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讨好别人,背后有3个原因【武志红】

一、老好人的定义和成因
- 讨好型人格/老好人的定义:在关系中随和厚道,不愿得罪人拒绝人,缺乏原则性。无法对关系表达不满的人
- 讨好型人格的成因
- 家庭:① 控制型父母:父母不允许孩子表达不满 ②软弱型父母:父母软弱在社会上是老好人且把这种“不要惹事”的观念传递给孩子
- 社会文化:“仁者仁也,亲亲为大”— 孔子。对别人好,为他人身体服务,忘记自己考虑别人
- 个体:底层逻辑在于“任何人主动做的事都在追求好处”。我做了A,所以你要做B,否则我会有C。例如我这么好(道德资本的累积)你应该给我一些回报(确认我是好人),否则我会有怨气。长期得不到回报则怨气会累积
3.好人为何会不容易得到回报:好人会主动降低自己姿态告诉对方“你不用在乎我”,因而很难得到对方尊重
4.好人的伴侣及孩子会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