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时代冲击的北天联
如果说,社团的本质是社员之间的联系,那么我们可以类似认为,社团联盟的本质就是社团之间的联系。不管是作为学校组织的社团联合会还是类似于北天联这样同类社团的联盟都是如此。只不过前者联系的内容是基于学校的行政管理需要,而后者联系的内容是基于共同的兴趣(比如天文)。所以,北天联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加强天文社团之间的联系。
据北天联的高博博所说,很多年之前,北天联内社团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曾经有7台大巴一起出去观星。那个时候可以算是北天联的高光时刻。延续至今的cp社团可以算是那个时代留下来的遗产。
但是,现在各个天文社团之间的联系大不如从前,不同社团之间的人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到共同语言。这是什么原因呢?高博博认为,这是由于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爆炸,让我们难以静下心来。对此我十分赞同。很多年前,社交媒体还不发达,每个人的社交圈子并不大,在这个不大的圈子里,人们可以用心的去经营每一组社交关系。而天文独有对人的吸引力则可以吸引大家更愿意去经营天联内部的社交关系,联系自然也就紧密。但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交圈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是质量也随之下降。很多人可能都感觉是泛泛之交很多,但是真正能够交心的朋友非常至少。与此同时,网络的发展催生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事物,这些事物往往有着更强烈的吸引力。这也使得纯粹的看看星星,聊聊天文对人的吸引力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是那么强烈了。特别是天联内部,除了天文之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由于不在同一个学校,显得非常薄弱,更加经不起考验。因此社团之间的联系日渐式微也就可以想象了。
那么,我们怎样应对这种时代的冲击呢?我个人的一个想法是,从质量上入手,让北天联提供一种在其他地方提供不了的联系。我想,北天联作为一个天文社团联盟,是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内在优势的。那就是它独到的平台功能,在这里,各个天文社团可以进行深入的交流,也可以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资源。比如今天你搞了一个什么活动,反响很好,我们就可以去学,去借鉴。我请到了一个不错的嘉宾做讲座,可以介绍给你,你也可以去请。此外,一些经验也可以在这里分享,就像我现在把我写的这几篇文章分享给大家一样。
我觉得,北天联每学期一次的研讨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分享机会。但是,就我参加过的一两次会议来看,我个人认为目前研讨会存在一些问题。不知道这些是不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还是只是这一两次的问题,所以我以下的文字仅供参考。我感觉之前的发言过于零散,有时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发言也比较零散,缺乏明确的主题。而且,几次讨论的问题常常有重复,大家就怎样跟学校斗智斗勇或者怎样招新讨论了好多次,但是每一次好像说的都是同样的东西,一直在原地踏步,这样难以对社团有真正的提高。我觉得联合国大会的组织形式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我们可以约定一个确定的发言主题,大家就这个主题畅所欲言但不能偏题。同时应该控制每个人发言的时间,同时鼓励尽可能多的社团发言。在会议结束的时候,还可以出一个决议,总结一下会议的成果。这样的决议尽管不强求社团遵守,但是可以为社团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非常有益的帮助。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一个初步的想法。相信大家也一定可以提出更多有建设性的方法。不管是什么方法,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强北天联内社团之间的联系。希望大家共同努力,集思广益,将我们的北天联建设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