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宝藏园林】学会不死——养老天命反转地

2022-09-14 18:28 作者:蚂蚁景观  | 我要投稿

最近小蚂哥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作品,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图片


在一片绿色洼地中撒落了各种奇形怪状的雕塑式建筑,出于好奇我了解了一下,没想到还真的挺有料的,所以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位于日本名古屋岐阜县养老镇的奇葩公园——天命翻转地。


图片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中二,其实“养老”二字是一个地名,日本名古屋岐阜县养老镇。在JR车站下车你就能看到一个老婆婆式的雕塑。


图片


而“天命”就是中文理解的天定的寿命,“反转”在日语中有调头的意思。这么以来这个名字在中文中就是“寿命调头之地”,更中二了喂~


图片


这个公园其实在95年就建成开放了,但由于当时的互联网还没有那么发达,也就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里,直到2016年日本动画《声之形》让这个尘封在历史中的空间通过互联网让大家再次认识。


图片
图片


之后一小部分人慕名而来,觉得很有意思就纷纷打卡上传ins。


图片


随之各种旅游博主和自媒体迅速将这个奇怪又有趣的公园介绍给了全世界的游客。


图片


各种有趣的照片视频激发了人们对于天命反转地的热情,使原本默默无闻的空间一跃变成了宝藏公园。


反休闲反舒适


一提起公园你能想到什么?


是大树成林绿树成荫?还是座椅喷泉儿童滑梯?


图片
图片


无论你脑中的公园固有印象是啥,都会是一个安全的环境,舒适的户外空间吧。


图片


但这座公园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各种大斜坡,硬棱硬角的建筑,更夸张的是整个公园都建在一个凹凸不平的大坑之中,让你看不见真实的地平线,从而塑造一个带有角度的地平线欺骗你的身体。


图片


这也是为啥照片上人们都是斜着站,是因为他们都立在斜坡之上。


图片


以现在的眼光看,公园中处处都是安全隐患,实际上公园在开园第一天就有人受伤,之后割破手的,歪到脚的络绎不绝,甚至还有直接摔下崖壁原地去世的,以至于现在公园入口处还有专门的医药售卖机,还有一个专门出租头盔和运动鞋的地方。


图片


那么我不禁要问,这样的设计有何深意呢?

荒川修作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了解这个公园的设计者,日本艺术家荒川修作。


图片


这位仁兄可不简单,他在日本艺术界的地位相当之高,在上世纪60年代是前卫运动的先锋,也是日本新达达主义的领导者。

图片


图片


荒川早期的代表作《示意图》


《示意图》用不稳定的构图来重构形体和文字,荒川希望你调动自己的感官来观看作品。


荒川修作在美国遇到了他的妻子玛德琳·金斯,在他们人生的后半生都在致力于创造各种空间来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人类如何克服死亡的命运。


图片


天命反转


那么如何才能反转天命呢?


人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他人的存在都是通过五感,也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图片


这些感觉都是在原始环境中为了对抗危险,保护自己而逐渐进化而来的,但我们现代的生活大部分是安全的,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身体机能会退化,所以我们有时会感觉到乏力无味,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其实都是五感钝化导致的认知失调。


图片


而年龄越大的人,越容易出现这种感觉。


图片


所以荒川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在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环境中重建身体的感觉来打开新的文明,也就是把你放置在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中,让你的身体感到失衡,从而调动起尘封多年的感官来反抗死亡和命运。


图片


这就像是把你放在一条崎岖不平的路上,你平时开车犯困,现在就得打起120%的精神,生怕发生事故,这时你的感官完全被调动起来。


图片

从《声之形》的动画截图看天命反转地的坡地真的很陡

公园的诞生


上面那些话听上去是不是很扯,但这些确实荒川用毕生去践行的道理,而养老天命翻转地就是他的代表作。


图片


总体来说天命反转地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公园,因为它缺少了公园所应有的绝大部分功能,更准确地说应该叫做:主题空间


图片


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将人日常生活的室内外空间统统颠覆掉,室内其实很好做,盖一些稀奇古怪的房子就好了。


图片


重要的是室外空间,你如何把一块正常的空间弄得不正常呢?


荒川非常地聪明,他选择了一块靠山的坡地,这里本身就有一个很大的倾斜角。


图片


然后他在场地中挖了一个大坑,所有的户外空间的体验都在坑内进行,在坑边利用挡土墙设置人造地平线(其实并不是平的)。



人们在坑里的视线会被远处的挡土墙阻挡


图片


场地内再通过凹凸的地形混淆人类的平衡感,这样当游客进入这块圆形的“天坑”,你会突然失去平衡感和透视感,身体也会因为对抗重力而左右摆动。


图片


这样一来你对于日常室内外空间的认知全部被颠覆了,你的大脑可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你的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探索这个神奇的空间。


图片

隐喻,还是隐喻


图片


在公园中的各个部分分布这148条弯曲的回游路,数不清的小山丘和坑洼,还有特别多相似的建筑和体块,就像是一个解构主义建筑的试验场。这里面比较有趣的有几个地方我带大家盘点一下:


1、纪念馆


这是全园唯一全室内的建筑,位于公园的入口部分,也就是平面图的右上角。


图片


看上去张牙舞爪的,24个高纯度颜色让它在整个空间中非常显眼。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长条形的室内迷宫,你可以通过四周的11扇门进入开始你的迷宫之旅。


图片


室内的迷宫采用上下对称的布局,所以小孩可以通过抬头来定位,而大人也可以踩在迷宫上倒转镜头获得一个反转的空间照。



图片


门窗和厕所都是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你彻底从现实空间中剥离。


图片


2、昆虫山脉

在纪念馆旁边有一块乱石堆,看上去不是很牢固的样子,这就是昆虫山脉。


图片


在山坡的顶端有一个老式压水井,人在爬坡的过程中必须手脚并用,为了获取山顶清泉的奖励犹如一只孜孜不倦的昆虫。


图片
图片


3、极度相似的物品之家

图片


这是一处半封闭的建筑,天花板是岐阜县的地图。


图片


建筑的前侧有一个大洞(原本有种一棵树),有人在退回拍照时掉下受伤,这里也是很多ins网红照的打卡地。


图片


有趣的是在室内诡异的墙壁之间散落着很多日常家具,床、灶台、沙发,非常超现实。


图片

4、不死门


图片
图片


不死门是一块庭院式空间,地面上有镂空的“养”“老”“天”“命”“反”“转”“地”七个字,旁边还有很多猫、蛇等动物形象。


图片
图片


5、倾斜崎岖的空间


再往里走就是我们说的这块圆形的大坑了,这里做了多个山丘,让你的每一次迈步都要调动全身的平衡。


图片


相似的建筑和环境造成了感知的混乱,但身体却会不由自主地往前探索。



图片


图片


你从探索中感受到自己和他人的存在,你会在这样一个极不稳定的空间中思考。


图片


这里也有大量的室内家具,进一步打破你的空间认知。


图片


巨大的挡土墙在一侧倾斜成斜坡让游客攀登。


空间中的山丘有些可以进入,通过空间和光线的收束让你感受到犹如宗教般的空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褐红色的塑胶在空中勾勒出日本本土的轮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荒川重要的作品远不只天命反转地,你还应该知道下面的两个。

太阳的房间


图片


这是位于奈義町现代美术馆的一个独立的展品,或者叫做展厅。


图片


从太阳的房间开始,荒川修作开始探索逃离死亡的办法。这是个向南的圆筒形空间。左右两边是看起来对称的装饰,模仿了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

图片



但站在圆筒里就会立刻发现,无论是中间用来休息欣赏阳光的椅子,还是左右的装饰,或是天花板和地面,都不是对称的。或者说都是没有规则的。


以至于当我们顺着阳光的方向看过去,会发现找不到日常所熟悉的水平轴,中心轴。物理上身体还是受重力的影响可以平稳的站立着的,但受这个空间的影响,身体是不自由不平衡的。


图片


荒川修作希望通过这种视觉和感官的不自由,让参观者的身体先行于意识,从而达到两者的分离。随着身体的不稳定越发凸显,站在圆筒中的参观者会开始不由得思考一系列问题:这是为什么?这是在哪里?其他人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我怎么会意识到其他人的想法呢?那我的意识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我本人到底是谁呢?


图片


这就达到了荒川修作的目的。他认为在我们还没被社会的种种形态样貌,种种规则驯化之前,我们的身体感知是先行于意识的。只有在这种天然纯粹的状态下,如同未经世故的处女一般的发问和思考,才是人类本身原始的状态。出生,成长,死亡,人生是单箭头的,一去不复返。荒川修作想通过永久地保持这种人类原始的求知状态来逃离死亡的威胁。通过作品让参观者的身体感知先行于意识是他的手段。


图片

三鹰宿命反转住宅


图片


三鹰宿命反转住宅是纪念盲人作家海伦·凯勒,为残障人士设计的居所。从外墙、楼梯、到地面,整个建筑的形状凹凸不平。住宅总共运用了14种颜色,并确保在每一个角度用户都能同时至少看到6种颜色。荒川认为人不应该处于松弛的状态直至衰老,应该生活在能够刺激感官的环境中,时刻保持警觉有助于提高人的敏捷性,维持生存本能。


图片


图片


在充满了丛林健身房等游乐设施的空间里,到处都有让人想要积极活动身体的设施。例如,在需要平衡感的波浪状凹凸不平的地板上,人们想要四处走动; 在球体房间里,人们想要发出声音并倾听回声,这些都会激发人们的积极行为。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宫崎骏和荒川的谈话中,宫崎骏向荒川发出了“想要建设一个像养老天命反转地一样的游乐园”的邀请”。


图片


可荒川拒绝了“游乐园只会造成绝望... ... (中略) ... ... 我要造一个能好好生活的城市。”他说,让宫崎骏大吃一惊,而这座三鹰市的住宅就是他想做的,也就是这个梦寐以求的“家”。


图片


有知觉的人生

最后我来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吧,自打毕业之后,我身边曾经那些有理想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大家在社会的历练中变得成熟但也变得麻木,一次和一个久别高中同学聊天,作为公务员的他告诉我他是一路考试上来的,在他眼中每一动作都应该“有意义”。

图片


然后反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做景观设计,他不理解,所以索性就说是画图的,教人画图,他说画画有啥意义,别人学了又能怎么样呢?


图片

我说:“艺术可能不是生活必须的,但确是精神的需求,除了考学,工作的需要,我们画画是喜欢笔划过纸面的声音,喜欢一段时间精神的沉浸……”


图片


他点了根烟,想了想说:“我还是觉得画画、音乐这些东西都没啥用,至少对于我来讲”。这几句话让我一直纠结了很久。


直到我看到一本叫做《浪漫地理学》的书,其中有几句话非常触动我:


图片


求索是浪漫的核心所在,探险家在没有任何世俗补偿的情况下,为探知尼罗河源头、到达地球两级,抑或登抵最高山峰的愿望所指引。


天文学家彻夜坐在高山上或沙漠中的望远镜前,直直地盯着那些看似闪耀但在百万年就消失了的繁星。若有人问,为何如此?我想答案大概是,有些人会在广袤与无限面前感到无比满足,这就是真正的浪漫主义者。


图片


没错,看到这里的你和我一样,我们大概都是社会中的浪漫主义者,我们的血液中还有好奇的成分,还想去体验和探索这个世界,并且为之付出行动,就像荒川一生所做的事情。


荒川修作和玛特琳 · 金斯自1962年在纽约相识以来,一直合作进行各种表现活动,其主题一贯是“反转命运”


图片


反转命运并不是延长寿命,而是对死亡的拒绝和超越。对荒川和金斯来说,死亡是对他们生命力的一种侮辱。“永生是一个古老而愚蠢的概念。但学会不死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图片

所以当我们理解了荒川的思想再来看他留下的这块天命反转地,那些危险,反休闲,反舒适的设计恰恰是开启人体感官本能的钥匙,就像鲁迅的文字一样唤醒麻木的人们。


图片


这期的宝藏园林怎么样呢,喜欢的话就请点赞支持一波,我是小蚂哥,一个热爱景观的人,蚂蚁景观,以小见大,我们下期见吧~


-END-


【宝藏园林】学会不死——养老天命反转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