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拾贝】1917年6月,伦敦市白杨树区的悲剧
提到对英战略轰炸行动,大多数军迷第一时间都会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海狮行动】,但事实上,德国针对英国的空袭行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成为了现实。从1914年12月到1918年8月,德国对英国发动的超过73次空袭造成上千人死伤。
虽然造成的损失有限,但这类军事行动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手段来打击对敌人战争潜力。1914年至1918年的空中战争的许多新特点——照明限制和停电、空袭警报和临时掩蔽所——在不到30年后成为不列颠空战的核心内容。

在第二帝国针对英国本土的空袭中,伦敦东区是最受攻击的地方之一。而白杨树区的故事则是这座城市在当时遭受的最大悲剧,这个故事发生在1917年6月的,一个晴朗的夏天。
1917年6月13日,14架德军重型轰炸机在白天对伦敦进行了第一次轰炸。在【豪普威尔.恩斯特.布兰登堡上尉】的带领下,这些飞机冷血的对伦敦实施无差别轰炸。那天天气晴朗,炸弹是在中午前投下的。在伦敦东区,许多炸弹接连不断地落在不同的街区。最终,伦敦东区有104人死亡、154人重伤、269人轻伤。

那天发生的最严重的事件是对白杨树区一所议会学校的破坏。当时,这座位于上北街的学校有一个三层教学楼,最顶层是一个女生班,中层是一个男生班,一楼是一个大约有50名学生的幼儿班。一枚50kg炸弹穿过屋顶,击穿了最上面两层楼的天花板和地板,最后在幼儿班里爆炸了。

总共有18名学生遇难。其中16人年龄都不过是4至6岁之间。幼儿班的两名教师表现的很勇敢,她们先把所有人救出大楼,然后帮助其他人从废墟中抢救受困儿童。惊慌失措的母亲们四处寻找自己的孩子,在绝望中又祈祷他们没有成为死难者的一员。消防队、军队和医生们很快就抵达了现场,他们用最快速度将被杀儿童的尸体和受伤儿童们转移到医院。白杨树区长【威尔·克鲁克斯(Will Crooks)】对那些受轰炸影响的人表示了深切的哀悼;他说孩子们确实因为他们的国家而蒙受了苦难。
1917年6月20日,伦敦为死去的18个孩子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许多伦敦市民自发走上街头,共同承担这令人窒息的悲剧。15名儿童被埋葬在东伦敦公墓的一个集体墓地,而其他3个孩子被安葬在他们的家庭墓地中。

1919年6月,白杨树公园(Poplar Recreation Ground)的一座纪念碑揭幕,上面刻着在伦敦第一次白天空袭中遇难的上北街学校(Upper North Street School) 18名学生的名字。


结语———1917年6月13日的这场悲剧距离今天已经过去104年了,我们已无从得知当年那18个无辜惨死的孩子究竟是什么模样,更不知道他们的家人经历了怎样的伤痛。如果读者一定要让我来形容这种伤痛的话,我只能说出四个字:心如刀绞。
为满足大地主阶级利益和大资本家利益而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帝国,在1917年已然是每况愈下,为了打破僵局,他们无情的出动戈塔G.IV重型轰炸机,向手无寸铁的无辜英国人民投掷炸弹,让他们经受生离死别的痛苦,而目的就是为了打垮英国人民的意志,让他们屈服在死神的镰刀之下。
这种为了本国阶级利益而对敌国无辜群众实施暴行的做派,无疑是该被批判,该被谴责的。战争应该是保护自己的途径,而不是肆意施虐的理由。
May peace be with the world for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