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07 成本高昂停车场

2023-05-26 12:12 作者:就是小雷同学  | 我要投稿

混乱现实篇

 

 

“眼界无穷世界宽,安得广厦千万间” --《唐朝乐队》

 

停车难是因为私家车太多吗?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分析这个问题的砖家多了去了,这里只是提出一些不那么热门的观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法。在新型PRT解决方案下,停车的成本急剧下降。

 

1.     私家车的保有问题,为什么一定要一辆自己的车呢?私家车保有量持续上升,一般私家车的年度里程在2万公里左右,上下班为主,95%的时间停在路边吃灰。那么为什么一定要买一辆车呢?公交和出租为什么不够用呢?其实主要还是运营成本,在远距离,灵活性,特定时间,特定路线等条件下,临时租用总不是个足够方便的方式。租用成本包含人工服务,一般讲租车总是比自有要贵。

2.     私家车的占比问题。越是在资源紧张的大城市停车越是高成本

3.     公交车就节省资源了吗?公交载客率总是受限制的,按班次运营已经是在尽量提高利用率了,考虑到停车,维护,司机等等,总体社会成本也是很高的

4.     L3自动驾驶能省多少车位?当有一天不需要人力驾驶服务了的时候,租车仅仅是其非人力的运营成本,那么和私家车的成本就会拉近,确实能改善人们保有私家车的需求。但在前文提到的其他需求还是存在的。

5.     把车折叠起来?现代车辆其实可以设计成某些部件为可折叠以减少停车的占地面积,但其实叠罗汉的方式更加经济,这是这方面的研究对车企似乎吸引力不够大,还有可能因为折叠影响结构的安全且会提升成本。所以在没有第三方组织引导的情况下不会成为车企主动改善的点。

6.     集中式停车场怎么解决“就近”的问题?城市中停车楼并不少见,但对于住宅小区,特别是老小区从驻地到停车楼的成本也是很尴尬。

 

 

所以,停车问题就在各种痛当中一直存续着。

 

来看看,我们有没有办法呢?一般而言,熵减少则有序性增加,效率就会提升。在微观个体上的微小变化可以造成明显的宏观利益。当城市使用平行导轨主导下的个人轨道交通方式后,轨道的密度会超过现有的路网,此时社会效益将会凸显。

 

关于这个路网密度,有专门的文章曾经比较过全球的主要城市,特别是北京这个城市,与全球主要城市相比,这些细密的小的道路,当然是指的可以通行汽车的道路,明显要低于其他城市。这也是造成干路交通无论修建的多么宽,最后还是一样变成一个停车场。好,我们继续看看我们的办法。

 

1.     轨道能够到达任何人类活动的固定场所,则对于移动单元没有了“无车区”,此时率先解决了交通网覆盖的问题,那么我们需要私家车的某些理由就不存在了。

2.     轨道交通的所谓驾驶问题通过现有的非人工智能的方式得以解决,则彻底让司机这个职业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那么出租车和私家车的人工服务问题就没有了。

3.     由于轨道交通的驾驶是“无人值守”的,所以类似特斯拉一键叫车这样的服务就是标配了,而且不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那么停车楼和乘客的距离感就消失了。

4.     新型轨道交通的外壳和动力是可分离的,以往传统汽车的动力部分是不能压缩的,新型轨道交通的移动单元瞄准新能源电动方式,则其结构从一开始就可以设计成标准化适应停车的方式。必要的折叠可以使车轮,动力,储能,控制等单元在停车时处于紧凑状态从而大量节省空间

5.     移动单元的外壳可以使用简单几何形状,这样可以便于和座椅一起折叠,大大节省停车空间6.

立体综合停车楼

6.  动力与外壳的分离也会导致另一个趋势,私人仍然倾向于购买并拥有个性化的移动单元外壳,但占空间更大的动力和行驶部分则将在标准化需求下变得趋同设计。对于交通的高度安全性要求也会最终让关键部件如电动机,轮胎等的维护趋向于标准化,最终不同厂商的产品性能也会完全趋同,也会诞生专门为了维持系统运转而存在的运维操作,从而将交通真正带入快消品市场。这种变化也会反向让人们不再需要私有化私家的动力单元。

7.     厂商间的竞争从现在的品牌个性,动力性能,外形,功能,耐用性,成本等指标变为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也会推动整个产业的高效和低成本。作者估算的移动单元社会价格应该在2万到3万人民币之间。

 

经过以上改造,在传统停车空间内可以数十倍的提高空间利用率,经粗略计算,仅仅使用当前可用的公交车停车场就足以应对10倍以上的个人移动单元用量。

 

以下两种趋势:

a)      超级停车楼

目光锁定在北京市现有的公交场站,作为传统公交的替代品,新型PRT会逐步淘汰现有公交系统。但会保留一部分偏远地区线路。在现有场站建设公交和新型PRT的一体停车楼将会是大势所趋。在新型停车楼内将折叠存放移动单元,轨道停放动力部分。维修平台作为日常机械部件保养维修。全自动实现自主停车。车辆根据召唤随时出库运行。

总之,停车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b)      动力部分寻租,在一个大的前提下,移动单元和动力部分是可以分离的,那么就算是私家保有的动力单元也可以走向社会去寻租,也就是实际上的社会保有量当中移动单元和动力部分的比例是大于1的,通俗点儿说,车厢比马多。车厢是有着私人属性的,甚至在千万级城市每人发一部车厢也不过千元到万元的成本。在传统车位上(2.5m * 5m = 12.5m2)能至少停放16台移动单元的客舱。

路侧停仓折叠态

【名言导读】

“眼界无穷世界宽,安得广厦千万间” --《唐朝乐队》

这两句其实分别来自全唐诗,前句出自唐代方干《题报恩寺上方》“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后句出自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但被唐朝乐队引用后完美的无缝衔接了。这段只说停车的事儿,后来还有专门讨论住的事情,概念会很炸裂的,期待中。


07 成本高昂停车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