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春回大地,脚气来犯,解决这种抠脚尴尬,没你想的那么难,点开你就会了。

2023-03-08 08:49 作者:足仙堂  | 我要投稿

一提到“脚气”,许多人的反应都是:小毛病而已。得了脚气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拿它没办法。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皮肤问题,从流行病学上主要呈现三个特点: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和易感率高。

在我国,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人罹患足病,成年人的发病比例更是高达75%,超过60%的足病为真菌感染,其中足癣(俗称脚气)的发病率是45.2%,甲真菌病(俗称灰指甲)占到15.5%,是发病率最高的足病。

1

脚气

脚气和“脚气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脚气病学名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病,是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之一。脚气,学名足癣,俗名香港脚,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脚气并不是指脚部发出臭秽的气味,而是指由于真菌感染所致的脚部糜烂、水疱、鳞屑角化等症状。如果你经常穿很紧又不透气的鞋子;汗脚容易出汗,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指甲或皮肤受伤;有手癣;家人中有人有灰指甲、手足癣,那你得脚气的概率要比别人大很多。

2

脚气的检测

倘若想做具体、科学的判断,可以做一下真菌镜检。脚气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癣,主要感染真菌为皮肤癣菌、酵母菌及一些霉菌,属于浅部真菌感染问题的一种。

如果无法判断自己有没有脚气、或者说没有足够的依据,担心与汗疱疹、湿疹等混淆,也可以尝试做真菌镜检观察。

真菌镜检下,如果发现了菌丝、孢子,再结合具体的皮损状况,就可以判定为脚气。

常见的真菌镜检办法:

①直接镜检

刮取部分皮屑,放置于载玻片上,加20%KOH一滴溶解一段时间后观察,镜下见菌丝及孢子者为阳性。

②荧光染色法

取皮屑制作成标本,后向标本滴加一滴染色液,停滞一段时间,盖上盖玻片,使用棉签或纸巾压片吸去多余液体,荧光显微镜下见分隔、分叉的菌丝及孢子为阳性。

3

真菌的传染性

确定是脚气,需要及时规避它的传染性。

脚气的传染性非常强,很多人的脚气都是被传染所致。其中以宿舍传染、家庭成员间的传染最为常见,引起脚气的真菌可以直接也可以间接传染给其他人。

①直接传染方面

人体皮肤间的直接接触,可以让皮肤癣菌快速接种实现传染。

或者个人经常用手扣脚、也可能自发传染,如脚气传染引起手癣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其他方面的传染问题还有体癣、股癣等,对于经常扣脚的人而言,手部皮肤是感染真菌的主要传播媒介。

②间接传染方面

物品的共用是间接传染的主要途径,如拖鞋、毛巾、洗脚盆等。

这些常用物品上面都可能携带有感染真菌,造成真菌传染。

所以在处理脚气的时候,一定要注重生活物品的单独使用,清洁除菌,避免发生传染情况。

4

脚气的危害

如果一旦确认感染了脚气,不能听之任之,脚气有一个很强的特性,就是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①脚气可以传染给身边的人,特别是家里有小孩老人,会导致家人与朋友之间的相互传染。

②同为真菌感染,脚气很容易引起灰指甲,体癣等其他皮肤癣病,严重时可以引起细菌感染,比如丹毒和蜂窝组织炎症等感染。

③常年脚气很容易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脚气会有异常瘙痒的症状,这种症状在发作时是比较痛苦的。

④引起感染者产生自卑心理,导致情绪抑郁,比如去亲戚朋友家做客,需要换鞋的时候一股恶臭味传来,会很尴尬。或是公共场所也会有同样的尴尬。

5

脚气的类型

基本可分为水疱型、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但往往也会有这几种类型可以同时存在。

水疱型

多发于足弓和趾侧,表现为群集或散在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疱,如粟粒大小,疱壁一般比较厚,破溃或吸收后有少许鳞屑;自觉瘙痒明显,常因搔抓或自行用针挑水疱而继发感染。

糜烂型

多发生于趾间,尤以第三、四趾间最常见;表现为局部表皮湿润,浸渍发白,自觉剧痒;常因搔抓摩擦,表皮破损剥落而露出潮红的糜烂面,此时则瘙痒并有灼热疼痛感,分泌物有特殊臭味;本型也容易因搔抓而继发感染;糜烂型脚气占脚气患者的80%以上,此类型常见于多汗者。

鳞屑角化型

多发生于足底、足缘;表现为角化过度,干燥,粗糙,脱屑,基底淡红;自觉微痒或不痒;冬季则皲裂疼痛;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癒。

6

足癣为什么容易复发?

1、真菌本身的特性

真菌的存活时间较长,导致足癣的真菌常常很难被杀灭。在零下6度左右的环境里还能长期存活;在 120度的高温中,10分钟内不会死亡;在脱离活体的毛发、指甲、趾甲、皮屑中,真菌毒性还能保持一年左右。

2、治疗疗程不规范

很多患者使用抗真菌治疗,当症状稍有好转就停止用药。其实即使症状消失了,真菌也没有被彻底杀灭,过一段时间又会卷土重来。有数据显示,90%的足癣患者选择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但55%的患者使用外用药物坚持不到1周。足癣的治疗一般疗程需要4周,在痒感消失后还应继续使用1-2周。

3、生活或用药习惯不规范

不能彻底杀灭足癣真菌。足癣很容易相互感染,生活中要注意鞋袜及个人用品不要混穿混用混洗。治疗期间,不仅要对患病部位用药,同时对鞋袜等也要进行灭菌操作。

4、选择治疗用药不规范

单纯激素药膏,虽然可以暂时止痒,但真菌不能被杀灭,反而会更加猖獗,还会干扰甚至阻止局部免疫反应,甚至诱发其他皮肤病。

7

脚气治疗方法

一、民间土方法

感染者用食用白醋进行泡脚,或者用风油精、牙膏涂抹感染处。这些土方法处理脚气,只能起到一定止痒效果,皮肤真皮层中的真菌仍会残留,之后很有可能复发。

二、口服药物

这种方法是指口服某些特定药物,通过人体血液循环,让药物灭菌成分到达感染处实现灭菌的处理方法。在处理过程中,药物中的抗菌成分需要肝脏、肾脏进行代谢,会增加肝肾的负担,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体内的真菌会对这些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效果也会逐渐下降。

三、外部涂抹药物

1、根据不同的病症类型选择适合的药品

①水疱型脚气可选择无刺激性的溶液或乳膏剂型;

②浸渍糜烂型脚气可先用温和的糊剂或粉剂,使得局部收敛干燥,之后再用乳膏等其他剂型;

③鳞屑角化型脚气可选择乳膏、软膏等剂型。

要正确使用抗真菌药物,一般情况下,外用药膏涂抹4周至6周,涂药要超过皮损的范围,整个脚掌都需要涂药,而不只是在脚上瘙痒的部分。因为其他地方很可能也感染了,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2、浸泡法

让脚部皮肤充分融入药物中进行浸泡,这样可以起到全面除菌的作用,不仅能清除皮肤表面上的真菌,还能清除皮肤真皮层的真菌。

3、鞋袜除菌

除了清除皮肤上的真菌,还要破坏真菌的生存环境,因为真菌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脚上,也附着在我们的鞋袜上,所以要用抑菌喷剂对鞋袜进行除菌,破坏生存的环境。


春回大地,脚气来犯,解决这种抠脚尴尬,没你想的那么难,点开你就会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