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残的精神分析
【【二十分钟哲学】对于后现代哥特朋克的轻微“自残”(耳钉、唇钉、鼻环、刺青)的哲学反思-哔哩哔哩】 https://b23.tv/e1fIgwo
【【精神分析】纹身(自残)的爱欲机制:写在身体上的隐喻-哔哩哔哩】 https://b23.tv/YqpeZZ3

日光之下,并无鲜事
自残本身并不罕见,如:
洞穿:耳钉,唇钉
划痕:纹身,刀疤,烟圈
畸形:裹脚,拉脖
标记:割礼等
甚至于说,一些后现代的广义上的自残。
可以发现,这些现象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本来打算插入一些图片,但是编者也看不下去。
符号秩序的融入
原始社会:
狩猎负伤的伤口得来的荣耀与苦难促使倒错发生,伤口俨然成为了一个象征,一个能指,一个注册符,进入社会关系之中。矇昧性的人们用刺青压制了“人体魔力”(它们大多来自于不可知的对人体的生殖崇拜、对自然界的多神崇拜与恐惧),以此达到一种无法用语言消解的“真实的维度”,以此得以进入原始社会的符号秩序。
犹太人一神崇拜时期:
这一时期认为,上文的多神崇拜是过度的,转而走向以一个抽象的法LAW代替万法law,行割礼取代了纹身,这仅仅是在一个隐私部位做一个很小的切割。
西方宗教时期:
上一时期的外化的偶像崇拜转为了一种禁欲主义,只需要进行享乐方式和精神上的“切割”,便可以进入社会秩序。
现代精神分析:
身份建构的失败,自我得不到认同,主体便通过最原始的身体书写来展示伤痕,诉说痛苦,捕获认同,帮助自己得到建构。可以发现,这种自残的关键原因是能指的缺失,注册符的消失。任由此发展,极端结局必然是走向自我结束。对于一部分跟风装酷的人,需要破除理想自我。对于剩下的人,我们可以以纸上书写代替身体书写,找到合适的阅读者。对于周围的人,应该快他一步去阅读,协助建立认同。
符号秩序的脱离:后现代主义时期
齐泽克在《敏感的主体》一书中说明了后现代符号秩序本身在主体的内心效力不断瓦解。 自残者正是从最初对符号秩序充满希望到融入失败、遍体鳞伤,沉浸于对符号秩序的怀疑,主体的认同缺失明显,他们渴望脱离其秩序,拥有一种“荒谬”的痕迹,通过身体创伤获得临时性的自我认同。与此同时,这样的所谓“真实维度”和幻想维度相重合,主体获得了享乐,这也是酗酒,吸烟, 纵欲狂欢这样创伤性的活动出现的部分原因。用创伤掩盖创伤,创伤所结痂的部分,正是最低限度的短暂认同的维系禁令,但凡有人去揶揄,创伤者会立刻面对自身的虚无,令他们最为恐惧的事情出现了,那么他们必然会爆发。
事实上,人的身份认同本就是无根的。后现代的自残者不敢去面对这一事实。正因如此,我们同样拥有一种自由,去创制自己的秩序的自由。我们需要付出千辛万苦来实现这样的理想,大胆去追求,而不是逃避到自虐式的创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