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原理与技术两周速成抢救系列:(1)激光基本原理
还有半个月左右激光原理与技术就结课了,我又大E了,没有学,抢救一下~



相信还有不少小伙伴也没有学,话说大学就是
大学就是大不了自己学

开始学习,

激光的发展简史、应用建议战略轻视,主要学原理。

《激光原理与技术》这门课结构上是总分式。
第一章是激光原理的扫盲。这一章最重点的是爱因斯坦关系

爱因斯坦关系在本课程中是个定理,是普朗克公式(本课程中的公理)∩热平衡条件

“光波模式”不仅是这一章的主线索,也是后续几章的主线索之一。
相干实质是同一模式,相干性好就是模式趋同,反之则模式趋异。

那么,什么是“光波模式”/“光子态”呢?
区分不同波最关键的指标是什么呢?——是频率或波矢

为啥要以平面波为例呢?不仅是因为简单,而且还因为傅里叶变换——任何形状的波都可以用一组平面基波勾兑出来。
模式和波矢有啥关系呢?我们管稳定的光波分布叫光波的模式,“稳定”即时不变,波动要想时不变,就得“停驻”——驻波。怎样产生驻波呢?——将其封闭(用边界约束)。当波遇到边界时的反射会与原波进行干涉相消,

我们以长方体边界为例(因为简单)

边界处必为波结,且驻波的波结周期为原波的1/2

由此,不同的光波模式就是x、y、z三个方向上波结数目m、n、q的不同分布,(所以波矢也叫波数。)
另外,模式谱密度建议背过。
然后,量子力学扫盲看看就拉倒了。
玻尔兹曼分布律,它算是这门课的公理之一,

绝大多数粒子处于基态是造不出激光的,激光是势如黄河大堤开管子,如果不开管子直接决堤那么激光的一个重要特性高方向性就会丧失。以黄河设喻是因为黄河在下游是“地上河”。要想形成激光,必须把让高能级粒子占比重大,这与热平衡时情形相反,所以叫粒子数/集居数反转。把低能级粒子搬到高能级的过程叫“抽运”、“泵浦”。
这个抽水工程,有这么几种抽法:
一、是高处的水自发往下流(自发辐射),这事是天道(体系趋稳)。
二、三是水在风刮的时候“跟风”(受激),这个“跟风”是一模一样的应激。可能是吹到低处(受激辐射),也可能是把水吹到高处(受激吸收)。这个风吹水的波涛起起伏伏——粒子跃迁是随机的,因此我们的思想是统计、相对,并设了几个指标——
1、自发辐射跃迁系数A21
2、受激辐射跃迁系数B21
3、受激吸收跃迁系数B12
下角标的规定和电压U一样,是起点→终点,能级的下角标规定是越大越高,∴辐射是高→低,吸收是低→高。

这个-dn2的前边的负号是KCL式符号规定,就是dn21+dn2=0,即输出+输入=0,
∴这个负号表示减少。即n2上的粒子数是指数衰减的,这由公理玻尔兹曼分布律保证。

易得辐射出去的n21(t)是服从指数分布的,n2(t)是反向的指数分布。

n21的平均辐射蓄时=n2的平均寿命(n2上的粒子寿命耗尽才开始辐射,在n21(t)看来即“辐射蓄时”)=1/A21,至于说不让我们拿过来现用,还需证明,那就摆上概率论期望定义式,背结论拉倒了,用不着算——

然后,受激的这俩系数B就与A在形式上不一样了

如图,与A21相对齐的是W21,引入了光场能量密度ρv,W21=B21ρv,引入ρv是有必要的,因为受激是“风吹的”,要由外加光场决定。

能让我们综合考虑这三个抽水过程的场面只有一个:热平衡。因为热平衡加了俩条件,不仅是平衡稳态,而且稳态时服从玻尔兹曼分布律。可想而知,如果不是热平衡那很可能麻烦大劲了

三个抽水过程都写上

然后你会发现明显的关系式是n2/n1,

得辐射系数比(自发/受激)=模式谱密度·能量(我建议理解为模式谱·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好理解,我们知道是W21=B21ρv,A21与W21对齐,那又乘以模式谱是咋回事呢?因为自发啥模式都有,受激只有一个)
另外f1B12=f2B21意思是稳态时粒子数的守恒,低→高=高→低。简并就是一对多,B12ρv是百分比,需乘以基数才是搬运的数量。

激光是高简并度光,激光的“四高”特性——高方向性、高亮度、高单色性、高相干性均由高简并度保证。那什么是光子简并度呢?

提高光子简并度,即提高光子总数(加能量、放大)、降低光子态数(削模、选模)

光子简并度也是这门课程的又一个文眼,提高光子简并度可以说是这门课的主线索之一。
提高简并度的事以后再议,现在来树立本门课程的一个重要观念/意识——损益观。
要向让黄河大堤开管子(语出自前文),形成“水枪河”,这个光强起码得够——形成激光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粒子数/集居数反转。

我们定义了一对指标:损耗系数、增益系数。其形式是凑e的指数为本征解凑出来的,

然后,

激光器的输入能量总是大于输出能量的,要是输出无限大,那输入就得无限大——tan90°

所以还得修正为包含损耗的总增益:

最后,

光强的表达式是以后的彩蛋,暂且告一段路。至于激光特性指标,以后再议,现在说太干巴,不划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