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摘玉补石||曹操起家的人才配置

2023-09-01 10:58 作者:龙条的理解者  | 我要投稿

曹操没有的这个家族,他最后是摆不了这么大的摊子的。

这个家族为曹操提供了大量忠诚的人才储备。

第一代宗族大将中,曹仁、夏侯渊、夏侯惇、曹洪、曹纯这都是各挑一摊的方面大员以及核心岗位上的干部;

夏侯渊虎步关右,夏侯惇督导东部战区,曹仁把守南大门,所有的重要军区全是曹操自家人极其忠心给力的支撑着。

第二代像曹真、曹休、夏侯尚还有他本人自产的曹丕曹植曹彰,那仍然是二代接班政权中的翘楚。

并不是说曹家将们就比外姓将们水平高多少。

而是说只要自家宗族的人才是水准之上而且大量产出,那对于一个初创政权来讲就是顶级配置。

这句话可能比较费脑子,简单的说一下。

政体创立之初,很多关键岗位,比如说军区司令,只要不出乱子,能正常的让辖区军事班子维持下去,不让敌人占便宜,这就是水准之上了。

古代政权,一个水准之上的自家司令和一个顶级的外姓军神你会用哪个?

当然,人家刘邦肯定用外姓军神,但中国古往今来有几个刘邦呢?

顶级大神他顶级好用的另一面则是顶级的监管难度。

权力结构上,永远有一个亲疏远近的放心成本。

夏侯惇也许无法开疆拓土的打出关二爷那种威震华夏的战役,但是他能督二十六军不出事,所有的外姓将领听话肯干疆土不失,这就是超给力的宗族成员了。

司马懿就是顶级人才,曹家对他不可谓不薄,但人家七十多了一看机会到了诱惑来了也得让儿子扶我起来试试。

大领导再能干他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权力的监督也是有成本的。

在至高的权力诱惑下,只要是外姓人,就永远不如血亲靠谱。

但是吧,这事也得具体分析,最亲不过儿子,你有一大堆厉害儿子就好了吗?

也不见得,因为儿子们都觉得自己能耐,都觉得该自己继承老爹,这样往往又会造成巨大的火拼和内耗。

最好的配置,就是宗族里面族长核心明确而且是最厉害的那一个,剩下一帮叔伯兄弟们在继承权上没有参与机会但素质都还不拖后腿能干事。

曹操最终能够称霸汉末,除了自身的乱世大才之外,家族助力功不可没。

后面司马家能祖孙三代把他曹家拱下去也和司马宗族中出了大量的水准之上人才有很大关系。(不光司马三父子)

像袁绍,很大程度上,最终就输在这上面了。

曹操回老家后带上历史舞台的诸曹夏侯们和曹操的关系有一点比较疑惑。

曹家和夏侯家到底是个啥关系。

《三国志》中直接说找不到曹嵩的出身来源(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有一种说法,曹家是曹参后人,夏侯家是夏侯婴后人,当年帮刘邦打完天下,后代们继续着祖宗的革命友谊,结果四百年下来好成了一家子。

这种说法已经在近代的基因科学研究后证实是假的了,曹家这支和曹参没关系。

像《曹瞒传》和《魏晋世语》等不太友好的书中又记载,曹嵩本姓夏侯,后来过继曹腾改的姓,曹嵩是夏侯惇的叔父,曹操和夏侯惇是叔伯兄弟;

从后面曹操对夏侯惇的表现来看,确实有着很大的可能,但是吧,这又不太符合常理。

因为曹腾公公他爹并非就他这么一个孩子,曹公公还有四个哥哥,按照当时的宗法制度来讲,曹腾收养子继承爵位应该是在自家宗族中挑一个孩子,而不是挑一个外姓家的。

在那个时代,血亲宗族是最近的,曹腾这么牛的大宦官要是选外姓孩子过继自家首先就得打爆炸了。

而且曹腾并非跟宗族闹翻了,曹仁和曹洪都是曹操的堂弟,曹仁的爷爷曹褒是颍川太守,父亲曹炽干过侍中、长水校尉;曹洪的伯父曹鼎是尚书令。

曹腾明显是利用自己历任四帝的深厚资源带领全族一荣俱荣的。

综合判断起来,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曹嵩是曹腾宗族孩子过继的,曹家跟夏侯家则是谯县两个关系渊源特别深厚互相通婚的家族。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一大帮曹操在老家的豪族兄弟们全都开始随着曹操大哥的一句话加入到了汉末纷争当中,并为后世贡献出了历代三国志游戏中,统帅和武力全都没有下八十的战神团队表现。

由于曹操家强硬的巨大宦官背景后台,曹操家族在汉末这些年非常幸运的赶上了可以野蛮生长的西汉豪族发展模式。

比如说曹家第一战将曹仁,就是“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旅淮、泗之间”的当地黑社会头目。

曹仁他弟弟曹纯则走的另一种风格,成为了白道混的地方名流。“僮仆人客以百数,纯纲纪督御,不失其理,乡里咸以为能。好学问,敬爱学士,学士多归焉”

曹操的从弟曹洪在家族的安排下干过蕲春长的起步官,后面能在曹操被打秃后迅速带领“家兵千人”去扬州帮着大哥继续拉队伍。

夏侯惇14岁的时候能杀了侮辱他老师的人,然后还没见有啥司法后果反倒以“以烈气闻”。

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渊则是曹操回老家当富二代惹了重罪官司后义无反顾帮着顶罪的“内妹夫”(渊妻,太祖内妹,“内妹”是指舅舅的闺女)。

总体来讲,他曹家和夏侯家在谯县是那种最惹不起的那种深不见底家族。

中央有最顶级的官僚保护伞为底色(太尉曹嵩、尚书令曹鼎等中央高官);

家族中有储备的后备中央梯队干部(曹操)和地方官僚梯队(曹纯、曹洪);

黑道上同样在地方上全面发展,有本地恶霸(夏侯惇、夏侯渊),更有纵横淮泗的黑老大(曹仁)。

中央通着天,地方上的司法审判根本无效,家族财力和人力储备超级雄厚。

但是,这样全面发展的谯县顶级黄四郎家族,在曹操回到老家后发现,他起步遇到了顶级难度的张麻子。

对于曹操来讲,有一个非常不利的起步因素,因为他家谯县是豫州牧的政府所在地,而豫州又是这几年黄巾起义的重灾区。

由于黄巾闹得比较严重,去年灵帝第一批打包外放的州牧中,就有豫州牧。

“黄巾之乱”那章中我们说过,州牧的力量比刺史要大太多了。

总揽军、政、财三项大权。

豫州牧承担着总剿豫州黄巾的责任后成为了汉末第一批土皇帝。

此时的豫州牧是黄琬,这几年刷黄巾战绩全国知名成为感动东汉的杰出代表。(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

本来地头眼镜王蛇的曹家在朝中倒台后意外的遇到了手里有兵的黄琬,而且黄琬当年和陈藩是好同事,后来被党锢之祸牵连,沉寂了快20年。

你曹操貌似投诚了士族,但你曹家是太监起家,我看你能顺眼了?

黄琬对中央的劲爆事件此时选择了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你董卓混蛋不混蛋我暂时不知道,但我知道老曹家现在不行了,不仅曹嵩倒台了,连曹家大小子都成通缉犯了,这小子逃回来后还在我的地界上搞反政府武装。

尤其曹操这小子当年搁我这当富二代时就总嘚瑟,这回我打不死丫的。

黄琬对曹操展开了相当残酷的镇压。

比如说被《三国演义》黑成狗的曹真他爹,就是在这段时间被黄琬给杀了。(三国志: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魏书:太祖兴义兵,邵募徒众,从太祖周旋。时豫州刺史黄琬欲害太祖,太祖避之而邵独遇害)

为啥曹操后来会把曹真当亲儿子一样的养起来还给了这么大的发展空间

就是因为最开始举事的这个阶段太艰苦困难了,他爹跟我亲兄弟有什么区别!


摘玉补石||曹操起家的人才配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