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 智慧建造 山西路桥匠心打造新疆首座游牧式“智慧梁场”
山西路桥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仑台公路项目第NBTZ-8标段主线设置桥梁8600米/20座,其中大桥 8513米/19 座,中桥 87米/1 座;预制T梁共计3785片,其中20米T梁2860片,30米T梁715片,40米T梁210片。
面对施工周期长、作业面广、预制T梁需求量大、施工工序繁多等难点,项目部锚定“标准化、工厂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梁场建设目标,应用物联网+、BIM及信息化等技术,围绕“人、机、料、法、环”管理五要素,革新工法工艺、规范生产流程,匠心打造智慧梁场。
智慧梁场位于K487+300右侧300m处,长466米,宽30米,占地面积20.97亩。主要承担查汗努尔1号大桥-乌兰1号大桥715片30米T梁生产任务。智慧梁场生产区域划分为横移区、浇筑区、蒸养区、张拉+横移区;设置混凝土运输、布料系统、智能液压模板系统、移动台座及控制系统、智能蒸养系统、横移摆渡系统、中央数据监控系统。
项目采用智能化建设智慧梁场,利用先进设备生物蒸汽发生器和制智能控制系统克服新疆自然条件的困难,努力完成所需要的产品梁制梁要求。通过应用自主研发高温蒸养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控制系统,使箱梁养生期由7天缩减为22个小时以内,效率增三倍,出场梁板强度合格率100%。每天3吨左右的梁板蒸养燃料均采用环保型生物质颗粒,无废料尾气排放,养生用水循环使用,无施工废水排放,将生态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
精心组织 标准建设
项目部牢固树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全体参建员工的精品意识和创优意识。面对地质条件复杂、冬季寒冷漫长、高寒缺氧等不利条件,项目部超前谋划、严密部署。根据项目工程实际需求,合理利用驻地地形地貌,确定将线路里程主线K487+300右侧300m处作为梁场的建址区,为智慧梁场建设打通了“生命通道”,同时项目部领导班子及工程技术人员集思广益,借鉴以往预制梁场的建设经验,反复研究、深度策划,最终采用湖南五新机、电、液一体化综合技术,全面推行自动化、智能化、工厂化及装配化的建设理念,打造了模板自动化、钢筋部品化及混凝土生产智能化的先进智慧梁场。
党建引领 攻坚克难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铸就一座堡垒,山西路桥那巴八标党支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有机结合,以项目现场党建工作为抓手,护航那巴项目快速推进。项目部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技术创新领导小组,对智慧梁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开展技术攻关,创新生产工艺;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突出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攻坚克难、优化方案,让“智慧工地”从构想变为现实,以项目化的方式解决了施工难题。
科技引领 提质增效
智慧梁场建设统一管理平台,实现工厂化生产、智能化管控、信息化决策;对下辖项目梁场的施工体系、生产过程、质量信息等进行统一管理,促进梁场生产标准化与规范化,缩短施工工期、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为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实现了工程建设信息实时采集、互通共享、工作协同、决策分析、风险预控等功能的数字化施工管理,打造了新疆首座“游牧式”智慧梁场。
项目部将进一步提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一以贯之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铸造新时代品质工程,以“现代化”工程建设为抓手,在施工过程中,大力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全面提升项目智慧建造水平,促进工程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全力打造那巴高速智慧工地建设示范项目,助力那巴高速、山西路桥集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在西北边疆打响“山西路桥”品牌,为山西路桥开拓新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再建新功。
注: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