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毛主席《实践论》研读摘要 II

2023-09-15 18:31 作者:行影之间  | 我要投稿

    “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了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会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接触实践,并通过实践反过来深化、改进理论」

    “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同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认识过程的秩序来说,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这段话以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认知在实践中的形成过程。教员强调存在是一切的根本。对存在事物的规律的认识,也就是经验,形成了我们感性的认识。随着在实践中的不断感性的积累,我们对这一事物的理性认识开始形成,开始深化。这就是教员所说的认识开始于经验,这里的经验就是指物质实践的规律。」

    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如果认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一位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应,但它们只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应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黑格尔认为自在之物(thing in itself)是事物表现出来,被我们感官所直观认识的表象,事物存在着更深层次的本质。教员这里表达了需要对事物被我们感性认识的部分加以分析研究,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中去。「这是本文的核心主旨,即实践认识的最终意义,就是无产阶级用力量改造世界」

    “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理论基础-实践-失败-改进认识-形成更好的理论」

    “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真理是社会发展、阶级斗争中由各种社会基础、生产关系、道德伦理所决定的,具有时代意志的东西,真理的认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这也是辩证法的思想」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文章最后对实践论的总结」

毛主席《实践论》研读摘要 II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