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需要:龙夏“镇海”级航空母舰
该级各舰:镇海、威海、安海
首舰开工于1938年5月15日,首舰下水于1940年4月25日,服役于1940年7月12日,末舰服役于1940年11月13日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20890吨
满载排水量:26480吨
防空武器:四座双联装125毫米47倍径高平两用炮,六座双联装82毫米50倍径高射炮,16座双联装40毫米防空炮,30门20毫米机炮
舰长:241米
飞行甲板长:237米
舰宽:34米
飞行甲板宽:29.5米
吃水:8.6米
锅炉:八台GL-4型燃油锅炉
主机:四台TJ-6型蒸汽轮机
功率:145000轴马力
推进:四轴四桨
最高航速:34.5节
续航力:11200海里/18节
舰员:2180名
舰载机:90~108架,18~36架战斗机,36架俯冲轰炸机,36架鱼雷机
设计
1935年5月1日,龙夏共和国第一级舰队航空母舰,“渤海”级航空母舰再过几个月就要完工了,其设计指标在当时领先世界,但是,“渤海”级由于吨位限制、缺少设计经验等问题导致其防护战场生存能力偏弱,尤其是水下防御能力,龙夏海军对此并不满意。当然,世界上其他航母也有此问题,比如自由联邦的“约克城”级,东瀛的“飞龙”级。
于是,1935年12月1日,就在“渤海”级首舰下水两个月后,龙夏便决定无视条约设计新一级大型航空母舰,江南造船厂建造航母的经验也在此时教给了广州与大连造船厂(龙夏所有造船厂皆属于龙夏船舶重工集团,为国有企业),并由两家造船厂承担“渤海”级后两艘的建造工作。
但是,新型航母设计非常不顺利,海军提的标准太高了,于是1937年龙夏海军提出在“渤海”级基础上改进设计一级航空母舰。这便是后来的“镇海”级。
在“镇海”级设计之初,龙夏海军中不少人认为其不过是在浪费资源,还不如直接再建造几艘“渤海”级,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大体设计进度。
“镇海”级三艘分别由江南,广州,大连三家造船厂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