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战胜鹈鹕 英格拉姆和亚历山大平分出色 鹈鹕到底输在哪里
北京时间4月13日,雷霆在客场以123:118战胜鹈鹕队,自此鹈鹕正式告别了本赛季,而雷霆将与森林狼竞争最后一个西部季后赛的名额。

一场比赛定生死,双方都把强度拉满,谁也不想就这么遗憾的结束本赛季,因此全场最大的分差为10分,而且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僵持的阶段,两队基本将拉锯战维持到最后一个回合,一定定胜负。
这场比赛,两队都很好执行了主教练的意图和策略,两队的战略选择和技战术布置都显得如出一辙。

雷霆选择夹击英格拉姆,重点放赫伯特·琼斯,给其空位三分的机会,鹈鹕疯狂夹击亚历山大,放吉迪和多尔特空位三分,两队都是重点针对对方的核心球员,让对手的角色球员处理球,让对手的角色球队来击败自己。
亚历山大砍下全场最高的32分,英格拉姆砍下全队最高的30分7助攻,两队的王牌球员表现都可圈可点,在终场前的决胜时刻,亚历山大单挑骑马射箭命中关键投篮,而英格拉姆背打多尔特,关键翻身跳投偏出,球星的能力和成色,以及球星把握能力的机会,直接决定比赛的走向。
开局阶段,鹈鹕的进攻手感并不好,但是瓦兰修纳斯在场期间,抢下5个前场篮板,转换为二次得分,雷霆内线匹配不了瓦兰修纳斯的吨位和高度,被瓦兰修纳斯打爆,雷霆立马暂停。

暂停过后,雷霆立马改变防守阵型,将防守阵型改为联防,通过防守战术来弥补内线身高和吨位的不足,效果立竿见影,鹈鹕通过英格拉姆的牵制力,大量传球给赫伯特·琼斯,琼斯大量三分命中,回应雷霆的放空。
反观鹈鹕队,开局阶段放多尔特和吉迪空位三分,两人的三分命中率并不高,鹈鹕扬长避短,重点照顾亚历山大,多尔特得到大量机会,大量命中空位三分,也有大量持球突破到篮下,为雷霆维持进攻托底,开局阶段,瓦兰修纳斯和多尔特包办了两队得分的绝大部分分数。
鹈鹕首发用瓦兰修纳斯,替补用海斯,保证了场上的身高优势,对亚历山大采取包夹的策略,重点收缩内线,考验雷霆的投射能力。
雷霆没有身高出色的内线,更多的时候改打五小阵容,以灵活性来应对鹈鹕在内线的重兵布防,雷霆的五小把速度、空间、投射能力拉满,双方呈现不同的攻防策略。

雷霆被迫大量出手三分,多尔特三分6投4中,吉迪三分4投2中,亚历山大被包夹得只得到7分,而反观鹈鹕,英格拉姆也包夹得只得到10分,但是赫伯特·琼斯和墨菲合砍30分。
进入下半场,两队的核心球员都增加了进攻的比重,亚历山大频频找瓦兰修纳斯或者麦科勒姆单挑,单节爆砍17分,投篮8投5中,打爆了鹈鹕的内线,英格拉姆大量的半转换持球后的一打一,挡拆避开了多尔特,单节5投4中,得到10分。
最后一节,鹈鹕坚决包夹亚历山大,不给亚历山大出手的机会,而雷霆同样夹击英格拉姆,但英格拉姆能助攻赫伯特·琼斯和瓦兰修纳斯得分,雷霆不敢再夹击,采用换防,英格拉姆通过换防后的艰难对位,强硬维持球队的进攻。
终结时刻,亚历山大能解决问题,麦科勒姆和英格拉姆都没能命中关键投篮,鹈鹕被迫进行犯规战术,但是亚历山大关键的两次罚球,最终促使鹈鹕追分无果,比赛就此终结。
本场比赛,亚历山大和英格拉姆是两队的基本盘,雷霆能赢球,最关键的球员是多尔特,在进攻端的三分回应能力,以及持球攻框能力,给鹈鹕防守策略巨大打击,而在防守端对位英格拉姆,让英格拉姆打得极其不舒服,多次通过换防避开多尔特,一次关键的防守,足以让这场比赛惊险过关。

而鹈鹕没有一位合格的二当家,麦科勒姆本来是这样的人选,但是这场比赛拉胯了,防守端杯针对,进攻端极其低效,成为鹈鹕输球的罪魁祸首。

两队无论谁输谁赢,都能为两队带来未来的想象力,雷霆有切特还没出战,未来5年有15个首轮选秀权,而鹈鹕还有锡安·威廉姆森,当英格拉姆已经能承载领袖的角色,两队的未来都会非常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