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款手枪要是服役,估计弹药能被苏联士兵“喝”光

2023-01-04 23:06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在上世纪30年代,苏联就尝试开发消音枪械,不过由于技术等原因,较长时间里都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要么消音效果不好,要么枪支寿命太短,没什么实用价值。到了卫国战争时期,消音枪械的需求再次提升,设计师古列维奇开发了一种特殊的消音左轮,它以设计师名字命名,称为古列维奇无声左轮手枪。

在二战初期,苏联设计师已经开发出了封闭式的静音弹药,也就是今天俄罗斯静音枪械广泛使用的那种,弹壳内增加了一个活塞,子弹被击发后燃气推动活塞向前运动,活塞向前撞击子弹并推动它飞出去,而活塞最终会卡在收口的弹壳前端,同时阻碍燃气和火光外泄,起到降低噪音、消除火光的目的。

但是在早期,因为加工技术、设计等原因,活塞需要在弹壳内运动一段距离才能撞击弹头,且对子弹头的推动力并不强,加上子弹需要经过枪管产生摩擦,力量就更弱了。如何让活塞的运动的能力更好地传递到子弹头上呢?古列维奇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古列维奇在活塞和子弹头之间填充水,当活塞向前运动时,因为水很难被压缩导致体积大幅度减小,从活塞运动的最初时刻就能将力量直接传递到弹头上,让子弹飞得更远。

不过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苏联的地理位置纬度较高,冬季长,低温会导致子弹内的水结冰凝固,活塞失去了活动空间,射击很可能出现意外。古列维奇于是在水里加入60%的酒精,这样便能降低凝结温度,可以适应大部分寒冷环境。这种加了酒精的水不就是酒嘛,对嗜酒如命的苏联士兵可是一大福音,大冬天的来一口“小瓶装”岂不是很美。

新的子弹也需要新的枪械,古列维奇于1944年在纳甘手枪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左轮手枪,也就是图片中这种,它是双动式左轮手枪,发射7.62毫米口径弹药,弹巢容量5发,整枪尺寸稍大。

这款手枪并没有被苏军采纳,因为它的整体性能不太够用,子弹在30~40米的距离上有杀伤力,比常规手枪要差得多,并且射击后会发出酒精的气味,作为特种手枪是不可接受的。

这款手枪要是服役,估计弹药能被苏联士兵“喝”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