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娜•伊瓦诺夫娜•西佐娃(Alla Ivanovna Sizova)

2023-09-05 17:16 作者:江苏正一  | 我要投稿


俄罗斯芭蕾女首席,以在基洛夫芭蕾舞团的工作而闻名。与娜塔莉亚•玛卡洛娃(Natalia Makarova),阿拉•奥西片科(Alla Osipenko)和伊琳娜•科尔帕科娃(Irina Kolpakova)一起,成为苏联四大超级芭蕾女首席之一,也是鲁道夫•努里耶夫(Rudolph Nureyev)的首选舞伴。



安娜•伊瓦诺夫娜•西佐娃于1939年9月22日出生在莫斯科。她的父母是伊万•西佐夫(Ivan Sizov)和叶卡捷琳娜•西佐夫(katerina Sizov)。她出生后不久,全家就搬到了列宁格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与母亲和妹妹被疏散到乌拉尔,而她的父亲留在列宁格勒。

战后,安娜•西佐娃在瓦冈诺娃芭蕾舞学校学习,师从纳塔莉亚•卡姆科娃(Natalia Kamkova)。她的同学中有鲁道夫•努里耶夫,她与他在学校毕业表演了《海盗》(Le Corsaire)中的“双人舞”,引起了基洛夫芭蕾舞团的注意。两人被基洛夫芭蕾舞团直接招聘为独舞舞者。



1958年,安娜•西佐娃作为独舞演员加入基洛夫芭蕾舞团,不久后成为首席。她在基洛夫剧院的第一个完整角色是《胡桃夹子》中的玛莎。1958-1961年间,她出演了14个主角。她主演了《睡美人》和《吉赛尔》。基洛夫芭蕾舞团认识到她的音乐天赋和脆弱,并让她在伊戈尔•贝尔斯基(Igor Belsky)根据肖斯塔科维奇作曲的《列宁格勒交响曲》同名芭蕾舞剧中担任主角。她是尤里•索洛维约夫(Yuri Solovyov)、谢尔盖•维库洛夫(Sergey Vikulov)、米哈伊尔•巴里什尼科夫(Mikhail Baryshnikov)、鲍里斯•布兰科夫(Boris Blankov)的舞伴。

安娜•西佐娃非凡的跳高和技术技巧使列宁格勒的评论家称她为“飞行的西佐娃”。



尽管安娜•西佐娃和鲁道夫•努里耶夫在舞台上产生了相互好感,并在基洛夫芭蕾舞团的成功合作中得到了体现,但他们在性格上并不适合对方。他们被迫住在芭蕾舞团分的一套公寓(毕业后,国家给了年轻人才一套公寓),但他们把家人带来一起住,作为缓冲。1961年,她在美国和英国的巡回演出引起了轰动,而鲁道夫•努里耶夫滞留巴黎,之后,安娜•西佐娃的家人受到克格勃的严密审问,导致她的母亲精神崩溃。鲁道夫•努里耶夫回到苏联后,西安娜•佐娃拒绝谴责他的行为,尽管她质疑他为什么要离开,在她认为在外国芭蕾舞团演出是次等的。据传,纽列耶夫晚年曾说,西佐娃是唯一能吸引他回到苏联的人。



之后,安娜•西佐娃与新舞伴尤里•索洛维约夫继续她的职业生涯,在1964年,在《睡美人》中饰演奥罗拉公主。

1964-1966年间,西佐娃因演出时摔倒造成的脊柱损伤而接受了广泛的治疗。在20世纪70年代,她与基洛夫芭蕾舞团在伦敦的巡演受到了广泛的期待和赞誉。


安娜•西佐娃最后一次在舞台上亮相是1988年在《肖邦风格》中。然后她在瓦冈诺娃芭蕾舞学校教了三年书。

20世纪70年代初,安娜•西佐娃嫁给了电视制片人米哈伊尔•谢列布伦尼科夫(Mikhail Serebrennikov)。他们有一个儿子伊利亚(Ilya),1974年出生。她丈夫1980年去世。

1988-1991年,她一直在列宁格勒芭蕾舞学校任教。从1991年起,安娜•西佐娃搬到了美国,1991-2004年,在华盛顿基洛夫芭蕾舞学院任教,她的前基洛夫剧院同事奥列格•维诺格拉多夫(Oleg Vinogradov)在此担任艺术总监。西佐娃的儿子于2004年因溺水不幸早逝,此后她回到俄罗斯,过着隐居的生活。

2000年代末,她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2014年11月23日,她因癌症在圣彼得堡去世。

 


A.荣誉和奖项:

1959年,获得维也纳世界青年和学生艺术节芭蕾舞比赛一等奖。

1964年,获得瓦尔纳国院芭蕾舞比赛冠军。

1964年,获得巴黎舞蹈学院的安娜•帕夫洛娃奖。

1966年1月31日,获得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荣誉艺术家。

1972年8月2日,获得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艺术家。

1983年,获得苏联人民艺术家。

 

B.所演出的角色

1961年,《列宁格勒交响曲》中的女孩(肖斯塔科维奇作曲,伊戈尔•贝尔斯基编导)

1970年,《哈姆雷特》中的奥菲莉亚(尼古拉•帕夫洛维奇•切尔文斯基(Nikolay Pavlovich Chervinsky)作曲,斯坦丁•米哈伊洛维奇•谢尔盖耶夫(Konstantin Mikhailovich Sergeyev)

1972年,《魔法王子》(The Enchanted Prince)中的玫瑰公主(布里顿作曲,奥列格•米哈伊洛维奇•维诺格拉多夫(Oleg Mikhailovich Vinogradov)

《胡桃夹子》中的玛莎

《吉赛尔》中的吉赛尔、维丽丝女王

《肖邦风格》

《雪姑娘》普罗科菲耶夫作曲

《飞舞的华尔兹》(Flying Waltz)肖斯塔科维奇作曲,列昂尼德•韦尼亚米诺维奇•雅各布松(Leonid Veniaminovich Yakobson)编导

《睡美人》中的奥罗拉、弗罗琳娜娜公主

《青铜骑士》中的帕拉莎

《冈扎诺的花节》爱德华•赫尔斯特德(Edvard Helsted)作曲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

《帕基塔》中的炫示部舞

《玛基腾卡》(Markitenka)片段,圣-莱昂编导,皮埃尔•拉科泰(Pierre Lacotte)复排

《四人舞》

《唐•吉诃德》中的基特莉

《仙女》中的同名角色

《灰姑娘》中的同名角色

《火鸟》

《在山妖的洞窟中》中的仙女,格里格作曲

《宝石花》中的卡特琳娜

《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中的玛丽亚

《玛基腾卡》(Markitenka)中的六人舞

 

 

 

 

 

 

 

 


安娜•伊瓦诺夫娜•西佐娃(Alla Ivanovna Sizova)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