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成立两个工作组,不等于放过中国,而是另谋其他战略相对抗
就在中国人对美国的对会打压习以为常之际,最近中美关系传来了一个巨变的信号:两国同时成立“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
自此,网络舆论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出现了两级分化:有人认为中美关系将重返过去的合作共赢为主的局面,前景一片看好;更多人认为,美国人的话一句都不能信,这只不过又是拜登的缓兵之计;其实我们要思考,中美关系是否已经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从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争开始,美国的对华关系进入全面进攻阶段,拜登发动的以芯片战争为标志的高科技产业打压是进攻的疯狂阶段。然后,随着华为5g手机的发布,中国在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待领域的进步并未受到实质阻止。再加上中国也发布了对镓和锗的出口关制令,对美国美光公司的制裁。拜登政府已经明白对华脱钩不可行,对华高科技打压,或者说是“小院高墙”策略效果也相当有限,而时间越往后中国的底气就越足。
所以,借着两国关系稳定的机会,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建立沟通和交流机制,就可以避免中国未来发起更大规模的反制,或者就想让中国不要发起大反攻。
从更大的战略层面看,拜登政府也有更迫切稳定中美关系的需要。一是美国国会新一轮财政拨款法案未能通过,政府再次面临关门危机,又要临近新一轮总统选举。二、乌克兰战场的走向并未如美国预期一样将俄军击溃,普京也没有下台的可能;三、美国已经用掉了能打压中国可用的一切手段,不但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被反噬的情况。特别美国高科技企业对美国政府的施压,华为突破芯片底线开发软件和GPU等技术之后,时间已经不在美国一边了。
有人会说,中国又为什么同意与美国的请求呢?主要是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对中国也是比较有利的。对中国来说,当前全面推动去美元化、停止购买美债,也不可能有取得更显著的效果。反而要警惕经济减速和平抑国际热钱流出的金融冲击。美国已经开始试探性对中国进行金融战,对中国经济展开唱衰。双方继续斗下去都会有更大损失,谁都不想全面掀桌子。成立工作组必然是两厢情愿的止损,或者是建立护栏,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样的博弈是长期性的,需要有更多耐心和自信、格局也应该高一点。
当前,中美之间是一种竞争,而不是战争状态,不可比避免低存在合作,竞争,对抗和协调的情形。美国想要的是该合作的领域合作,该竞争的领域竞争,该对抗的领域对抗,该协调的领域或时候就协调。中国也只能接受这样的局势,但是我们一定会争取对自己更有利的态势。
在这样的战略相持阶段,实力此消彼长一升一降,但是还远没有到一方认输或崩溃的临界点。中国原本是承受美国打压的一方,现在选择与美国建立更稳定的关系,中国国家的智慧就是做时间的朋友,毕竟历史发展的大势在我们这一边。
当然,我们在此要对中美关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一,拜登政府不是不想全面进攻,只是现在找不到对中国更好的打压策略,暂时放低姿态,为下一轮“进攻”做准备;二、贸易战可以不打,美国人不想坚持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三、科技战不会停,不要心存幻想。美国科技围城困不住中国,但是小院高墙只是为了延缓中国技术崛起的速度;四、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让美国心存忌惮。
总体而言,自华为5G突破封锁之后,美国的封锁政策面临全线崩溃的大势,眼见封锁打压无望,只好坐下来谈判,寻求合作共赢。但是,我们不要心存幻想,芯片继续前进,经济继续稳步推进,科学技术继续不断进取,绝对不能朝着美国希望的方向走。中国从来不怕向美国妥协,这反而证明中国以斗争谋合作的正确性,继续斗争才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