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画,论境界分

2023-03-14 16:03 作者:司马直白  | 我要投稿

画宁可失之高,不可失之冗;宁可失之生,不可失之熟。 生有救,熟不可医矣。熟近俗。俗,诗画之大病也。 唯恐有图,是谓能画。I] 用巧不如用拙,用巧一目了了,用拙玩味不穷。 乱求理,整见才,细须文,豪有法。 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吾于画 亦云,画之神理全在虚处淡处。 【注释】 [1] 此语大意可能来自唐人张彦远,语:“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 [2]幅:车轮中凑集于中心毂上的直木。毂:音谷,可为车代称。 毂指围在车轴头上的圆圈,辐的一端在毂上生根,另一端安在轮的外 圈上。 [3]黄宾虹说:“作画如下棋,需善于做活眼,活眼多棋即取胜。 所谓活眼即画中之虚也。”“古人画诀有‘实处易,虚处难’六字秘诀。 老子言‘知白守黑’,虚处非先从实处极力不可,否则无由入门。”可 参阅。 【语译大意】 画宁可因格调高而不为人们所知,不可失败在废笔太多上;线 条墨块生不可怕,就怕画得太熟,用笔从纸上滑过。生可以提高, 熟难以挽救。熟和俗气相接近。俗气是诗画的大毛病。 写云山者叫画,山水兼人物的叫图。没有创作冲动不画,冲动 不可遏止才画。唯恐无冲动而画得太多,方是能画的人。 以画得巧妙见长,不如画得老拙。画得巧一眼被人看穿;人画 俱老,返老还童有稚拙之美,其味无穷,不怕欣赏者反复看。 线条可以形乱神不乱,乱得合理;画得完整,方见才华;作画 细致,需要有文学意境,方不流于琐碎;用笔豪放,不失法度。 老子说过,三十根车辐集中在轴外围的毂木上,不是所有的辐 木都同时落地,承担重量仅是一部分,其余未负重部分决不是多余 的,否则轮子转动不了。我认为作画也是这样,画的神气理法都在 虚处淡处。画的虚处淡处貌似多余,实则不可缺少。

中国画,论境界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