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trongart教授:文明国家的自由为什么会带有贬义

2019-08-20 13:26 作者:Strongart教授  | 我要投稿

   有不少的中国人,特别是那些体制内的人,都希望能够得到自由,向往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似乎认为这是至高无上的:若为自由故,(生命和爱情)两者皆可抛!只可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谁要是说遵守规则才是自由,他便自豪于自己的清醒:又有人想要忽悠了啊~

    然而,个人感觉老外对自由的评价似乎没那么高,自由的英文就是free,还有个意思就是免费的,比便宜的(cheap)还要廉价一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文明国家里,人似乎是从一开始就是比较自由,孩子们大都很喜欢去学校玩。自由的人想要充分发展,自然就需要相互合作,共同遵守一定的社会契约,建立相应的社会组织,免费的自由反而是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马克思把人类历史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人对人依赖,第二个阶段主要是人对物的依赖,第三个阶段是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中国人传统伦理比较深重,恐怕还没有摆脱第一个阶段的影响,有大量的人在社会体制内向往着绝对自由,基本上只是一个抽象的信仰。文明国家里的人,特别是生活在象牙塔里面的,大都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此时自由就像是呼吸的空气一般,但这只是一个基础而已,免费的自由(free freedom)反而是意味着没什么发展没人要的。

    从数学模型上看,自由的代数对象是一个抽象物,但其关系确实相对平凡的。这里我们以群为例,中国人还处在具体群的层次上,似乎是把抽象群都当成了自由群(free group),只是想要摆脱具体对象的束缚,结果却把其中的结构也一起扔掉了。文明国家的人基本上进入了抽象群论,群的结构关系自然也都是抽象的,自由群对他们而言相对平凡,只是一个讨论问题的大背景,他们更希望看到由抽象关系所生成的有意思的群。

    当然,这里对田园牧歌式自由的向往,并不是仅仅是中国人的专利,偶尔也会有老外要进这个坑,比如说有个叫海德格尔的哲学家,前半生在纳粹的体制内混得风生水起,后来发现情况不对急流勇退,年老后的理想就是“诗意的栖居”,希望能够回到这种空洞而又免费的自由状态。

 

    思考题:请仿照本文的基本思路,分析一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问题。


Strongart教授:文明国家的自由为什么会带有贬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