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经常干出屠杀无辜和老百姓的暴行?
由于司马迁等文人墨客的倾向性描写,项羽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个“儿女情长”的英雄形象。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项羽其实是一位非常残暴的君主,滥杀无辜、屠城灭地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就算是在立场倾向项羽的司马迁的记载中,坑杀二十万秦卒、屠咸阳、屠齐地等等暴行也令人发指,喜欢屠杀无辜和老百姓也是项羽最后失败的原因之一。那么项羽为什么经常屠杀无辜呢?

首先,项羽是楚国大贵族的后代,从骨子里就瞧不起底层老百姓。在项羽眼中,老百姓和底层士兵就是可以随意牺牲的对象。过度轻视底层百姓的利益需求也是项羽最后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项羽为人骄傲自大而又过度迷信军事暴力,认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正因如此,每当遭遇抵抗的时候,项羽的第一反应就是尽可能杀光反对者,而从来没想过这种行为是不是暴行。

最后,项羽起兵反秦的时候只有二十来岁,性格上有些狂妄自大乃至残忍无情并不奇怪。但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几乎没有人来帮助项羽改正性格上的缺点,导致其变得越来越残忍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