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漫谈工矿机车(3)-红星型内燃机车

2023-07-19 08:50 作者:怀念成局的韶山3  | 我要投稿

  1956年8月,由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编制的中国首个铁路科技发展规划—《1956年-1967年铁道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在全国铁道科学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指出"技术政策的中心环节是牵引动力改革,要迅速地、有步骤地由蒸汽机车转到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上去",从此确定了牵引动力改革的方向。

   受“大跃进”的影响,铁道部各主要机车制造和修理工厂纷纷掀起"争取生产内燃机车"的热潮。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卫星型内燃机车、东风摩托动车组等,但由于这些产品研制和试验时间都很短,所以机车故障率都很高。

  1962年11月,为积累液力传动装置的设计试制经验以及满足支援地方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四方机车车辆厂开始根据卫星型内燃机车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改进,研制专门用于调车和小运转的液传内燃机车。这便是红星型内燃机车。

  在机车的研制过程中,四方机车车辆厂面临着12V175Z型柴油机故障多、起动变扭器性能差和大型轴承供应困难三大问题(这些问题也出现在卫星型内燃机车上)。

  1963至1964年间,四方机车车辆厂向铁道部提出试制液力传动装置和年产十台内燃机车的扩充方案,获批准后继续进行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试制并于1964年8月试制出首台红星型内燃机车。

   机车功率600马力,注定了它只能担当路外小运转及调车作业,最高运行时速35KM/h(调车)或73KM/h(小运转),轴式B-B,采用两台DV12A型高速柴油机(也有资料记录为B2-300型柴油机)和两台SF2003-1型液力传动箱。司机室则采用了与NY1003型内燃机车相似地中置司机室。

红星型内燃机车的转向架

   1965年,红星型内燃机车投入小批量生产。至1966年停产时,仅生产18台。而有关红星型内燃机车的记录到此就戛然而止了。

  在2003年时曾有人在苏州特种油品厂看见正在调车的红星型内燃机车。但目前该厂已被拆除,这台机车也下落不明。

正在调车的红星型内燃机车
苏州特种油品厂的红星型内燃机车

结语

   或许红星型内燃机车生来便不想被记录,但有些事情散落在历史中,将它记下终归是好的。

——(完)——




漫谈工矿机车(3)-红星型内燃机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