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笔记》 清 清凉道人述 (十七)
余记 八 这个世间从医的人很多,医术很神的医生也很多,有些侥幸出名的人也不少,我试着记录几条,作诸位以后与人谈笑的资本。 以前绍兴某位名公,携眷到江南任职,经过常州的时候,小妾忽然临产而不能下床,看情形很危急。公让船家到最近的奔牛镇泊舟寻找医生救治,夜半时分船到奔牛镇,仆人赶紧上岸,看见有旅店还未关门,他入店询问店主“这有医生吗?” 店主说“我们这里吕城镇的医生某医术最为精妙,但离这儿有十余里远。” 仆人说“很急的,耽误不得时间。” 店主说“这样啊,对了我家邻居某,也是医生,你往东走经过十多户人家后那家就是。” 仆人依着店主的指示,来到医生家叩门,医生的卧室临街,他正睡觉,听有人敲门,问“谁啊?” 仆人在门口将自己主人夫人临产事说了一遍,医生起床对老婆说“取冷水来洗面,我去去就来。” 仆人在门外听到“取冷水来洗面...”误以为医生说了医治的方法,随即飞奔回船上,对主人说“医生说了,冷水洗面。” 某公如法取来冷水,洗小妾的面,此时小妾正眩晕昏沉,被冷水一刺激,不觉呼出一口气,而后再吸入一口气,霎时子门大开,婴儿顺利出生。 医生到的时候,公紧握住他的手,求他开一剂定产方,拿出重金酬谢。 这位医生,因此名声大噪。 再有位姓童的医生,住在仁和的独山村。某天,谢村有人请他看病,童医生乘船前往。通过诊断,病人得了隔症,心胸饱闷,一吃饭就吐,其实病人肚子很饿,但就是吃不下太多的食物,已经被折磨了一个多月了。 童医生开开膈调胃的药剂医治,病人家属留童医生吃饭,因为酒很好喝,童医生不觉多饮。他将下船时,被风一吹,下船进船舱时酒劲上来,一时行步踉跄。船家一见,急忙说“我刚买了一瓶桐油,放在船舱里,小心,别绊翻了。” 童医生曲身,将桐油瓶拿起,想将它安放在平稳的地方,由于酒醉,童医生手提着桐油瓶,嘴里念叨着“桐油...桐油...”眯着醉眼找安置桐油瓶的地方。送他来的病人家属,忽想起有事问医生,他喊道“童医生,药用何引?”童医生此时意识模糊,随口说了“桐油”,便倒下睡去。 船到对岸,舟人搀扶童医生回家,路上舟人问“人吃了桐油即吐,适合加入药中吗?”童医生知道刚才自己酒醉乱说话了,忙用一些医学名词忽悠舟人,心中想“完了,这病人已经一个月多没怎么吃饭了,再这一大吐,必定元气大散,这...死定了。”越想越怕,想赶回去阻止,可此时过去,也已经来不及了,病人已经服下药了,童医生心想“顺其自然吧。” 第二天,天刚亮,童医生听到有人叩门,心想“完了,病人死了。”他自己不敢应答,让老婆出声,童夫人问“谁啊?” 外面的人说“昨晚病人服完药后,不久便吐出无数浓痰,现在胸膈已开,说想吃粥,特意来请医生再去看看。” 童夫人也是位有心思的人,想“该不会诓我老公去见官吧。”于是回答说“医生已经出门了,你一会儿再来吧。” 病人家属离开后,童医生随即悄悄前往谢村打听,病人果然已经好多了,能吃饭了。既然病人没事,他便大大方方来到病人家中,再开些清理的药,几天后病人痊愈。 病人所得的是积痰于胸膈,用一般的药化不了,刚好桐油能让病人猛吐,这才将胸膈中的痰尽数吐出。之后,童医生成为当地的名医,来看病的人很多。 我好友沈君怀清,身体非常强壮,娶了老婆,还未出过痘,某年他到郡城考试,被当地的痘气感染了,回家时一直发烧,遍体长红色的斑点,请来很多医生医治,但依然低烧,红斑还不消透。 到了梅雨季节,他到市场买来驱秽辟湿的药草,准备在家中燃烧,以祛除潮气,药草就是大黄、苍术、白芷之类的。怀清买祛除潮湿的药的同时也买了治自己的药,回家后将二药放在一处,家人误以为二包药都是怀清平常吃的药,便将它们放一起煎了。 怀清喝下药后,觉得全身燥热,整个人烦闷不堪,全家人很害怕,以为怀清不行了。没多久,怀清身上的红斑裂开,流出紫色的血。血流出后,人便昏沉沉睡下。一觉醒来,怀清的低烧渐渐退了,流血的地方凸起,上因有血浆而结痂,几天后痊愈。 沈怀清的病,医生皆认为是不治之症,这回服下了燥烈的药,因攻火而毒出,才得以医治。但像这类病,医生绝对不敢开燥烈的药,所以往往是病人因误服而出现奇迹。 此事发生在我好友的身上,知道的人不多。 一些坊间流传的名医,很多就是这样被称为名医,有的甚至被称为国手。呜呼!这世上所谓有名声的人,比比皆此类。真才实学的,像卢、扁这样精通医术的,能有几人?我通过考究民间名医,而生此感叹。 九 我家乡洛舍西村有位叫陈凤鸣的人,他和一好友在苏州卧龙寺街几年前开了一家杂货铺。 他的族兄叫鹤鸣,在常熟开绸缎铺。某天,鹤鸣和好友结伴从常熟回家,船行到闾门外的度生桥时,鹤鸣看见凤鸣在岸边行走,于是他让舟人停舟泊岸,大声叫凤鸣。凤鸣停步,见是鹤鸣,走到船边问讯,并邀请大哥到杂货铺吃午饭。鹤鸣因为朋友要赶路,不能久待而推辞。 凤鸣说“那好吧。对了,我有一件绸衫,麻烦大哥帮我带回去。等我下...”说完转身飞奔而去,才一晃的功夫凤鸣拿着一件绸衫过来,鹤鸣心中觉得奇怪问“怎么这么快?” “这衫就在不远处,放那儿等熟人。”凤鸣说完,拱手告别而去。 鹤鸣回家后,与母亲聊天时说到遇到凤鸣这件事,母亲惊讶地说“西村凤鸣吗?他已经在苏州去世了,上个月才将棺材运回来。因为你还未回来,还未往弔,原本想让你明天去一趟。” 鹤鸣一听愕然对母亲说“儿子前几日在度生桥遇到凤鸣,他还给我件绸衫,让我帮忙带回来。怎么可能死了?” 母亲一听觉得不可能,于是把凤鸣的死亡时间以及棺材到西村的日子告诉他。鹤鸣提来行李箱,打开箱子见绸衫叠放里面,母子二人大为惊讶。 第二天鹤鸣携绸衫前往凤鸣家询问,证实凤鸣已经死亡。凤鸣的妻看了看这件绸衫,说“这件绸衫是这里的裁缝做的,他带到苏州去了。”而后,大家检点凤鸣的遗物,果然缺了这件绸衫。 几天后,有人前往苏州,凤鸣家人请他带书信问凤鸣好友这件事,好友写信回复说“凤鸣兄死前,这件绸衫正存在洗衣店浆洗;后来我知道此事,便前往洗衣店查问,洗衣店也找了许久才送来,我正找人顺道寄回家里,十天前绸衫忽然不见了。” 日子合计一下,绸衫失踪的那天正好是鹤鸣遇到凤鸣的那天。大家认为,凤鸣确实很喜欢这件绸衫,即便死后依然显魂找人带回来。 鹤鸣被这件事吓出病,一个月后也死了。 我表姪嵇雯川和陈家是葭莩亲,很清楚这件事,辛亥冬天某日,我们在树德堂闲聊时,他向我说这件事,我回家便记了下来。 十 小说属于敷衍正史,而评话呢,属于敷衍小说;小说有时候一些情节会与正史相同,但评话就如海市蜃楼,完全是凭空架造,比如有《列国》、《东西汉》、《三国》、《隋唐》、《残唐》、《飞龙》、《金枪》、《精忠》、《英烈传》之类的评话。 这些当中有一些真的标异出奇,豁人耳目,举我所听到的评书,可以了知个大概。 我以前在郡城城隍庙那边,见有人在开讲《三国演义》里的葭萌关恒侯战马超。里面说孟起想通过自己的武功擒拿恒侯,可是这一战却与恒侯苦苦打了三个日夜。孟起见无法用武功战胜恒侯,于是诈败,恒侯追赶上来;这时见孟起从马上回身,手中掷出“飞抓罩”。这个“飞抓罩”是有来历的,马孟起是高祖时期新息侯马援的孙子,马援以前靠这个“飞抓罩”辅佐光武定天下。此“飞抓罩”能于百步之内轻易取下敌人的首级。 恒侯忽见一飞抓从天而下,猝不及防,随即大叫出声,下意识举起蛇矛向上阻隔;这时孟起见恒侯的头上有黑气冲天而起,黑气中迅疾飞出一只大鸟,大鸟用翅膀去拍击飞抓,飞抓被拍下堕地,无法收回。孟起大惊,赶紧退兵。之后李恢前来相劝,遂降昭烈。 世俗人们传说恒侯是大鹏金翅鸟降生,这回在紧急的时刻,元神为保命,不得不显现相救。还有传说,恒侯转生到唐朝留姓,就是张睢阳;转生宋朝时留名,就是岳武穆。说岳武穆的母亲生他时,夜里梦见一大鹏飞到屋内,而后生下岳武穆,人们以为这就是证据,这说书的还算是有源有委啊。 之后的某天,我在杭州昭庆寺西廊茶店内喝茶,听到说书的讲《飞龙传》里的陈桥兵变。说宋太祖领兵北伐,夜里在陈桥驿站住宿。他的手下张光远、罗彦瑰等人私下商议要推举他为皇帝。几人的商议,被太祖知道,他大吃一惊,急忙翻墙跑到马廏,骑上九天斑豹马逃走。 太祖骑着马到陈桥时,天上月亮正圆,大地皎洁,看见一位白胡子老头,手握一铁鞭站立在桥上,老头见太祖过来,大声叫道“来的这位,可是赵某人吗?” 太祖回答说“然” 老头说“我叫高行周,我知道您是真命天子,我听从苗训之言,自刎而保全您一家,如今您要逃到哪里去?” 这位行周浑名为高鹞子,而周太祖郭威浑名是郭雀儿,鹞鹰能捕雀。以前郭威与高鹞子交战,每次都输,二人互相视对方为仇敌。之后,郭威登上皇位,打听到宋太祖的父亲宏毅与行周是拜把子的生死兄弟,于是下令将宏毅全家抓入监狱,然后令宋太祖前去找行周,劝他归降,否则拿他的头来见,要是都办不到的话,把你全家杀了。 当时行周正为汉守海平城,宋太祖奉命前来,行周誓不背汉,决定不肯投降郭威。有术士叫苗训,他来劝行周,说你的死能成就天命,也不知道这位苗训如何劝他的,行周自刎而死。太祖持行周的首级来见郭威,周太祖亲自打开装首级的匣子,一打开的瞬间,郭威忽见行周站在他面前,举起铁鞭猛的一下击在他的头上,郭威当场因惊吓而猝死,宏毅全家被释放。现在宋太祖要逃避命运,他所骑的马日行千里,夜奔八百,谁都追不上,因而行周不得不显灵阻止。 太祖任由行周叫唤,骑着马冲上陈桥,行周举起铁鞭打下来,马一见惊跃长嘶,不敢前进;正徘徊间,张光远等人追来了,见宋太祖在桥边徘徊不前。几位冲到跟前,将手中的黄袍披在宋太祖身上,簇拥着而回,行周此时也冉冉入云而去。 这两个故事皆很荒谬,缥缈无根据,但故事性特强,听众很喜欢,因而柳敬亭一派,至今很盛行,没人因为故事荒诞不尊事实而讨厌。 炎炎盛夏,找个靠窗的位置,来壶茶,静听说书者剧谈一回,也是人生一大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