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罗威兰德琐事集】一·钢与火交织之地

2023-06-19 08:00 作者:狐與豐收歲  | 我要投稿

洛汉曾是一个共和国。

北部的矿山与森林,是开启工业的钥匙。南部广阔且肥沃的平原,纵横交错的河流,是农业完美的基石。开明的共和政府为国家建立起了完整的工农业体系,让洛汉共和国从世界西北角崛起。

只是,黄金时代的繁荣会掩盖危机。

格里历1855年,一名落选的执政候选人心有不甘,密谋联合了一批失意但略有地位的军官,渴望开拓更大市场的军火商们一起,发动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政变,在元旦日这天,将旧政府颠覆,史称“新年政变”。
军政府的新政,使庞大的工厂覆盖了良田,农民被迫成为了工人,饥荒也接踵而至。无数人只能加入军队谋求生计。
士兵越来越多,分走了大量的资源,洛汉政府不得不把用于外销的武器,装备给这些无所事事的士兵们,却从而拥有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 

黄金时代因此戛然而止,洛汉的经济随之崩溃。
军政府别无他法,只能将矛头对准他人,扩张时代就此开幕。

1875年,洛汉终于亮出了它的獠牙。
同年,洛汉北方的埃尔文共和国军队放下武器,宣布投降。
1876年,南方的马科联邦,在洛汉庞大军队的冲击下,国力疲敝,在苦苦支撑两年后,在1878年,联邦解散,全员并入洛汉军政体。
夹在洛汉以西,施耐尔以东的比斯利亚,在马科联邦陷落时,通过全民公投,并入施耐尔王国,在施耐尔的庇护之下暂渡难关。
然而,放下武器人们没有得到敌人的宽恕和优待。
军政府的残暴政策,让本应自由平等的人们成为了奴隶,被迫在工厂中日夜不停地制造武器。
政变后的既得利益者们成为了贵族,股票成为他们的资本,纸醉金迷、花天酒地。
而工厂里的平民却要为了一块面包牺牲自己的生活与健康。
军政府用罗马式的荣誉体系稳固庞大的军队,士兵为了晋升放弃人性,变成嗜血的怪物。
前政府为赞颂科技发展的雕像,被醉酒嬉闹的军士用大炮轰碎。
医院变成了富人的疗养所,穷人只能在家中被疾病折磨。
黄金时代的平等与骄傲,一去不返。

埃尔文的一位先知预言:洛汉所放弃的,将成为他人杀死洛汉的利剑。

也许是本就强盛的施耐尔与比斯利亚合并,给洛汉带来了不小的威慑。
也许是吞并了两个国家的洛汉,需要时间消化庞大的国土与丰富的资源,二十年平安无事。
二十年的休战也让疲惫的守望者有所懈怠。曾经的比斯利亚与施耐尔已然融为一体。站在高塔上夜以继日警戒东方的哨兵,也开始有意无意望向别处。
但贪婪者永不知足,财富与资源消耗殆尽之日,那张深渊巨口,会再次张开,索求比以往更多的养分。
从1901年开始,施耐尔国王敏锐的察觉到,洛汉越来越不安分,频繁的部队调动,边境上的越来越多的“安防部队”。

浩劫将至,唯有持剑者可御灾厄。

一位游学者在同年回到了施耐尔王国,她走进王宫,为国王献上厚重的文书。一周后,一份崭新的法案公诸于世。
施耐尔王国的剑就此砥上砂轮。
平民与普通知识分子走进内阁,更新法律与政策。
高等学院,议会,工厂乃至军队,为女性们敞开了大门。
染尘的钢铁被熔炼,崭新的机器在工厂轰鸣,先进的武器提上列装日程。

只是意外往往比准备来的更快。
1906年夏,在不少施耐尔军官仍在享受暑期假日时,洛汉人不宣而战,一支部队浩浩荡荡的越过边境线,准备不足,缺少指挥力量的施耐尔人节节败退,洛汉军队每天都能推进十几公里,似乎已经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他们的脚步。

但很快,预言成真,洛汉人所放弃的事物,成为了阿喀琉斯之踵。
汽车在洛汉,是贵族们的玩具,哪怕是在军队,也是只有军官才能享受的高级座驾。而在普通士兵当中,最常见的运输工具只有马车,即便是卡车也少之又少。
随着战线推进,低效的运输方式,让前线部队的弹药与粮草短缺,连绷带都要拆下来用盐水煮过后反复利用。
恶劣的补给条件让恶狼举步维艰,施耐尔军队用几次成功的反击让战线稳固在了威尔顿市郊。施耐尔人建立起了坚固的防线,让侵略者撞得头破血流,即便施耐尔王国古老雄伟的首都屹立于面前,却不能踏足半步。
双方在威尔顿的市郊僵持不下。

捍卫祖国的人无法被打败,相反,靠着技术革新与坚实的防线,施耐尔向洛汉展示了自己的强大。

工厂日夜不休的生产着新式装备,一辆辆卡车开进威尔顿市区的前线阵地,为士兵分发更精准、更高效的李式步枪,大口径榴弹炮代替了纸壳弹的后膛炮。小口径的步兵炮和野战炮被推进阵地,用凶猛的平射火力为自家的补兵提供掩护。

皇家工兵队日夜不休,用双手将威尔顿变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钢筋混凝土代替了脆弱的木头,用沙袋和水泥固守阵地,不管是子弹还是炮弹,都被这些坚实的盾牌挡了下来。
工兵队也没有止步于此,他们在城池内部布设了极其复杂的地道和防线,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可能的袭击和突破。

枪声和爆炸声交织成一片悲惨而恐怖的交响乐。
马克沁机关枪恶毒的口舌,让冲锋的洛汉步兵胆寒。
精准的步兵炮和迫击炮,为施耐尔的士兵提供了可靠的近距离支援。
胆敢进犯的洛汉人,在顷刻间就会破碎成残渣。
即便是踏上目光所及的土地,将战友的尸体安葬,都成了的奢望。
简单的墓碑和十字架布满了阵地间的无人区。

两年间,三分之一的国土沦陷,然而侵略者的铁蹄,止步在了威尔顿。
一张外国报纸将这座城市冠为“不灭明珠”。


【罗威兰德琐事集】一·钢与火交织之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