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意思是答应送给别人的东西,就是有人以千金相换也绝不反悔。一个信守承诺的人是不会因为利益的诱惑而改变自己诺言的,这是一个高贵的品质,也是每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所必须坚持的信条。无论想成就什么样的事业,都要懂得一诺千金的重要性。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利益托付到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身上。违反约定也许会让你尝到暂时的甜头,但却是以你长远的利益为代价的。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一旦失信,则威信全无,在同事、朋友之间也就难以立足了。“言必信、行必果”是处事和做人成功的前提。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诚信的名言,例如: 1. 待物莫如诚,诚真天下行。--宋.邵雍《待物吟》。 2.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家语.儒行解》,说话必须真诚诚实,做事必须忠于正义。 3.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枢言》,结:关键。意思是恪守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 4.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意思是说话不诚信,做事就不会有好结果。 5.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想要成为君子,就必须陶冶和提高自己的思想情操,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诚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个人和事。 6.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7.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保国。--《资治通鉴》 8.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第二》。意为:忠诚诚信、谨言慎行,这是道德信义的基础;弄虚作假、荒诞怪异,这是导致祸乱的源头。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如:季札献剑、商鞅立木为信、韩信报恩、宋濂求知、晏殊诚实守信、曾子杀彘(猪)等,还有一个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的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终使他免遭祸殃。 历史上也有很多因失信亡国亡身的例子,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齐襄公言而无信最终被杀、《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还有我们现代熟知的《狼来了》的故事,都从反面阐述诚信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尽量做到人与事的诚信,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履行承诺,就要及时和提前跟对方商量,陈述原因,争得对方同意后协商展期方案。但最好还是要规避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破防一次之后,可能就会有第二次,最终还是诚信受影响。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不要轻易的承诺一件事情。《道德经》上讲:“夫轻诺必寡信”, 老子认为被轻易许诺的信用一定不充足,把事情描绘得过分容易,实际实施中,必然会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