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计算所的张志敏唐志敏是同一个人吗?
计算所人才库

张志敏 研究员
研究方向:超导CPU及其系统研究;众核与SoC设计研究
所属部门: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处理器芯片重点实验室
导师类别:博导计算机系统结构
联系方式:zzm@ict.ac.cn
简 历:
2017.10~ 中科院计算所高通量中心 研究员/博导
2012.4~2017.9 中科院计算所高性能中心 研究员/博导
2007.6~2012.3 中科院计算所应用集成中心嵌入式分中心 主任、研究员/博导
2005.6~2007.5 中科院计算所微处理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博导
2003.4~2005.5 中科院计算所系统结构室 研究员、副主任
2003.4~2004.3 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主任、首席专家
2001.4~2003.3 中科院计算所系统结构室 研究员,在职博士
1994.10~2001.3 航天科工集团204/706所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多种航天型号主任设计师
1996.4~1996.6 赴美国西海岸大学进修“21世纪工程技术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获结业证书
1992.11~1994.9 航天部706所,高级工程师,副主任设计师
1989.12~1992.10 航天部706所,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
1987.9~1989.12 航空航天部第二研究院 计算机体系结构硕士学位
1982.9~1987.7 清华大学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
主要论著:
专著:《舰载指控计算机系统》,航天报告出版社,1995
专著:《基于“聚芯SoC”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北京邮电出版社,2006
译著:《计算机系统设计:片上系统》,工业机械出版社,2015
主要科研成果:
S-11数据处理接口机,航天部科技进步(阶段)三等奖(排名1),1994
S-11数据处理机,航天部科技进步(阶段)一等奖(排名2),1994
海红七数据处理系统,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2001
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研制(龙芯CPU),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排名3),2003
高性能众核结构设计及验证技术,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8),2014
有关SoC动态变频、可重构、总线仲裁等技术发明专利8项。
科研项目:
[1] 1989.12~2001.3,从事航天部三个国家重点武器型号研制与主持工作,在国家武器型号中开展分布式多机处理系统与军用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对计算机系统性能扩充及可靠性设计技术有较深入的研究。
[2]2001.4~2003.3, 作为骨干成员参加中科院重大知识创新工程“龙芯”1号研制工作,“龙芯三将”之一,负责“龙芯”设计验证与工程管理。
[3]2003.4~2009.6,主持863项目(高速32位嵌入式CPU开发,2002AA1Z1040),随后转向“龙芯”处理器的产业应用研究开发,主持“龙芯”1号套片组(北桥芯片)、中科SoC芯片、聚芯SoC1000/1100/2000系列芯片等研究开发项目,并获研制成功,其中聚芯SoC-1000B荣获信产部“2006年度十大中国芯”之一(最具潜质奖),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称号。
[4]2009.7~2011.5,承担北京市工促局重大项目“军民两用终端处理器芯片设计及其应用”,开展嵌入应用技术研究,如北斗民用产业化终端核心模块、基于北斗的高可靠网络时间服务器等研发,嵌入式智能视频监控、车载辅助驾驶系统以及视频内容深度分析等研究。
[5]2011.6~2016.12,开展多核处理器微体系结构研究,如高性能众核结构设计及验证、高性能多路视频处理的芯片DPU_m、面向高性能计算的众核芯片SPU,国家973项目(高通量计算系统的构建原理、支撑技术及云服务应用,2011CB302501)
[6]2017.1~2018.12,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动态可配置的压缩感知成像系统,61327013),以及航天委托项目(星载系统并行处理设计研究、弹载一体化信息处理通用体系架构研究、EDA环境下SoC抗辐射加固设计的有效性验证工具研制、基于任务迁移的SoC微型信息处理系统容错设计等)
[7]2018.1~,中科院超导A类项目: 超导计算机原理样机及演示系统,主攻超导处理器架构研究和超导计算机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计算所人才库

唐志敏 研究员
研究方向: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处理器微体系结构;并行计算
所属部门:高通量计算机研究中心、处理器芯片重点实验室
导师类别:博导计算机系统结构
联系方式:tang@ict.ac.cn
个人网页:http://210.76.211.71/~tangzhimin
简 历:
1981-1985年: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1985-1990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90-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2-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5-2006年: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1999-2000年:兼任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智能计算机(863-306)主题重大项目“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总体专家组成员。
1999-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系统结构研究室主任
2001-2004年:兼任“十五”863计划信息领域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管理专家。
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常务助理,主管科研工作和与芯片开发有关的业务工作。
2004年:兼任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6年2-5月:兼任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总经理。
2006-2011年:任神州龙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1年1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2012-2015年;兼任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2016-2019年:兼任海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成都海光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总裁、成都海光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2017-2020年:兼任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2021-2021年:兼任上海处理器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2021年起:兼任象帝先计算技术(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论著:
1.唐志敏、李国杰,“Optimal Granularity of Grid Iteration Problems”, in Proceedings of 199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Processing,Vol. I, 111-118, August 1990
2.唐志敏、李国杰,“On the Reduction of Connections in Hopfield Associative Memories”, in Proceedings of 1991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rcuits and Systems,282-285, July 1991
3.唐志敏,“Pipelined Global Data Communication on Hypertoruses”,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7, No.3, 247-256, 1992
4.唐志敏、夏培肃, “Maximum Time Difference Pipelined Arithmetic Units Based on CMOS Gate Array”,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10, No.2, 97-103, 1995
5.唐志敏,“高性能计算机与计算科学”,科学通报,Vol.41, Supplement,28-35,1996
6.唐志敏、施巍松、胡伟武,“曙光1000A上共享存储与消息传递的比较”,计算机学报,Vol.23, NO.2, 134-140, 2000
7.胡伟武、唐志敏,“龙芯1号处理器的结构设计”,计算机学报,Vol.26, No.4, 385-394, 2003
8.唐志敏,“片上多处理器发展趋势”, 中国计算机学会通信, 创刊号, 2005
9.唐志敏,“计算与通信相结合的体系结构”,集成技术,2012
10.唐志敏,“TH Express-2 reaches new heights for supercomputer interconnects”,NatIonal Science Review (March 2016) 3 (1): 17-18. doi: 10.1093/nsr/nwv083
科研项目:
1. 1990-1992年,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用于混沌研究的并行计算机”,负责BJ-01并行计算机中并行C语言的设计与实现。
2. 1992-1994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行计算机及并行算法”,任项目学术领导小组秘书,负责200MHz 高速ECL流水线浮点加法器的设计,负责基于CMOS门阵列工艺的36位流水线ALU芯片和8位流水线乘法器芯片的设计、实现和测试,负责16位卷积器的芯片设计并参与部分标准单元的设计。
3. 1995-1999年,参加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高性能计算机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基础性研究”,任项目专家委员会秘书, 并负责子课题“可伸缩的、高效的共享存储结构和同步机制的研究”;负责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重点项目“基于曙光3000的分布式共享存储系统”;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行处理与面向地学分析的高分辨率实时成像”,并负责“并行处理的理论、算法与结构”课题,研究适合VLSI实现的快速变换算法和适于图形图像处理的并行DSP体系结构。
4. 1999-2004年,作为首席科学家,负责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高性能通用CPU芯片研制”,研制成功龙芯1号和龙芯2号通用CPU芯片。
5. 2005-2006年,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延长摩尔定律的微处理芯片新原理、新结构和新方法研究”首席科学家助理。
6. 2006-2011年,负责开发符合IEEE 802.16e (WiMAX)标准的宽带移动通信芯片APW2000和APW2050,并批量推入国际市场。
7. 2012-2014,负责“通用新型众核处理器架构研究”。
8.2014-2018,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据并行与线程并行合一的可伸缩处理器体系结构”。
9.2015-2016,负责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面向地球科学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10.2017-2021,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计算与大数据”重点专项的重点项目“新一代云计算服务器技术与系统”。
获奖及荣誉:
2003年获首届中国科学院杰出科学技术成就奖
2004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