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流》

2023-03-29 21:31 作者:若白的读书笔记  | 我要投稿

1、心流即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

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

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2、光靠身体的动作是不能产生心流的,

一定要投入心灵的力量才行。

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

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

若能做到这一点,

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

3、不论多么简单的体能活动,

只要能产生心流,

就令人觉得乐趣无穷。

基本步骤包括:

(1)确立一个总目标,

并尽可能包含多个实际可行的子目标;

(2)找出评估目标进度的方法;

(3)保持精神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上,

并且对活动涉及的挑战进行越来越精细的区分;

(4)培养随机应变所需的技巧;

(5)在活动变得令人厌倦时,

随时提高挑战的难度。

4、在为一个目标投下大量精神能量之前,

应该先提出几个基本问题:我真的想做这件事吗?做这件事会有乐趣吗?在可预见的将来,

我仍然能从中得到乐趣吗?我和其他人,

必须为它付出的代价值得吗?完成这件事以后,

我还会喜欢自己吗?

5、如何找出变通的策略?答案很简单:只要怀着不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信心,

对环境保持开放的态度,

充分投入,

出路自然就会铺展在你眼前。

6、所谓“心流”,

就是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情,

而你的能力恰好能接住这个挑战时,

你可能会进入的一种状态。

它的特征是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会忘记自己,

忘记时间的流逝,

你能体察到所有相关的信息,

不管工作多复杂你都毫不费力,

而且有强烈的愉悦感。

7、我们对自己的观感、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

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

我们快乐与否,

端视内心是否和谐,

而与我们控制宇宙的能力毫无关系。

8、痛下决心追求一个重要的目标,

各式各样的活动都能汇集成统一的心流体验时,

意识就呈现出一片祥和。

知道自己要什么,

并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人,

感觉、思想、行动都能配合无间,

内心的和谐自然涌现。

生活在和谐之中的人,

不论做什么、遭遇什么,

都不会把精神能量浪费在怀疑、后悔、罪恶感及恐惧之上,

精力永远用在有益的方面。

9、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

那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

10、自我在体验心流后会变得复杂。

有趣的是,

我们只有在不掺杂其他动机,

只为行动而行动时,

才能学会做一个比原来的自己更复杂的人。

选定一个目标,

投入全部的注意力,

不论做什么事都会觉得乐趣无穷。

一旦尝到这种快乐,

我们就会加倍努力,

重温它的滋味——自我就这样开始成长了。

11、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

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

也可称之为“精神熵”(psychic entropy),

它会导致自我解体,

使效率大打折扣。

这种状况若持续过久,

对自我将造成严重的损害,

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

12、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寻求意义”:不论它的本质,

不论它来自何处,

只要找到一个统一的大方向,

人生就会有意义。

13、其实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或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跟生活品质并没有直接关系——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对自我和所遭遇的事情做何种阐释。

改善生活,

唯有从改善体验的品质着手。

14、享乐是高水准生活的重要一环,

但享乐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

睡眠、休息、食物与性,

都属于恢复“均衡”的体验,

在肉体需求引起精神熵以后,

重整意识的秩序。

它们并不能带动心灵的成长,

也不能增加自我的复杂性。

换言之,

享乐虽有助于维持意识的秩序,

却无法在意识中创造新秩序。

15、“外界事物令你痛苦并不是因为它们打扰你,

而是肇因于你对它们的判断,

而你忘了自己有能力立刻消弭那种判断。”


《心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