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第一套车载导航系统,长这样…


今天的视频小助手比较长,所以就做在了专栏里面咯。

关于世界上第一套车载导航系统,被认为是上世纪30年代推出的“Iter Avto”,你可以简单地将它理解成一个与车速表联动的自动卷轴器。使用方法也很简单,驾驶者只需要将定制的卷轴地图塞到这个卷轴器里面,启动车辆,地图就会根据车速滚动显示。

Electro Gyrocator的整个开发过程是比较艰辛的,1976年开始一直拖到1981年初,他们才进行最终测试,当时的本田R&D社长久米是志对开发人员说,如果这个导航能把准确地把我送回家,那就可以商品化,最终,技术人员开着装备了Electro Gyrocator的试验车,试着把久米从铃鹿送回东京,路程长达400km,这其实也是Electro Gyrocator首次进行如此长距离的测试,最终……
“久米桑你家是不是在这附近呀?”
久米桑沉默了一会儿…
“好啊,很好啊!我家就在那边捏!”
在Electro Gyrocator之后,本田就意识到纸质地图的局限性并找到合作商共同研发数字地图的方案(以光碟作为储存媒介),后来合作商将注意力放到了微缩胶片实体地图上,使得数字地图的研发遭搁置。一直到1984年才重新恢复研发,因为整个数字化工程的开发进度极为缓慢,这段期间,本田依然将实体地图作为研发重点。

一来一回使得本田研发数字地图的工作更为滞后,一直到1987年,本田的数字地图导航系统才再次提上日程,为了加快推出的速度,最终本田的数字系统仅保留了主要道路的导航功能(关于本田到底在什么时候开放光碟的专利,羊就没有找到更详细的资料了),最终,这套系统在1990年出现在Legend上。

在Electro Gyrocator的同期,别的厂商可搞不出本田这种创举,那么他们能拿出什么东西呢?以技术日产为例,他们在当时的R30 SKYLINE中,提供了一个叫做Drive Guide System的东西作为选配,这套系统带有一个采用地磁感应原理的方位传感器。大概的用法是,在开车前你需要输入到目的地的距离以及方位,然后在你行驶的时候,仪表盘会显示剩余里程“进度条”,以及目的地大致的方位。同期,丰田也有类似的配置,装备在Celica XX上。


首套能够将导航标识方向设置成与车头方向保持一致(始终向上)的导航系统,搭载在初代日产Cima(1989)上。

视频里面未有提及的另一个小细节:其实在1986年,丰田就已经推出了Electro Multi Vision System(注意这比之后的EMV多了个System),这套搭载在Soarer上的系统,可以用来显示高速公路的地图,但没有导航功能。地图的储存媒介未为ROM卡带(没有找到图)。顺带一提,这张卡带的B面是高速公路地图,A面则是车辆使用说明书。

关于Cosmo那套整合在CCS中的GPSS。80年代,三菱电机技术人员意识到,GPS在南极探索中起到了一些作用,便想着能不能把这种技术也运用在车载导航当中,但是,在地图数据电子化的问题上,三菱电机遇到了一些难题,刚好,他们找到了当时正在推动住宅地图(可简单理解成更精细的地图)数据化的ZENRIN,一同去捣鼓这件事。最终才有了可以通过光盘扩展地图信息的GPSS。

ZENRIN与三菱电机的合作,最终也促成了ナビ研フォーマット——导航研究会规格化地图数据库的诞生。简单来说,这是一个最基础,有着统一规格的地图数据库,后续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光盘导入额外的数据,以充实车载导航地图的内容。实际上,在ZENRIN以及三菱的推动下,ナビ研(导航研究会)在1986年就开始活动了,并吸引了日本国内40家公司参加。

其实在Cosmo诞生(1990年4月)两个月后,日本史上第一套公开销售的GPS导航系统也正式对外发布,它的名字是AVIC-1,属于先锋旗下的Carrozzeria产品线。虽然马自达和先锋都宣称自己是“历史上首款”,但这两者的定义上是存在差异的,CCS算是汽车厂商官方推出的车载导航(有标配有Option),而先锋算是非汽车厂商的第三方。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