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古寺—普济禅寺
普济寺位于大陈镇灯塔村,清·嘉庆《义乌县志》载:普济禅寺'县东北六十里金麟山坞中,唐大顺中,僧师哲置,名'报恩院'。后唐长兴三年,僧晓悟重建,易名'普济禅寺'。'此禅寺北倚金麟山,南对海螺山,五虎紧守海螺山。山上有'金天官陵墓',左右群山环抱,形成'太师椅'状,乃一方风水宝地。
相传吕洞宾在金麟山左水阁塘中建水榭楼阁隐居修炼,不料塘边螺蛳精屁股一挪,把座水榭楼阁全部推倒。吕洞宾一气之下,一脚踢得它底脚朝天,永不翻身;又招来五只山虎环向四周看守,不让它作祟害人,自己坐镇普济寺为百姓治病。所谓'太师椅',极像是朝天的螺蛳底甲。后人在修复水阁塘时,塘底曾挖出数根粗大木柱,这小榭楼阁之说,恐怕也实有其事了。
又传说,明洪武帝朱元璋当年被陈友谅打败,曾落难于此,后来重整旗鼓夺得天下,朱元璋登基后,回忆此地有'根据地'之功劳,便御敕金字盘龙镶边长方形的直笃牌匾'敕封普济禅寺'一块,悬挂厅堂,曾使普济禅寺一度辉煌。极盛时拥有僧人300余,吸引了浦江、东阳、诸暨、义乌等四县市的众多香客前来进香朝圣。此禅寺建筑气势宏伟,雕饰瑰丽,四周苍松翠柏,竹木葱茏,风景清幽。
交通便利,可乘坐公交372路、393B路直达寺院。
古寺破旧,佛场昏暗,至释子风定驻锡到此,发愿重现道场庄严,塑佛造像,古寺重光。愿十方贤圣,护法善信发菩提心,喜舍心,护持三宝。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