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开大学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院)高分学长考研备考经验分享

2023-02-27 14:35 作者:南开大学考研哥  | 我要投稿

本站法律顾问郑重声明:本文章为原创,版权在格瑞斯教育旗下天津考研网,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与传播!

各位研友大家好,由天津考研网组织的在读学长学姐团队为大家提供考研专业课备考经验分享,接下来我们给学弟学妹们讲解一下南开大学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院)的考研整体概况和备考策略。

一、院系及专业介绍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成立于1993年,是南开大学留学生教育的重点单位之一,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对外汉语教学教学8大基地之一。汉院的语言学(区别于文学院)只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这三个专业。前两个是学硕,是三年制;最后一个是专硕,是两年制。前两者在备考时所用的参考书目是一样的,初试题目也是一样的,但语用招生人数多,文字学招生人数较少。语用和文字学每年的学费为8000元,在学校内由各种奖助学金。汉院研究生宿舍为三人间,上床下桌,有独立卫浴,每一层也有公共浴室,24小时热水,宿舍有空调。在毕业之后,就业前景也较为可观,如果对学术感兴趣,可以继续考博;去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作公派教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导师信息及研究方向

汉院的导师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很多,比较多的是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等。几个比较著名的导师有石峰老师(已退休,主要研究实验语音学)、郭继懋老师(主要研究认知语言学,很多真题出自他的论文)、王吉辉老师(主要研究词汇)、董淑慧老师(研究语法)等等。在选择导师的时候,主要要看一下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确定了自身的兴趣之后,再咨询一下学长学姐导师的研究方向、看看哪些导师比较负责,最后再通过给导师发邮件说明自身情况。选择导师的时间最好是在知道自己被录取的第一时间,这个时候联系导师,到时才会给一个较为准确的答复。

三、报考录取比例

21年语用统招计划25个,但只有7人达分数线(360),最低分360,最高分372。最后进面的7人全部被录取。

20年语用统招计划人数为16人,达复试分数线(35517人,最低分358,最高分422,最后实际录取16人。被刷的并不是最低分,反而是一个初试分数较高的同学,所以南开真的是看你展现出来的实力的。

19年语用和文字学二者一共统招计划人数为11人,达复试分数线(36015人(包括一个少干计划),最低分363,最高分402,最后实际录取11人。

通过这三年的招生信息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化学院语用招生人数是逐渐增加的,分数线稳定在360左右,这也表示题目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并不压分。录取人数和进面人数基本为11,因此我们要在初试上下功夫。

四、参考用书及其他复习资料

语纲:

基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王红旗,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徐本为主(那个学习指导书也要看),王本为辅(我觉得这本也挺重要的)

拓展: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可以自己去整理,我也有整理好的)

      形式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相关的知识(认知语言学尤其重要)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里面的一些基础的知识(主要是一语和二语习得那块)

      201例(蓝皮书)也可以浏览一下

现汉:

基础:现代汉语,黄伯荣、廖旭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

黄廖本为主,邵敬敏本作为补充

拓展: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

      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我复试的时候看的,补充词汇足够了)

      现代汉语语法教程(特别重要,往年真题有很多原题来自这本书)

      实用语法,卢福波(补充先现汉语法,我个人觉得挺好)

      语言学常识十五讲,沈阳(我也挺喜欢的书)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主要看语法教程没有的部分)

古汉:

古代汉语12册,王力,中华书局

古代汉语基础,施向东、冉启斌,北京大学出版社

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洪波,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习资料:

天津考研网红宝书、考研真题及答案、红宝卷;红宝书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有不同的资料,对考试重点进行了总结;还有真题,考研过程中真题是非常重要的,天津考研网的真题还是非常全的,每年都有,答案的正确率也比较高,题目都有详细的解析,参考性比较强,大家要好好利用真题;考研红宝卷就是考前的模拟卷,是模拟真题的题型和题量来做的,适合在冲刺阶段使用,可以帮大家起到摸底测试、查漏补缺的作用。

五、复习建议及指导

在汉院语用的备考上,我个人觉得汉院的题考的相对来说是比较基础的,但是很广,这就要求你在充分理解基础书目(这是重点,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拔高)的同时我推荐每个专题(语音、词汇、语法)都看一本相应的书进行补充,并且要大致了解一下语言学的发展过程、语言学的分支流派等。

1、语纲:

这可能是最让人头疼的一门课,汉院的语纲是极具特色的一门科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驳杂,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但在准备的过程中也一定要分清主次(可以通过历年真题去观察它的侧重点)。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我自己在学习这门课程中的一些自己的感受。

1)夯实基础——基本功

所谓的基础,其实就是那最重要的两本书,叶徐本、王红旗本语纲。这两本书一定不要去机械地背诵,一定要在前期去反复地看,反复的理解,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收获(这既是学姐告诉我的经验,也是我自己感到特别受用的方法)脑中大致有了两本书的框架之后,可以搭配一些习题集(主要是一些其他学校的真题)进行练习,看看自己哪里理解的还不够透彻,可以参考给出的答案,但一定不要迷信,很多答案可能是书上的原话抄过来的,还有的甚至可能是错的,一定要补充一些自己的理解并且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拿不准的时候问一下老师或是学长学姐,切忌不懂装懂!!然后在自己觉得理解的基础上,就要背诵了,但背诵并不是一字不落的去死记硬背而是要记一些关键词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去阐述。

在看书的时候,我当初会感觉不知道怎么将两本书融会贯通。咨询了学姐,她告诉我要以叶徐本为主,王本作补充,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是会觉得挺吃力。我后期才明白,是因为两本书看的不是太熟,在后期背诵的过程中,如果前期对书理解较好的话,是能够自然而然地将两本书贯通起来的,所以大家不用特别纠结这个。还有就是做笔记的问题,千万不要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

2)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重点

在前面提到专业二这门课考的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驳杂,因此在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很明确地感受到这一点。类似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主要就是一语、二语习得一些名解和简答)、西方语言学流派(一些主要的流派的观点、一些定律)中的一些内容是要重点掌握的。与此同时,形式主义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这是重中之重)的一些主要观点、研究方法也要进行理解并记忆。在后期的话可以看一些论文对具体的书本中的问题进行拓展,比如关于“语法化”,可以看沈家煊先生的《语法化研究综观》。论文的话,建议大家在后期看,因为这个时候大家的知识框架已经相对完备了,有针对性地看论文,事半功倍!(南开也会有谈谈你最近看过的一篇论文这样的题目,所以好好准备一两篇论文是很有必要的)。

3)重视真题——重中之重

不管是考哪个学校,历年真题都是至关重要的,汉院也不例外。通过真题,大家能够知道学校出题偏重的方向,进而确定自己复习的重点。我上面的一些经验都是在真题中得出来的,大家去做真题的话也会有自己的感受。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明,大家最好能多看几遍真题,看完两轮书后可以大概看看它偏重的方向(我是大概在8月份看的,我当初试着去写真题的答案,但在后期会觉得自己写的很不完善,我自己都不想看自己写的,所以这时候不建议写),这时候不会做的题肯定很多,这是正常的,不要自我怀疑。这时看真题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它的方向。在后期大家的知识框架建立的差不多的时候,拓展书也看的差不多的时候,大家就要尝试着写一写答案(主要是那些在课本上找不到对应出处的题),写完答案最好找老师或者学长学姐看看你写的答案,让他们给你补充一些。还有就是,我不建议大家去直接背诵真题的所谓的答案,你要记的是这个问题是从哪几个方面回答的,你想不到的地方需要去搞清楚为什么你想不到,欠缺哪方面的知识,然后去再有针对性地去弥补。如果想着去背诵真题的答案,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并且不是那么的有效(虽然真题是有可能重复出现的,但逐字逐句完全背诵,真的太浪费时间)只需记住关键的几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展开即可。

2、现汉和古汉

这两门课的分值比例是9060。因此现汉较为重要,汉院的古汉我觉得用“功在平时”概括是恰到好处的,下面依次来谈谈这两门科目。

1)现汉

现汉和语纲真的是密不可分的。语纲属于普通语言学,现汉属于个别语言学,大家学语纲对他们二者的关系应该并不陌生。具体在汉院的现汉上,就突出了“灵活”这个特点。现汉的基础就是黄廖本,邵本讲的比较多,作为补充就可以。但单纯地去背书上的内容远远不够,它更偏重于对某个概念的深入地理解和用语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这要求我们多看一些书,知道一些所以然的东西。后面可以搭配一些模拟题去练习,看看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2)古汉

“功在平时”!!千万别想着临时去突击这门课,这门课在平时一点一点的积累,最后就会有不错的成绩。汉院的古汉是真的考的特别基础,并且就是偏重于对文选的断句以及翻译,重要的是它的文选很多都是给定的参考书目上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对给定参考书目的文选的字词句的翻译以及文章大意的理解。开始我也会觉得三本书的文选,看起来也太多了,肯定看不完,后来学姐跟我讲,就是每天看一两篇,把战线拉长就会好很多,后来我也确实按学姐说的来,觉得确实是这样。我就是每天晚上学累了的时候翻译一两篇,就当是看故事了。在书目上,王力的两册是基础中的基础,本科一般学的也是这两本,所以复习复习,多看几遍就可以。施向东的《古代汉语基础》(它的课后习题也很重要)和洪波的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我觉得反而更重要,里面的每一篇文选都要重点去看,多看几遍!至于通论的话,王力本+施向东本基本就够了。最后要积累一些古文字,往年考过。(可以看汉字演变500例这本书,每天看十个,多看几遍就OK的)

六、试卷整体分析

今年汉院的真题语纲在题型上一改前几年固定的标音、名词解释、分析、简答、论述的套路,直接换成了标音、九道名词解释(每道10分)、两道论述(一道25分)。但这只是形式的变化,考查的内容与往年还是基本一致的,仍然注重一些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上的一些东西,因此在备考的过程中,既要夯实基础知识,也要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在现汉和古汉中,形式和考查的内容与往年基本一致。现汉今年有8个名词解释、两个分析题(层次分析)、10道多音词注音和3道简答题。古汉分为解释字词和文选的翻译和大意概括以及一道基础的通论题目。题目大多都考察的课本上的知识点,只要认真复习是完全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的。一定要对基础的书目不能仅限于背诵,而是要对书上的知识点做充分的理解。

七、复试指导

近两年的复试由于疫情原因都采取网络面试的形式。在准备复试时,专业课方面主要的还是初试的一些内容,不过最好还是要多了解一些语言学前沿的知识。

复试的流程先是中文的自我介绍,然后是英语面试(主要是问一些问题,专业的和生活的都有可能会涉及到),接下来是专业课面试,先抽签,抽到几号,老师就会问几号的题目,题目一般很基础,但是在回答的时候尽量要克服紧张,回答过程中要有逻辑,不会的题目要告诉老师不是太了解,但想试着从其他方面解释。老师们也都非常和蔼,所以一定要放轻松。一般复试完第二天就会出录取结果,非常公平。


南开大学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院)高分学长考研备考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