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梦与现实
这部电影打四分更合适一些,但因为总体评分太低了,所以我想特立独行一下。
如果说现在最受欢迎的电影是一斤食材两斤调料的水煮鱼小龙虾,饱含四溢浓呛的辣油盐糖;是那么这部电影就是一盘平白清淡的豆腐小炒。韩寒的电影一直都存在类似的问题:笑点偏向浮于表面,与剧情缺乏内在联系。虽然刚一入口显得很有滋味,但细品下去又欠了些味道。然而看着看着,这盘“豆腐”内在的营养却又慢慢升腾上来,在你心中那些深处的角落生根发芽,最后在心头破土而出,开花结果。
二十年前我们有不少导演还知道真实的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床炕边的锅灶、糊满报纸的墙壁、拉线的开关、掉漆的木门、看不出颜色的自行车在那个时代的镜头中并不罕见。然而最近几年的导演已经飘到了九天之上,根本看不到人间的烟火了:新入职的农村大学生开着几十万的车、住着落地窗大浴缸的大平层、穿着定制版的套装、随便一顿饭都有牛排日料……这是底层老百姓过的日子?这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现实生活?根本不是。
所以,《四海》的人物、布景、情节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会让看惯了快餐片的人感到不适。他们会在弹幕评论里倨傲的打下一串诸如“太刻意了”、“太突兀了”、“太生硬了”的愤怒吐槽,却不肯想一想,那其实就是千千万万遭遇生活困苦重压下年轻人的集中写照:找不到出路、看不到未来,或得过且过,或胸怀壮志。他们不顾后果的奋力一搏、如在悬崖边的意气风发、又如泥潭坑底的装腔作势。
电影里的人物如此。如此揭开蒙蔽在现实上那层虚假的外衣,将现实的丑陋清晰的暴露给我们看。我们以为的风花雪月,其实不过土鸡瓦狗;我们所穿戴的凡赛马苏,不过是镜花水月;韩寒将所有人从虚妄的半空拉回,狠狠的摔在了坚硬的地面上。
虽然坚硬,但却坚实。
这个世界太复杂、太庞大了,远远超出了年轻人岁月的容量,亦远远超过了他们视线的彼方。他们以为努利就会有收获,却不见意外将临;他们认定拼搏就会奏凯歌,却冲错了方向;他们披上明亮的战甲,却依然体无完肤;他们憧憬爱情就是执手并肩,但那只是婚姻的假象。
于是他们奋力挣扎,最后却坠入深渊、万劫不复。
在那地下十八层的火狱,贪婪的吞噬着名为希望的燃料,践踏着青春的色彩。无情的火焰烧尽了一切,然而那又何尝不是最耀眼的终局?
……
我们不敢像电影里的人物一样去燃烧,但我们依然会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