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传统,赓续精神血脉
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馆内展出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再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当年在延安的光辉业绩。十三载峥嵘岁月,孕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到延安去,到延安去,老镢头开辟出了新天地;到延安去,到延安去,纺线车摇出了东方的晨曦……”7月23日,至善团成员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展柜中的图片和文字记载,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团结友爱的兄弟战友情;老百姓送给红军的布鞋,展现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情;那些陈旧的武器、工具和生活用品,表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吃苦耐劳的精神。

枣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当年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 “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在枣园还有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都非常具有历史纪念意义。 另外,枣园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春、夏、秋、冬景色秀丽,环境清幽,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各个建筑若隐若现地点缀其间,景色秀丽,风光迷人。1996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 “世纪之火”火炬传递活动采集“革命之火”火种的仪式在枣园隆重举行,是我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它的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精神。“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这次党史教育活动,我们都收获了许多,让我们一起弘扬红色传统,赓续精神血脉。
撰稿人:郎显锁 联系电话:1514919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