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编导影创考研 | 极度沉浸——美学视角下的互动电影探析

2022-06-29 09:09 作者:深美艺术考研  | 我要投稿


上期回顾

编导影创考研 | 后疫情时代瞩望影视艺术创作

极度沉浸——美学视角下的互动电影探

互动电影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介于传统电影和电子游戏之间的新型艺术形式。本文通过深入的互动电影进行了概述,探析互动电影的独特美学特征与审美心理,挖掘互动电影中深藏的人类对于自由意志的追求,展现新时代语境下新型电影模式给当代人带来的审美心理的变化以及深层的哲学思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


1.1_互动电影的概念

互动电影是新媒体技术与传统电影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电影形式,具有传统电影和电子游戏的双重特征。在故事内容和场景设置上,互动电影比电子游戏更注重电影质感,更有逻辑性。但与传统电影不同的是,互动电影在注重影片情节连贯性的基础上,更注重观众的参与感,通过一定的新媒体技术使观众可以体验到自主选择影片情节发展的观影乐趣。


1.2_互动电影的特征

1.2.1互动电影——交互性
互动电影的核心特性是交互性。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观众通过对交互装置的操纵,实现对影片观看和操作,完成对剧情的选择,创作属于自己的电影。与传统电影相比,交互式的表现形式使互动电影突破了传统电影的时空局限,更注重观众的体验和参与。因为在情节交互点需要观众进行选择,因此在观影过程中观众需要保持一定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是带有观众的主观意识的,在与作品中角色相融合的过程中,观众很容易实现对角色性格的全身心体验,极大地加强了沉浸感。除了观众与影片的交互外,互动电影还存在着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交互、观众与影片创作者之间的交互。多方位的交互形式共同构成了互动电影的交互性特征。


1.2.2互动电影——游戏性

互动电影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游戏性。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斯提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而人的这种游戏的本能或冲动,也是艺术创作的动机和审美的情趣。与传统电影相比,互动电影的交互性让电影情节更加真实生动,増强了观众的观影沉浸感,同时,即时操作的观影模式也让互动电影的娱乐性更强,观众以主动的心态参与到观影过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展开剧情,最终完成影片,这是一个类似游戏的过程,激发了观众对于影片的艺术创作欲望和审美情趣,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人类对于自由的追求。

《死亡搁浅》
图片源于网络


2.1移动终端作为互动电影的主要播放设备
2000年,互动电影《奔跑时间》在美国诞生(网上没找到这部电影),该片利用网络信息传递的互动性和开放性,让网民通过计算机、电视投票选择演员、剧本等创作因素,参与整个电影制作和播出过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关于互动电影的尝试也在不断进步2014年 Wales Interactive发布了真实影像游戏《地堡》,遗憾的是,这款游戏没有发布官方中文版,且一共只有两个结局,重玩性不高。


2017年,瑞士 Ctrl Movie公司出品了互动电影《夜班》,整部电影一共设计了180个可以做出选择的时刻、以及7个不同的结局,观众可以自主选择情节。2018年末, Netflix上映了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观众可以通过终端移动设备观看,通过单击选项进行选择来观看剧情进展,5种官方结局都极好的贴合了主题,在网上引起了极高的关注度。2019年初,Steam平台一部名为《隠形守护者》的互动电影强势上线,谍战背景的电影剧情瞬间吸引了众多观众。2022年《神都不良探》开启了为期4天的首测试玩,从B站上的试玩评测视频反馈来看,用户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满意度。这几部互动电影都是通过互联网在终端移动设备上实现播放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互动电影的最新发展方向。

《神都不良探》
图片源于网络


2.2即时操作成为互动电影的主要播放形式

在利用互联网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观看互动电影时,网友可以根据个人的观影偏好,随时改变观影过程,通过简单点击即可实现观众与电影片段之间的个性选择与互动。在每一个需要交互的情节点上,观众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点击来选择接下来的剧情。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观众没有点击,影片就会按照随机选择的剧情继续播放下去,这就是互动电影的即时操作。


2.3与影视IP合作成为互动电影的主要内容方向

Neix是美国最知名的一家在线视频公司,也是顶级卫IP的制作商,曾出品风靡全球的作品《纸牌屋》。2018年12月28日, Netflix上映了《黑镜》系列的圣诞特辑一一互动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瞬间吸引了众多《黑镜》系列的粉丝前去观看,在国内外掀起了一阵與论热潮。《黑镜》是英国电视4台及美国 Netflix公司出品的迷你电视剧,由英国制片人查理·布洛克编剧及制作包括第一季、第二季、圣诞特辑和第三季。该剧豆瓣评分高达9.4分,口碑非常好有众多忠实的粉丝。


3.1极致的沉浸之美

3.1.1审美距离的消解

康德将美定义为非功利性,审美非功利,意思是审美不能帯有利害关系,要求欣赏者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没有实践关系。柏林特批判这种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分离的二元论,提出“介入美学”的观点他认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应该是“主客一元论”。审美主体所总结的个人关于现实世界经验的混合与身体的完整统一审美的身体介入,改变了审美非功利说强调的距离感,注重身体和感官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要求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不仅仅是听和看,还要主动投入身体感官介入到艺术审美情境中,使审美距离不断缩小直到交融互动。审美活动正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改变。如果说传统电影完美体现了审美距离说,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注重沉浸感的互动电影可以说是介入美学在艺术形态的具体体现。互动电影《夜班》为例根据观众的选择,剧情走向会有相应的改变。观众变成了电影的一部分,决定了情节的走向,影响最终的结局。至此,观众与影视作品几乎没有任何审美距离,这是与传统电影完全不同的审美体验也是一种新颖的影像艺术的呈现方式。


《夜班》
图片源于网络



3.1.2观众的情感沉浸
在沉浸诗学理论中,有一种类型叫做情感沉浸。情感沉浸主要是指观众对虚构世界中角色命运的关注。亚里士多德曾对于悲剧效果做出定义一一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治。意思是说,悲剧可以引发观众的相关情绪,并且在观众带入的过程中,情绪得以陶治。这里面也包含着对情感沉浸的理解。借用情感沉浸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互动电影对于观众的情感作用。在影片作品中,角色在虚构世界中模仿人类,包括情感反应的合理表达,一旦观众将自己移情到角色个体上去,就沉入了情感沉浸。


3.1.3互动电影中的心流体验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提出“心流”的概念。他认为,当人们完全投入所从事的活动时所获得的整体感,就是心流。即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完全无视其他事物的状态。电子游戏与互动电影具有共同的互动性特质,当我们观看一部互动电影时,实际上也在进行一次心流体验。例如,黑镜系列的圣诞特辑《黑镜:潘达斯奈基》共有五种主要结局,所有的情节支线加在一起,总时长有5个小时之久,该片刚刚在上映时,许多网友就熬夜一口气做完了所有的选择,把影片的5种结局都看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专注于电影带来的体验,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


《黑镜:潘达斯奈基》
图片源于网络



3.2多方位的交互之美

3.2.1观众与作品的审美交流

不论是观众与作品的交流,还是观众个体之间、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交流,观众都是其中最核心的要素。互动电影的播放过程中,观众需要利用媒介技术,直接与电影作品互动。通过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接收作品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信息,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在情节交互点加以判断,选择最贴合自己意恳的选项,继续影片剧情的探索。这一互动方式是目前互动电影传播最便捷,评价最高的方式。

3.2.1观众与观众的审美交流

互动电影的观众群体之间的交互过程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体验。首先不同于传统电影的观众群体,互动电影的观众大多数是网络用户,这是由互动电影目前最新的发展趋势和播放渠道决定的。其次,互动电影的个性化观影差异,也导致了录屏电影视频受到强烈的欢迎。观众可以通过发送弹幕的形式找到共同的心理认同感。这种互动方式,体现了互动电影的观众群体之间的独特交互性,作为一种小范围的传播媒介,为观众的互动提供了高度的紧密性。基于视频内容发布的弹幕还能够超越时空限制,为观众之间的互动构建出一种奇妙的共时性关系,使观众坐在自己电脑旁边独自观看视频,也会产生一种很多人共同观看视频并抒发共同情绪的审美心理。

3.2.3观众与创作者的审美交流

在互动电影中,除了最明显的观众与作品的交互、最多元化的观众与观众的交互,还有一种最为隐秘的观众与创作者的交互。在传统电影中的观看过程中,观众很清楚的知道,正在观看的影片是创作者创造的虚拟世界的幻象,潜意识里清晰的将影片划分为他者意识形态的产物,可以明确的将自身放在对立的角度欣赏影片。但是观众在观看互动电影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在多个情节交互点选择剧情,通过操控交互装置实现人机互动,参与影片的创作,与作品的交互性极大的加强。



图片源于网络



互动电影是传统电影和电子游戏结合的产物,是新媒体技术结合传统电影行业产生的新型艺术形态,是数字交互技术在电影行业中的具体实践。互动电影以其极致的沉浸式和多方位的交互性带给人们全新的美学体验。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传统电影和电子游戏的相关特征,具有交互性,游戏性,商业性的特点。在技术形式上不断探索,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审美距离的急剧缩小,观众的情感沉浸以及观看影片时的心流体验都展现了互动电影极致的沉浸之美。互动电影给观众带来的审美体验和现实意义,为电影未来的发展开拓了视野。在互动影片内容质量越来越好,观众群体越来越大,商业价值越来越高的今天,从美学方面研究互动电影可以弥补影视行业这一领域的短板,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编导影创考研 | 极度沉浸——美学视角下的互动电影探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