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蓝航线·火轮船】恩怨来电
书接上回
老刘捡起德文港的电报,邮戳是昨天的。掂掂分量,欸,挺沉的嘿。他眉头一皱啊,估摸着阿贾克斯这家伙能让他把电报钱邮回去,邮费自付。“噫吁嚱!驻外俸禄就没多少。”他用指甲揭开火蜡,把一叠电报纸抽了出来。电报内容如下: 第一页:指责老刘嘲笑她舰装改装考核又没过。(事实上镇远都毕业了阿贾克斯才过,那都1888年了) 第二页:惩罚老刘的措施(PPT与口嗨性质极强),令老刘赞叹不已的是,她居然知道完整的金瓯王朝十大酷刑。 第三页:解释皇家钢铁商人不肯出售他想要的—钢面装甲原因。“我都没有你还想有?” 第四页:表示6英寸炮穿甲能力还不错,没必要给定远装昂贵的8寸短炮。顺便吐槽阿厂6寸炮质量。对于第四页的内容老刘是赞同的,他曾经亲眼看过一个炮组被送上了天,至今他还心有余悸。 最后,果然阿贾克斯向他讨要电报费。他这么一算,乱七八糟加起来20英镑。嘿,给他气的,那时候一个教师年薪也就60英镑,“完了,穷了。”他念叨着。 至于第一封电报他看都没看是什么原因?诸位看官看了电报谁来的就知道了:丁雨亭丁先达老提督啊(也不老,45岁),既生丁何生刘啊! 1876年12月,东煌海岱行省东部沿海,柳翁岛。 邓永昌,那时候还年轻的邓军门,意气风发,站在石码头上,身后是120名头戴青色头巾手执温彻斯特步枪的士兵。他正要迎接新成立的北洋舰队的主官,陆军出身的记名提督丁先达。迎接队伍仅此而已,还有几位将领不知去了哪里。只有那些将领自己知道他们在黄岛炮台,他们的领班—刘子湘和石码头的邓永昌一样,盯着柳翁北口航道。 柳翁岛的导航台升起一串信号旗,2小时后,一声汽笛声传来。又过了一个小时,邓大人在北边海岬上看到了一丝黑烟。再过了半个小时那丝黑烟的主人才从地平线上冒出头。送丁军门走马上任的舰原来是镇安,伏波家的六妹,向北口水道而来。 镇安的桅杆上风帆已经卷起,烟囱中冒出的煤烟愈发淡了起来,说明她把轮机收到了慢车位。她现在完全靠着惯性滑进北口,滑到石码头。岸上的水兵用抛缆枪将缆绳抛了上去,接缆绳的是个身手敏捷的像杂技演员的姑娘,而在她身后好奇的看的中年男子则是丁军门(据他自己说当时他大脑里疯狂循环“海上铁骑,当代杨门”这句话,后来他干脆在海军公所帅厅虎皮帅椅边上柱子上刻了这八个字)。 跳板搭好,丁军门走下跳板。看到“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码头,他当即明白怎么了:他在津卫接受任命时就听说舰队里对于他是绝对不服的,为了树立威信,他冲邓大人下达了命令:“听令!明日五更点卯,检阅部队。”邓大人单膝跪地,很有精神地回道:“得令!” “开放!”远处黄岛炮台鸣炮12响。丁先达与刘子湘二人隔空对视的那一刻,我们的故事也正式开始了。 “明明我先到的,提督应当是我。几道也被逼走了,不知道他在水师学堂怎么样。”刘子湘心不在焉看着电报纸上丁对定远级工程款的询问,嘴里低声感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