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手机掌握这九点精髓,你也能成为一个内行人
导读:手机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了,对于手机的操作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不过对于选购手机需要注意什么,估计就有很多人不懂了。购买手机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听朋友或者是销售员的意见,买手机注意这九点,掌握挑选手机的精髓,你也能成为一个内行人,完全不用担心踩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下面这些硬件配置的方法,不论哪个牌子比较起来都能得心应手。
一、手机CPU更新不大,对大部分用户来说性能溢出,选择最适用于自己的
今年各大芯片厂商普遍出现挤牙膏的现象,比如高通的骁龙888 plus对比骁龙888改善不大,仍未解决发热问题,甚至还不如上一代870更好用,而苹果的迭代芯片A15满血和残血版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区别并不大,对大部分用户来说是性能溢出的,所以大家选购手机时不必一定要求最新最强处理器,对于不经常打游戏的朋友来说,大部分中端处理器已经够用了,所以首先要选择跟自己使用习惯最契合的cpu。
二、性能
相信这个对于手机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现在高端处理器有骁龙865、苹果A13、麒麟990等,而中端处理器则有骁龙7系列、麒麟820等处理器。手机的处理器越好,一般情况,手机就越流畅。不过处理器越好,相应的功耗也就越大,手机就越容易发热。
三、处理器/SOC
SOC,意为系统级芯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处理器,它是手机的性能核心。从手机处理器天梯榜可以查询到CPU的高低之分,将自己心仪的手机处理器型号对号入座,就可以大致了解定位。
高通处理器
骁龙旗舰芯片系列定位低端。
联发科处理器
联发科尽管也有旗舰芯片,但整体性能相比高通低不少,所以价格不会太贵。
麒麟芯片
麒麟系列芯片定位次旗舰或中低端市场。
其实处理器在智能手机的配置中是最容易理解的,因为处理器的性能大体上有一个明确的排名,而且其实每年的旗舰处理器就那么两三个型号,很好记。
如果想更加明确地了解一个处理器的定位的话,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处理器排行类的榜单,虽然那些榜单在一些性能相近的处理器排名上难免有些争议,但是了解某款处理器的大致定位还是可以的。
说几个额外的要点,苹果的处理器属于格外讨论的范畴——它的性能无疑是最强悍的。但是由于系统的差异化,和安卓处理器对比其实意义不大。毕竟系统上的差异实在太大了,大部分安卓系统的用户并不会单纯因为苹果手机性能更强而选择苹果手机。
另外,联发科的芯片一直跑分比较强悍,排名很高,但在实测中经常会有功耗过高以及拍照优化较差的状况,所以对于联发科的处理器应该着重结合实测测评来判断。
按照处理器定位来选择手机,如果你选择的手机所搭载的处理器,价格出现了越级,那么这些机型大概率不建议入手,基本都有品牌溢价。
四、手机影像体验,并不是像素越高越好,镜头也不是越多越好
手机摄影成为了各家厂商主要发展的方向之一,无论哪家发布会,都会在影像上花费很多功夫介绍,对于外行人来说,可能会被影像参数所忽悠。
追求极致影像体验的用户需要明白两点,第一:不要认为中低端手机能够拥有出色的影像体验,那是不现实的。第二:像素不是越高越好,主要还是看像素。
厂商不会在中低端手机上提供多么强大的影像系统,就算是1亿像素下放到千元机上也不要被蒙蔽了双眼,手机摄影好不好要看优化和一系列支持。
手机光圈大小、感光元件尺寸、单尺寸像素面积、是否支持OIS光学防抖,这些都很重要。有些传感器尽管做到了1亿像素,但光圈较小,而且不支持防抖,除非在白天拿个稳定器拍摄,否则其他情况下这颗1亿像素素质都很差。
镜头不是越多越好,但凡有200万镜头的摄像头,全部都是用来凑数的,这点毋庸置疑。
五、储存与运存
手机的存储分为内存和闪存,而内存的规格也有级别,排序基本上是这样的LPDDR5>LPDDR4X,现在除了华为的手机,其他品牌的高端旗舰机,基本上都是采用了LPDDR5。闪存则是有UFS3.1>UFS3.0>UFS2.1。手机的内存和闪存代表着手机的读写速度,这个越高级,读取的速度就越快,手机运行就越流畅。
建议大家尽量以「储存」与「运存」来称呼这二者。
储存/内存/ROM:假设有部手机的储存规格为 8G+256G,那么其中的「256G」就是常说的手机内存,大意为「手机的内部储存」,而电脑端常说的内存多是指前面少的那个。
这种相反的叫法大概起于早期口口相传的口误,到如今就常常让人感到非常纠结。如果想改变这种情况的话,希望大家从我做起,称它为「手机储存大小」,简称「储存」。
储存大小的选择要看自己的使用习惯,大家在换新机时可以根据自己现在手机的储存大小以及剩余空间简单估算一下。比方说你现在用的手机号为 128G 储存,且已经用了接近 100G,那么下一部手机我强烈建议更换为 256G 储存大小的手机。
运存/内存/闪存/RAM:假设有部手机的储存规格为 8G+128G,那么其中的「8G」就是常说的手机运存,大意为「手机的运算储存」。
而实际上,它就应该叫「内存」,但是内存一词被好多人用来代指上面的储存了,于是在生活中就经常因为内存一词出现理解偏差,让人很是头疼。
也有人叫它「闪存」,大概是想表示运存里储存的数据都是暂存数据的意思,但是闪存一词也是已经有明确的其他的代指意思了,所以这个用法也是错误的。
所以,目前没有理解偏差且无其他代指的名字仅剩「运存」了,虽然严格来说并不贴切,但也已经是较为合适的选择,所以我建议大家尽量使用「运存」这个叫法。
2022 主流的运存大小依然是 8G,旗舰机型可达 12G,建议不是重度游戏玩家的话依然选择 8G 即可。
六、系统体验是否流畅,贴心
有些旗舰机堆料素质虽然高,但是并不一定实用。在这个性能过剩的时代,手机已经从拼硬件转变为拼体验,这时候手机系统是否流畅,系统是否贴心,发热问题是否严重,摄像体验是否真实,等等问题就成为买家真正应该关心的点。
七、屏幕
之前对于屏幕这块手机产商都不怎么宣传,因此消费者也不重视。不过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手机产商开始科普屏幕了。按照分类的话,屏幕分为LCD屏幕和OLED 屏幕,两种屏幕各有利弊。LCD屏幕优势护眼,功耗低,不过不能弯曲;OLED 屏幕的优势就是能够弯曲,显示效果饱满,缺点就是闪屏、伤眼。
1、OLED&LCD
OLED 与 LCD 是两种屏幕制作工艺,目前中高端手机普遍采用 OLED 屏幕。
二者的原理和区别我简单讲一下,其实大家应该都懂。
OLED 屏幕:像素点自动发光,每个像素点都可以单独关闭。优点是颜色更鲜艳并且可以做柔性屏,降低边框宽度,缺点是普遍使用 PWM 低频调光。
LCD 屏幕:像素点是滤光片,靠后面的背光来点亮,所以无法关闭单个像素。优点是不会因为频闪而伤眼,缺点是对比度低,较差的 LCD 屏幕上的颜色在快速移动时有可能会有残影。
这二者到底怎么选详细分析起来也是说来话长了,下面我展开说几句——
大部分时候说到 LCD 的缺点,都是「颜色显示不够鲜艳」,实际上,优化比较好的 LCD 的颜色显示也没有那么差,至少咱普通人很难看出差别来。
LCD 有个短板是做不了屏下指纹识别,也做不了息屏动画显示。不过这倒也不怎么涉及如何选的问题,因为 2022 年 LCD 屏幕应该很难在高端手机上看到了。
另外,这两种屏幕的区别还有关于屏幕像素排列方式的问题,简单来说,OLED 因为像素点寿命的问题,必须要加大蓝色的像素点,三个像素点便无法紧密排列,这导致同样的分辨率下 OLED 屏幕的精细度要差一些。
这个事情我个人建议不用很在意,毕竟 OLED 屏幕都这样,而且一般人确实看不出来。
OLED 屏幕的类 DC 调光
由于有非常多的用户在意 OLED 屏幕的频闪问题,这里单独详细讲一下。
OLED 屏幕由于每个像素点单独发光,想要统一的调节所有像素点的亮度就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了。所以,OLED 屏幕大多会采用低频 PWM 调光的方式来进行亮度的调节,也就是让屏幕高频率闪烁,当频率达到每秒几百次时,人眼就看不到闪烁,只会感觉屏幕亮度降低了。
虽然看不出来,但实际上闪烁的屏幕依然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可能造成视觉疲劳、眼干眼涩等症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感觉,只有小部分人会有明显的感知)。
与低频 PWM 和发光方式相对应的是 DC 调光,DC 调光方式就是我们正常理解的直接降低屏幕的亮度,这是大部分 LED 屏幕采用的调光方式,毕竟 LED 屏幕背光是一整个,只要调节整个背光就能调节亮度,不存在亮度不统一的问题。
在去年也就是 2021 年,大部分 OLED 看屏幕的手机都喜欢给屏幕增加类 DC 调光的功能来减少手机频闪的影响。通过改变屏幕显示的颜色来模拟亮度降低的效果。结果是开启类 DC 调光后确实可以降低乃至完全消除频闪,但是容易导致显示内容的偏色。
于是,厂商们就好像不怎么想推广一样 DC 调光了,从 2021 年渐渐隐藏类 DC 调光的开关,到 2022 很多旗舰机型直接删掉了类似 DC 调光的功能——OLED 的低频 PWM 频闪恐怕要重新伴随我们的生活了。
因此,我的建议是:尽量少在低亮度的环境下使用手机。毕竟低频 PWM 调光是用来降低屏幕亮度的,那么只要屏幕开高亮度就可以减低频闪了。
大家也不必把低频 PWM 调光当作洪水猛兽,在手机屏幕的刷新率普遍提升到 120Hz 后,PWM 调光频率也相应提升到了 480Hz,虽然还是低频,但是影响相对已经小了不少。
另外,有的厂商使用了高频 PWM 调光的 OLED 屏幕,就是将频闪频率提高到每秒一千甚至两千次,这几乎超过了人眼能够感知的极限,于是频闪会造成的问题就大大降低了,这也是目前已知的最优的 OLED 屏幕调光方式。
上图是调光方式的一种测试方法,使用手机相机专业模式,降低快门速度即可拍摄到屏幕的 PWM 调光频率,黑色条纹越粗,间隔越大,代表频率越低。
2、分辨率
除了屏幕素质之外,屏幕还有分辨率和刷新率的分别。分辨率相信大家都知道,排序基本上是这样4K>2k>1080P>720P,分辨率代表着清晰度,分辨率越高,那么就越清晰。而刷新率也是去年开始流行起来的,排序是这样144>120Hz>90Hz>60Hz,数字越大,手机就越流畅,不顾功耗也更大。
分辨率的主要争议基本在叫法上,这里进行正确的解释。
首先要说一下基本概念,屏幕的分辨率短边数量叫做 P,长边数量叫做 K,所以 1080×2340 就是 1080P×2K 分辨率。
对,就是 2K。
那有人要问了,我们不是常说 2K 分辨率是 1440×3200 吗?
严格来说,这种叫法是错的,没有任何标准规定 1440×3200 才能叫 2K,这是某些约定俗成的原因导致的。我们日常使用还是尽量用约定俗成的说法,也就是 1080×2340 叫做 1080p,1440×3200 叫做 2K,当然也可以叫做 1440P。
但是要知道,其实并没有任何规定把长边和短边比例绑定在一起,1080P 的屏幕也可能同时是 2K 屏幕。
那么,1080P 屏幕和 2K 屏幕之间该如何选择呢,我个人认为 1080P 已经很好了,不用把 2K 屏幕作为选择的标准,除非你真的能看出二者的区别来。
2、刷新率
刷新率即手机画面切换的速度,每秒钟可以切换多少张画面即是多少刷新率。
直接说结论吧,60hz 刷新率是大部分人都可以观察出来的,只需一些简单的锻炼,大部分人都可以辨识出 60Hz 刷新率。
而 90hz 就已经几乎看不出来了,专门训练后都很困难。
到了 120hz 几乎可以说已经超越肉眼辨别的极限了,普通人都不一定能和 90hz 区分开。
当然还有更高的 144hz,目前一般出现在游戏手机上,但说实在的,在手机这种小屏幕上,就算是专业的游戏玩家应该也看不出 120Hz 和 144Hz 之间的区别。
下面我用小米设置页面的展示做了一个 GIF 图,这个展示是放慢后的效果,方便理解刷新率是什么意思,并不是实际的观看效果,看这种慢放图,刷新率之间的差异也很是微妙。
3、触控采样率
触控采样率简单来说就是屏幕接收手指触控的速度。这个也可以直接说结论,非重度操作类游戏玩家体会不出来采样率之间的区别。
一般游戏手机喜欢堆采样率来证明自己的「游戏」定位,不过我采访了多位认识的比较厉害的游戏玩家后,得出的结果就是——不管屏幕的触控采样率是多少,普通用户基本上都是毫无感知的。
只有非常专业的游戏玩家才能隐约感受到采样率之间的差异,但是也只是针对较低的采样率,比较高的采样率其实基本无法体会出差别来,所以我认为游戏玩家也不用很追求超高采样率。
当然可能也并不一定,毕竟我自己实在是不擅长打游戏,如果你是更加专业的游戏玩家,或许看法也会更加精准。
4、亮度
个人认为手机屏幕的亮度是最容易影响使用体验的参数。
亮度分为全局亮度、全局激发亮度以及局部激发亮度。全局亮度就是我们手动调节可以调到的最高亮度;激发亮度则是在强光下才会触发的亮度,比如正午的阳光下;局部激发亮度则一般用来播放 HDR 视频时用来增强局部的对比度和画面细节。
这里要注意的是,全局激发亮度 700nit 以上,才能在夏天的太阳下比较正常的看屏幕。随着全局亮度降低,在太阳下的观感会越来越差,如果全局最高亮度在 500hit 以下,在夏天正午的阳光下屏幕绝对很难看清了,这一条是在购买中低端手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八、手机充电速度快与慢,以及续航长与短,并没有直接关系
现在我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大了,因此对于手机的续航也更大了。手机的续航一般看两个方面,电池容量和快充。其实这个很容易了解,电池容量大的一般手机也更耐用,另外手机的快充,代表着手机的充电速度,比如现在的手机有了65W、55W、44W等,这些充电速度都是很快的。在电池技术达到了瓶颈后,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快充上下功夫,机型有线充电达到了65W,100W,120W。
充电快确实能够提升使用体验,但不能带给用户更长久的续航表现,所以不要被充电快就等于续航好这种理念蒙蔽。
续航好不好要看三点,第一是处理器功耗,如果要搭载芯片,配备电池+屏,基本可以确定这些手机续航怎么样。
第二要看电池容量,理论上电池容量越大续航越好;第三是系统优化,有些机型电池容量仅4000mAh,续航却比4500mAh的手机还要好。
九、明白各大手机厂商的品牌定位
几乎每一家手机厂商都有各个系列,要清楚自己选择的手机型号定位,如果定位本身就是低端机,结果因为缺货或溢价,涨到了不该有的高价,建议绕行,这样的手机不值得选择。
九、手机买新不买旧
智能手机作为一种消费类的电子数码产品,其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的快,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有新的技术出现,这时候手机厂家也会推出新款的手机;一般来说,这种更新换代比较快的电子数码产品淘汰的速度也比较快,所以最好买新不买旧,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往年的旗舰手机过一年后会比较便宜,但是过一年后手机无论是从芯片配置还是从做工用料以及手机的系统优化都发生了变化,而大多数的软件厂家在发布软件的时候都会针对最新款手机进行优化,所以旧手机运行起来就会卡顿!
总结
在购买手机的时候性价比固然重要,但不要只看手机的性价比,要选择自己合适的配置才是最为重要的,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要购买的手机型号,而不是单独的去追求某项参数。
你对购买手机还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欢迎在后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每天为您分享手机最新资讯与独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