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天诛组
声明:如果不觉得喜欢的话,请不要开喷,有什么错误的话,请指出来,谢谢!

天诛组是幕府末期以公卿中山忠光为主将,由尊皇攘夷派志士们构成的倒幕武装集团。该集团的活动是从文久3年(1863)8月17日讨伐大和国五条代官所(举兵)开始,在受到幕府的追讨而转战之后,于同年9月24日~27日在大和国东吉野村被幕府消灭,大部分成员战死,作为主谋的中山忠光虽然逃脱,但在同年11月被暗杀,最后不治身亡。从开始到结束共约40天,史称天诛组之变。

名称
除了通称天诛组之外,当时还有自称为皇军御先锋、五条御政府等,只是后世为了方便和宣传,将其大力称为天诛组。另外,当时的文献记载中除了天诛组之外,还有天忠组的记载。至于何时自称为天诛组或为什么人们称之其为天诛组的原因尚不清楚。
概要

文久3年(1863年)8月13日,孝明天皇参拜神武天皇陵,发布攘夷亲征的诏书,史称大和行幸。8月14日晚,土佐脱藩浪士吉村寅太郎等攘夷派浪士约40名作为大和行幸的先锋,迎接攘夷派公卿-前侍从中山忠光为主将而奋起。这被认为是天诛组的成立。全体人员从伏见乘船下淀川前往大坂。第二天15日从天保山乘坐海路前往堺,第二天16日登陆堺。从那里前往河内国。

根据随军的半田门吉的《大和日记》,结成时的成员有38人,其中18人是土佐脱藩浪士,8人是久留米脱藩浪士。此外,淡路岛的勤皇派大地主古东领左卫门拿出祖祖辈辈的全部财产,并作为天诛组的军费提供。
8月17日傍晚,他们到达大和国的五条町,这是幕府的天领。于是,他们袭击作为当地幕府天领的管理机构-五条代官所,砍下代官铃木正信的头,向代官所放火。在樱井寺设立本阵,宣布五条为天朝的直辖地,称为“御政府”或“总裁所”。又被称作五条御政府。
举兵后的一天,也就是8月18日,在当日发生了公武合体派主导的政变,长州藩、攘夷派公卿和浪士们下台。因此,以攘夷亲征为目的的大和行幸中止。失去举兵大义名分的天诛组被认为是“暴徒”而受到追讨。
天诛组将本阵转移到五条附件的要地-天辻峠,以御政府的名义征发武器军粮,吉村寅太郎与五条的医师干十郎一起进入十津川乡,当地以擅长武术和纯粹勤皇而闻名,于是吉村等人说服当地的人加入叛乱。结果,招募了野崎主计等960名十津川乡士,兵力膨胀,但只不过是乌合之众,其武装很贫弱。而且十津川的人们也受到了一些的威胁,被紧急召集起来。加上没有休息也没有吃饭就参加战斗等,缺乏斗志。

由于过于残酷,玉堀为之进和植田主殿等十津川乡士提出抗议,但被中山等人憎恨,在天辻峠被冤枉为敌方内通而被斩首。
之后,天诛组攻击了高取城,但由于受到少数高取藩兵的枪炮攻击而混乱而败走。此时,也有像三河刈谷藩出身的伊藤三弥那样早早逃跑的。后来伊藤辩称他是为了将天诛组领导人之一-松本奎堂的密书送到了岩仓具视,但考虑到岩仓具视和松本奎堂的关系,这是不可能的。伊藤的同乡硕学森铣三说:“这只是三弥逃跑的借口。”

此时,幕府命令各藩动员大军开始讨伐天诛组。天诛组虽然激烈抵抗,但由于主将中山忠光缺乏指挥能力,反复败退,逐渐被逼入绝境。另外,朝廷将天诛组作为逆贼的命令下达给了住在京都的十津川乡士前田雅乐,急忙前往当地的前田说服了十津川乡士。9月15日,作为主力的十津川势力宣布背离天诛组,十津川乡士代表野崎因此自杀。9月19日,中山忠光下令解散天诛组,余党打算向伊势方面逃出。不过,到了9月24日,余党在鹫家口与幕府军相遇并交战,最后,中山忠光被幕府军捕捉(但后来逃脱),吉村,松本等打算各自逃亡的队员相继战死或被逮捕。9月24日在鹫家口的战斗被认为是天诛组组织的最后一场战斗。
能够顺利逃脱幕府军包围网,除了像中山忠光有池内藏太、石田英吉等的6人的护卫。除此之外,只有伊藤三弥、市川精一郎、平冈鸠平这种在追讨军包围网完成前脱离天诛组的人。其余的要不就战死,要不就被逮捕或者主动投降,这些被逮捕的队员最后都被带到京都六角狱舎中被处死。另外,就算是成功逃出幕府军的中山忠光也在元治元年(1864年)11月15日。在长州潜伏时,被刺客袭击,最后不治身亡。

最终能够活到明治时代的天诛组的队员只有平冈鸠平、石田英吉、伊藤三弥和以水郡英太郎(水郡善之佑的儿子)为首的几个人。而志士们的灵魂在明治时代被供奉在京都灵山护国神社。

编制与装备
在五条代官所袭击后的8月18日,天诛组在樱井寺制定了职制和军制。
主将:中山忠光
总裁:藤本鉄石、吉村寅太郎、松本奎堂

御用人:池内蔵太

监察:吉田重藏、那须信吾、酒井传次郎
银奉行:矶崎宽
炮队伍长:安冈直行
参谋兼记录方:伴林光平

小荷駄奉行:水郡善之佑
天诛组由枪队和铁炮队编成。总计1000多人。由脱藩浪士指挥,队伍的主体是十津川乡士。这些脱藩浪士以土佐藩、久留米藩出身的人为中心。身份有乡士、村长、神官、僧侣。年龄从13岁到46岁,其中20多岁的年轻人很多。而作为主将的中山忠光也年轻,只有19岁。
天诛组的装备是从狭山藩等河内地方的各藩征发的老式燧发枪为主,也有枪,弓箭,刀等传统武器,但数量不多。另外,他们用松树制作了十几门木制大炮,但由于无法很好地开火,所以对于作战完全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