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重炮猛轰、10分钟11枚炮弹,悬赏击杀俄医务员,俄空袭南线报复

本期话题,乌军重炮猛轰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10分钟内倾泻11枚炮弹,战场另一端,乌军悬赏击杀俄军医务人员,令俄军震怒,遂派空天军空袭南线予以报复。
7月23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驻乌克兰战争罪相关问题控制和协调联合中心的代表表示,乌军向该共和国发射了11枚炮弹。今年6月,乌克兰总统则连斯基称,乌军将进入反攻阶段,俄乌局势自此进入新阶段。时至今日,乌军的反攻计划已进行四十多天,乌军重新占领顿涅茨克地区的可能性有多大?

先说结论,有可能,但是希望渺茫。根据最新战报,俄乌双方还是围绕着顿涅茨克的巴赫穆特周边村镇相互争夺,尤其是南侧的克列谢耶夫卡地区,双方控制权多次易守,目前仍在激烈争夺中。之所以认为乌克兰有可能夺回顿涅茨克地区,是因为乌军还有未投入战争的六个机械化旅,这意味着俄乌局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不能妄下判断。但是,乌军的反攻行动确实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俄军在乌军向前推进的道路上所部署的大量地雷,包括反坦克地雷和反步兵地雷,乌军又极其缺乏相关的扫雷装备。即使扫雷车清理出一条可以行进的道路,俄军也有可能趁夜间这个不便行军的空隙在相同的位置重新布雷,这严重阻碍了乌军的反攻进程,再加上俄军的空天军对乌军后勤补给点的打击,这大大降低了乌军重夺顿涅茨克地区的可能性。

俄乌战场的另一方,哥萨克志愿者突击队“顿河”哥萨克混成旅医疗服务负责人表示,乌克兰武装力量公然违反《日内瓦公约》,在战场上蓄意谋杀医务人员,并且还为此设立奖励机制。一方面,乌克兰此举是对国际公约和人道主义的践踏,将会面临国际社会的严重谴责。乌克兰背后的北约组织和美国政府最喜欢高谈“人道主义”、“人权”等价值观念,然而乌军击杀医护人员的行为,是欧美政府也“洗不白”的。这大大打击了乌克兰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信誉,或将遭受其他国家的制裁,削弱乌克兰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悬赏击杀行为,无疑是对俄罗斯医护人员的生命和尊严的践踏,这将继续加剧俄乌冲突,俄军很有可能因此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同样的方式打击报复乌军,使乌军承担更大的损失和压力。

俄乌战线南部,俄罗斯“东部”集群空天军,打击了乌军在扎波罗热地区所布置的十余个军事集结点,摧毁了集结点内的有生力量和装备弹药。正如上文所述,乌军的反攻计划并不顺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俄罗斯掌握着制空权,以及在行进之路上铺设的大量地雷,给乌军的推进带来了极大困难。除此之外,在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等地区的防守中,俄罗斯的炮兵部队也令乌军难以前行,火炮力量能够有效地杀伤行进中的乌军士兵,还能够摧毁、迟滞乌军的坦克装甲部队。不过自从乌克兰有了北约的支持,装备了很多高性能反炮兵雷达后,俄军的炮兵压制力度小了很多,但也还是能够发挥一定作用。纵观战场局势,俄乌双方已进入僵持阶段,并且处于“谁进攻谁吃亏”的大趋势中,如果乌克兰不能掌握制空权、不能处理俄军所铺设的大量地雷、不能解决俄军的炮兵支援,那么突破俄军的防线几乎是不可能的。

说完俄乌两军对垒,我们再谈谈北约。俄乌冲突发展到如今这个局面,离不开北约各成员国的推波助澜。那么北约组织内部当真团结一致,铁板一块?实则不然,北约内各成员国的诉求是不同的,以德法为代表的“老欧洲”集团致力于构建一种,以自身为核心,压制中东欧力量,相对独立于美国影响的欧洲格局,它们在俄乌问题上,持相对保守的立场,不愿意做过多刺激俄罗斯的行为。与此相反,英国与意大利则非常乐意执行美国的命令,第一时间就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在这里不得不提波兰这个国家,根据媒体最新消息,俄总统普京称,波兰意欲占领乌克兰西部地区,甚至还包括白俄罗斯的领土。数据显示,波兰的军费从2019年的97亿美金到2023年的140亿美金,已经上调43亿。波兰试图借此“机会”提高自身在中东欧地区的影响力,如果战争突然停止,波兰将面临重大财政危机。而北约剩下的各成员国,都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只能凭借自己的地缘位置、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等因素做出站队选择。可以看出,北约组织内部盘根错节,各有各的算盘。但是俄乌冲突告诉我们,欧洲各国在面对共同利益时,还是会选择“团结一致”,不会因此停下其扩张的步伐。

综上所述,俄乌冲突陷入到僵局中,乌军在短期内很难突破俄军防线,俄军也不太可能突然吹起反击的号角。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言,“暴力只能暂时杀死暴力,而不能建立和平。”我们呼吁俄乌两国看清局势、停止战争、和平谈判,为人类负责、为世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