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向批评
首先,影片没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好评也是主观差评也是主观,本篇也只能代表个人观点。评论区可以留下不同观点但不可以掐架。不会回复。
一星给声音一星给画面技术。先说好的地方,声音部分尤其是两位主角的配音非常到位,画面也很绚烂,点个赞。但是!要么就纯文艺纯意识流,要么就好好把故事讲清楚!不要躲在所谓意识流背后为没讲好故事的商业片找理由!
最开始看到预告的时候超级期待,我以为这部片子磨了这么多年会是一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作品,以为它会像宣传的那样献给每一个走过长夜的人。甚至影片开场之后还想着:诶,能呼吁大家关注抑郁症患者群体,立意真不错。结果呢,当时在影院看完的那一瞬间我真的少有的想开骂。
不提电影前面的大篇幅冗长叙事只说我意见最大的最后部分吧。如果我是参宿,看到救命恩人死在自己面前可能会直接自闭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再也不出来。看看电影最后给的是什么结尾,没有参宿妈妈陪伴参宿长大的画面,没有参宿去看心理医生治疗的画面,南河说完告别的话参宿自己就好了,真就是一命换一命啊,还附赠一个心理疾病治愈?那这样灾后心理创伤也不用医生了,前两年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心理状态出问题了。
我看过田导的采访,他说最后的部分可以理解为一个开放式结尾。那么我想问:电影的宣传语和最后黑幕的那句话是给谁看的?按照这个逻辑,如果参宿活着,“希望你的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和“献给走过长夜的你”中间缺失重要过程,这个长夜过得太容易了,即上段所述,并不够尊重真正从长夜走过来的人;如果那是if线,那这两句话就是个笑话,强行完成所谓的“治愈”,做成一个貌似美好的结局,实则充满讽刺,用没有走过长夜的主角送给所谓走过长夜的“你”,在座的各位都是笑话。
你说影片不尊重抑郁症群体?他也算是还原了患者的痛苦之处。你说尊重抑郁症群体?电影中花大片笔墨刻画的疯狂闯祸疯狂道歉的参宿很烦人,打工人同情参宿,但更共情打工人;另外,影片让抑郁症从最开始讽刺爸爸说的“熬一熬就过去了”变成真的熬一熬就过去了,身体好了之后和爸爸一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呵呵。
总之看完电影,内心充满悲伤且生气。
题外话
一个热知识:严重的抑郁症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千万不要一个人硬扛。身体会有小感冒心理也会有,这都很正常不是什么矫情,心理健康很重要~
希望各位都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