百年战争结束时为阿斯特拉基斯历7213年。在阿斯特拉基斯历中,基尔加梅斯历元年为4871年,巴拉兰特历元年为4153年。
梅鲁基亚历
故事中出现的以基尔加梅斯历为标准的宇宙历,因为故事中基尔加梅斯联合的首都为梅鲁基亚。以百年战争爆发时的梅鲁基亚历为2243年,百年战争终战则是阿斯特拉基斯历7213年,梅鲁基亚历2343年。
阿斯特拉基斯银河

从外围到中心约13万光年的漩涡状银河,人类广泛分布在其中(整个银河都是恐怖直立猿)。该银河最古老的文明,是在位于银河中央部分的古因度星上繁荣过的古因度文明(大号恐怖直立猿)。在古因度文明已经灭亡的现在,基尔加梅斯联合和巴拉兰特联邦两大势力将银河全域一分为二,两势力为了各自的领土扩张而进行着持续的纷争。纷争导致双方都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大量行星成为无法居住的不毛之地。该银河大半部分的人类玛提亚鲁教受到的影响,并信奉其教义。
该银河的概算数据如下:
质量:2 x 10的12M次方
色调:G2类似(黄色系统)
年龄:1.8 x 10的10次方年
绝对等级:-20.3
圆盘部直径:1.3 x 10的5次方光年
球状部直径:1.6 x 10的4次方光年
圆盘垂直部直径:1.6 x 10的4次方光年
旋转速度:2.3 x 10的5次方米每秒(距银河中心3.1 x 10的4次方光年的位置)
恒星间平均距离:3.2光年
玛提亚鲁教
阿斯特拉基斯历1000年左右诞生于行星基阿戈诺的尚武宗教。其名字取自英文Martial(尚武)它的成立始于阿斯特拉基斯历元年在行星基阿戈诺发现的记载着神的启示的亚塔鲁碑。信奉并传教在那里记载的碑文内容的教团组织诞生于玛提亚鲁。他们的教义认为万物的动力源于斗争,而斗争是文明发展的根本,没有斗争便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不会进化。斗争是让人类从芸芸众生脱颖而出走向神之领域的道路。这对基阿戈诺人的文明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阿斯特拉基斯历5000年代以后,散布在阿斯特拉基斯银河的不同行星上的人类成功开发出了能够在恒星间航行的麦加菲引擎。掌握麦加菲技术的人类不断地开拓着未知的可住行星。不久后不同的文明之间相互接触,对立和纷争爆发。胜利者以支配失败者的姿态扩张者人类的势力版图,最终在阿斯特拉基斯银河形成了数个庞大的恒星间国家。在基阿戈诺人作为这些列强之一扩大着势力范围的过程中,他们所信奉的玛提亚鲁教义作为人类共通接受的价值观被广泛普及。于是,在基尔加梅斯和巴拉兰两大阵营确立的阿斯特拉基斯历5632年,制定了明确记载着保护玛提亚鲁的星云法。此后玛提亚鲁在人类社会中的影响力日益牢固,在百年战争期间双方阵营中存在着大量的玛提亚鲁信徒。可以说玛提亚鲁的历史就是阿斯特拉基斯人类文明发展的战争历史本身。
玛提亚鲁将整个阿斯特拉基斯银河分成若干个教区,每个部门由位于圣地亚雷吉乌姆的玛提亚鲁中枢机构任命的领导人管辖其地方教会的形式来运营。在亚雷吉乌姆上建有他们最大的圣堂,由高级祭司组成的被称为长老议会的集团保持着整个教会的最高权威。而统领着整个玛提亚鲁教的则是他们的法皇。
玛提亚鲁的教义随着时代的推移不断被整理和洗练。其性质相较于人救济更注重于集体救济,更加着重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和改革。尤其是在国家之间的对立中,玛提亚鲁积极鼓励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玛提亚鲁教会则会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赞扬各国的功勋,使社会陷入纷争。因此,祭司多在于军官之中选拔。特别是高级祭司,他们几乎都是在军务中立下显赫功勋的退伍军人。第3次银河大战末期的阿斯特拉基斯7206年,即位为教皇的特奥八世在位长达41年。敕令颁布拯救受到导弹袭击的基阿戈诺的危机,留下了许多功绩。此后,教皇之位于7247年由蒙特韦尔斯继承。
尽管在大多数时间中玛提亚鲁对其外部国家的纷争中保持着中立立场,但有时候为了传播玛提亚鲁的教义,他们也会暂时支援某一方势力。据说在马格达莱纳河攻防战中,为了教化信奉当地民族宗教的马格达莱纳河民众而出动,迫使拉文教的教皇莫尼克改教玛提亚鲁。
基尔加梅斯联合
阿斯特拉基斯历5500年与巴拉兰特联邦作为银河两大阵营之一所成立。最初的母星为行星基尔加梅斯。与巴拉兰特联邦从阿斯特拉基斯历6181年开始就进行过第一次银河大战,百年战争为第三次银河大战。其最初的母星基尔加梅斯在第三次银河大战爆发后的阿斯特拉基斯历7126年遭到巴拉兰特军的攻击而摧毁。之后转移到行星比修提玛,而后遭到PMHM的攻击再度崩毁转移至美鲁基亚。两度的首都被毁可能意味着基尔加梅斯在整体军事实力上逊色于巴拉兰特,直到基鲁加美斯先巴拉兰特一步将装甲骑兵投入战场,战争的天平才开始有所倾斜,而当巴拉兰特也开发出自己的装甲骑兵后,两大势力基本算是平分秋色。由于故事镜头几乎都集中于战场,所以对基尔加梅斯联合的政权性质、国家体制等问题都语焉不详,唯一能肯定的是政权基本掌握在以迪特鲁·罗伊鲁·邦戴因为首的军方高层手里。但是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其国家范围内的行星(例如古孟)均有着自己的地方政府和传统文化。这可能意味着其基尔加梅斯对管辖下的行星管理几乎保持着半自治的状态。其庞大的军队可能也是由其下的国家组成的联盟统合军。
巴拉兰特联邦
阿斯特拉基斯历5500年与巴拉兰特联邦作为银河两大阵营之一所成立。在故事中并未过多对其添加多少笔墨。装甲骑兵中的两大阵营对立起源于对八十年代的苏美冷战的映射,而高桥良辅对墨不多的巴拉兰特一方被设定为在名为“大巴兰主义”的民族同化政策下以“解放”各星球的方式集结而成的星间势力,国家体制也比较类似于“战时共产主义”。然而事实上在故事中巴拉兰特联邦和基尔加梅斯一样均是表现着以军队高层为首的人物决定着国家的重大的问题来看,也许这两个国家在根本上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巴拉兰特的战略指挥总部是设立在一个小行星上的移动要塞。百年战争结束后巴拉兰特对AT和PS的研究均落后于基尔加梅斯。
MDSF
第24梅尔基亚方面军战略机甲兵团所属的特殊作战部队——Melkian Division Special Force的简称。
阿斯特拉基斯历7196年3月,基尔加梅斯军为了响应来自军方高层关于提高AT部队地位以及建立精英部队的要求而设立了该部队。由于该部队的活跃,眼镜犬的开发得到了有效的数据和实战反馈。该部队参加了空降、奇袭、支援、守备等各种各样的作战,以最小限的组织完成了最大限的战果,其优秀的表现得到了军方高层极高的评价。红肩队成立时,曾经强硬的征调了大量MDSF队员。
与MDSF成立同时,宇宙军也成立了同样作为精英部队的宇宙军第679宇宙战兵团。另外,在以AT作为主力的精英部队梅鲁基亚母星防卫军,也存在着情报部直属的AT降下部队“地狱俯冲者”,主要用于武装镇压和处理国内的内乱等。
麦加菲超空间引擎
麦加菲超空间引擎(McGuffey·Hyperdrive)是阿斯特拉基斯银河中目前人类已知的恒星间航行技术。阿斯特拉基斯银河中使用的宇宙船多采用该引擎进行航行。除了对引擎造成的负担较大,需要定期进行彻底检修之外,该引擎容易受到宇宙气流(不知道是什么,也许是太空剧传统艺能)的影响是最大的欠点。
PMHM
Pulse McGuffey·Hyperdrive Missile, 超长距离恒星间导弹。具有损坏行星地壳的破坏力,多数命中可以造成行星的自体崩坏。该武器可采取断续的麦加菲超空间引擎不断前进,跨越恒星间的距离而达到目标,并由于其脱离超空间航行后就会迅速击中目标而造成迎击上的困难。阿斯特拉基斯历7132年的比尔亚特协定禁止了PMHM的使用,而7238年1月袭击基亚戈诺星的PMHM则是在禁止条约缔结前发射的。
夕里姆
一种半液体化半透明的蓝色金属半导体物质,接触媒介后能发出特殊的射线,在常温下也能发挥良好的超导效果,是AT等搭载的高速计算机回路所不可或缺的物质,在百年战争末期开始被视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受到两大阵营的抢夺。
夕里姆能以放射能活化PS的肌肉组织以及对PS“不定期接受夕里姆的沐浴就会全身僵硬而死”的心理暗示作用而成为PS计划实施的必需品。时任基尔加梅斯军中将的邦戴因就是为此而指使赫尔梅西昂准将一干人等强抢夕里姆并栽赃给希维普斯小队,逼得迈罗林克走上复仇之路。
聚合液
有着“AT的血液”之称的机体人工肌肉活化物质。早期设定并没有具体着墨,一直到在外传《机甲猎兵》才首次在第八话的幽灵城一战中以迈罗林克利用聚合液易燃易爆的特点使得鲍威尔投鼠忌器,不敢贸然开火。而佩尔森档案的迦勒阿蒂极地一战中,柯恰克通过不断改变聚合液的混合比例来配制在零下200摄氏度下也能使用的聚合液,也是将这一概念细致化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