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陀螺P7实战项目组—【用户增长 + 策略】项目组介绍

魔幻陀螺的 P7实战项目组相信大家都有了解过,今天我们来详细看看【用户增长+策略】项目组👇👇👇

01 项目介绍
随着现在互联网市场获客越来越难、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等等原因,相信大家对 “增长对各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了”,这个观点是认可的。
而魔幻陀螺的用户增长项目组,主要围绕「用户增长+策略」的话题展开····
可能我说到增长,大家可能会觉得增长是做一场裂变邀请的活动,以老带新的方式,获取新用户;是做一次新客户活动,拉动更多的新用户;是优化产品的某个关键流程,提高用户的转化率……
那这些增长动作的背后,有没有一个底层逻辑呢?
当然是有的,用户增长的底层逻辑,我们可以总结为【精细化】和【规模化】。
精细化是利用用户标签、用户画像、用户触达、内容分层等等方式,将存量用户更多的转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规模化是基于上面相对已经较成熟的经营模式,把相同的业务、类同的用户 以同样的模式快速复刻,获取更多的业务增长。
当然,精细化和规模化只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实现增长飞轮。
而做这些的保障除了人和团队的方面,离不开底层数据支撑、数据具体可以呈现在增长大盘的数据、增长策略的效果以及增长的异常情况分析。
而我们项目组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搭建这么一个相对通用的【自动营销增长中台】,具体包括可落地的增长策略;可支撑精细化和规模化的基建,比如用户标签、用户画像、用户精细化触达、用户精细化活动营销、内容精细化分层;以及底层数据基建等。
主要培养大家对行业、具体业务的增长闭环思维和方法。让大家脱离方法论,具备能够针对不同的实际业务场景的增长问题,有思路、有方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02 你产品经理的学习、跳槽、晋升··· 是否遇到以下问题?
1)打算入门/转行产品经理但不知道怎么有效学习
2)看了很多书、听了很久的课程却发现都是基础理论,找工作还是需要有项目经验,自己很难拿到产品 offer
3)自己对着现有公司或其他业务,梳理了原型和架构,以为自己做了项目,但是只存在表面,对需求和业务的理解深度远远不够
4)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但是没有系统的方向晋升。
5)不会梳理简历的项目价值,写的简历大部分都是套话,没有核心亮点,不能突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6)投简历的方法有问题,投了一两个月简历,面试邀约很少,大部分都石沉大海了
7)面试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不知道怎么准备,导致浪费了很多面试机会
8)面试中没有面试技巧,不能站在面试官的角度回答问题,面试屡屡被挂
03 项目优势
1)采用 6~8 人小班制的教学,老师可以照顾到每个学员,严格完成每个学员的项目细节评审,拒绝囫囵吞枣、形式化、概念化。
2)以教育行业增长项目为例,串插到各个行业的业务场景中,系统了解用户生命周期全流程增长链路,把理论落地到实际项目中,从听不懂、学不会、捋不清到能落地。
3)用现有大厂已成型 3 、5 年的项目,通过细节拆解的方式,系统搭建智能营销体系(包括活动中台、触达中台、用户画像中台、内容中台、数据可视化等等)
4)全程训练项目组成员的增长底层逻辑认知、增长模型认知、用户运营方法、以及个人成长方法
5)基于AARRR模型的用户增长+策略,未来可适用到C端|B端的各个行业,普适性广
04 项目主要做什么
项目主要任务是基于某大厂教育业务为案例,详细拆解前面介绍里面说到的【智能化的营销增长中台】
项目组 6~8 个伙伴,会以任务分配的方式,大家配合完成这个各行业通用的、智能化的、自动化的增长中台
具体任务包括不限于用户自增长策略、运营活动中台、用户自动营销触达系统、用户标签/用户画像/用户分群体系、自动营销商品管理系统、内容管理/分层系统、数据统计、数据可视化管理系统,我们一个一个来看细节。
1)用户自增长策略
业务需要用户增量时,除了外部广告投放外,通常会利用现有存量用户进行内增长策略,内增长策略包括不限于活动营销、活动裂变、低价拼团、用户激励体等等,我们要做的就是从里面选取 1~2 个方向,把具体的策略做出来。
比如我们要做一个活动裂变的策略,具体策略细节包括一场活动的活动广告位(活动入口)、活动设计流程、活动主页展示内容、活动分享路径、活动奖励商品、邀请进度、礼品发放;以及活动的迭代策略和结束复盘方向。
2)运营活动中台
在业务需要开展营销活动的时,通常活动负责人除了设计活动全链路的策略之外,还要有可支持负责人去开展活动的系统。
系统支持:
活动素材管理(活动海报、落地页、推广文案···);
活动管理(活动的新增、审核、和复用···);
类型管理(转介绍、拼团、抽奖);
规则管理
数据管理
……
总之是搭建一个完整的可支持自动营销的活动中台。
3)用户自动营销触达系统
通常业务、运营、产品人员需要自发触达用户时,为保证触达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需要把触达系统化。
而触达系统就包含素材、渠道、对象、场景、目标。
素材 (展示内容+承接方式,展示内容包含图片、文字,承接方式又有链接、落地页···);
渠道 (公众号、短信、语音外呼、APP push、企业微信···);
对象 (目标用户人群、人群包、用户标签···);
场景 (定时-单次、定时-重复、触发型-完成 A、触发型-完成 A 未完成 B));
目标 (拉新、激活、留存、召回、促转化)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在什么场景下,给哪类用户,通过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或场景下,触达什么内容,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4)用户画像/用户标签/用户分群体系
画像是用来描述一个典型用户的综合特征;标签是为了更好的区分和分类用户而制定的识别标志;分群则是把同类型的用户利用标签的识别规则组合到一起。
这些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用户的特征和行为通过这些手段的这使用,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提高营销效率。
而具体通常我们会通过基础信息(性别、年龄、职业、城市、学历·····)+ 行为信息(出游偏好、购物偏好、搜索行为、兴趣偏好······)来具体实现

5)自动营销商品管理系统
通常业务人员、运营人员及产品经理需要自发活动时,活动设计时活动相关的奖励的物资(实物商品、电子商品、代金券、优惠券等)管理混乱、故公司决定搭建物资管理中台,统一管理公司资产、统一发货,系统包含商品的统一管理,增删改查,以及物流的发货、状态等
6)内容管理/分层系统
系统包含内容的统一管理,增删改查,以及物流的发货、状态等,支持内容的生产(生产内容的对象、场景、具体内容、审核、分享······)和支持内容的推荐(内容的标签管理、内容的推荐策略、内容的推荐方式······)
7)底层数据基建(可视化)
通常公司领导层或者活动运营人员需要查看的运营数据情况,查看公司的获客、流程及营收等相关数据,方便检测用户行为价值从而赋能公司商业价值。而且基于数据,可以明确的了解当前情况下用户增长受阻的主要矛盾:是流程转化问题、还是曝光问题、还是产品本身问题。
以上就是增长项目组,主要做的任务和需求。通过理论+实战的结合,让大家掌握用户增长的底层运营逻辑,并且能运用到未来的实际工作中。
05 项目未来发展怎么样
发展完美从赛道、薪资和3个方面去说。
1:赛道
增长适合各个行业,行业离不开增长,公司离不开增长,业务离不开增长。所以对每个企业来说,增长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话题,故项目组毕业学员未来就业的选择相对较多,覆盖面也比较广
另外「增长」不仅仅只是针对企业的话题,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增长,大到一个国家的走向,一个公司的兴衰,小到我们自己开一家快餐店,运营一个自媒体账号,再到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个人成长,我们自己的人生规划,每个阶段的目标,试错成本,人生第二曲线等等, 所以只要知道增长的底层逻辑,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可以用增长思维去解决
2:薪资和招聘需求


图片BOSS 增长岗位招聘需求
从图中可以看出,增长产品的薪资相对较高(大多数都是 15~55 不等)
招聘需求也是相对较多(企业现在对增长岗位的招聘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大厂公司)
3:适配度
增长项目组所做的用户标签、用户激励体系、用户激活、留存、召回………这些都是各个公司用户运营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从适配度角度来说,增长产品更 “硬核” 相对比其他功能型和工具型产品来说机会更多一点
06 项目组同学部分产出物
01:打卡记录
增长项目组的伙伴从项目组开班开始,每天会进行个人成长打卡,(内容包含平时思考、读书笔记、工作复盘等等),打卡考勤基本都是全勤哦,所以说增长项目组除了项目的课程之外,有一群可爱的伙伴陪你一起进步!

02:成长打卡
下面摘抄了大家日常打卡中的部分内容,可以看出,其实每天大家的打卡,单独拿出来,都是一个满满的干货。
增长小组的宗旨一直是在玩的过程中学,所以也特别适合想学习,但是没有伙伴的朋友,这里有你的“学习搭子”,一帮有趣的人,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

增长项目组同学伙伴打卡截图 1

增长项目组同学伙伴打卡内容截图 2

增长项目组同学伙伴打卡内容截图 3

增长项目组同学伙伴打卡内容截图 4

增长项目组同学伙伴打卡内容截图 5

03:分析报告
报告产出分为【行业分析】+【竞品分析】两大类。截图为部分伙伴的报告产出。



04:需求梳理
真的对于前面说的,项目主要事项,分配给大家的具体项目模块产出。具体要求会还原公司实际需求池(下图为触达系统的部分需求梳理)


05:结构图、流程图



06:原型图、PRD


触达中台原型(部分)

触达中台原型(部分)


07:简历





08:面试复盘文档


图片面试复盘+QA 整理

图片面试复盘+QA 整理
07 项目组同学就业情况





以上,是用户增长+策略项目组的详细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或后台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