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获得阶段性胜利,有人认为俄军会失败,其实普京根本不会输
一周来,关于俄乌军事冲突的局势,网上开始呈现一边倒局面。一些著名网站、自媒体和很多网友都在欢呼乌克兰取得重大胜利。一些军事专家们也在频频发文,总结乌克兰军队“大胜”的原因和俄罗斯“惨败”的教训。甚至一些没有多少外交、国防和军事知识的人,也频频通过多种渠道发声进行分析。
这几天,我看了几十篇总结过去一周“乌军大胜、俄军惨败”的军事分析文章,总结起来,这些文章的结论大同小异。
关于“乌军大胜”的原因,主要就是这么几个方面的结论:一是乌军战术灵活,采用了“声东击西”战略,反攻之前反复高调宣传要攻打扎波罗热与赫尔松地区,迷惑了俄军,调虎离山,然后出其不意反攻哈尔科夫地区。二是获得了大量的西方先进武器装备,战斗力大增。三是兵力规模五倍以上于俄军。四是获得了北约的情报支持,战场呈现“单向透明”状态,乌军彻底掌握了主动。五是士气高涨。
关于“俄军惨败”的原因,主要就是这么几个方面的结论:一是俄军战略错误,看不出明确的战略目标;二是俄军总体是缩手缩脚,给了乌军喘息机会组织大规模反击,甚至连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也如此认为;三是也不进行战争动员,俄军总兵力不足;四是俄军兵力使用不当,轻重配合比例有问题;五是军兵种使用乃至部队之间的协同动作严重不顺畅;六是无人机之类的侦察监视装备缺乏,能力太低;七是长期作战,懈怠情绪滋长。
必须承认,这些观点都说出了真实存在的一个和多个原因。
不过在我看来,看待一场国家间大规模的交战,我们如果局限于战术层面,那就好比站在山脚看世界了。我们应该站在战略层面看,才能看到全貌。
第一个问题,俄乌战争打的是不是真的太长了?这到底是不是俄军战斗力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强大?
想一想,美国的阿富汗战争打了多少年?整整20年!结果是什么?狼狈逃窜一样的撤军。想一想,美国的阿富汗战争之前的苏联阿富汗战争打了多少年?整整10年,也是最终撑不住被迫撤军。俄罗斯有美国强大吗?有苏联强大吗?阿富汗有乌克兰强大吗?更何况,这是俄罗斯一个国家在受到美国阵营“毁灭性制裁”的情况下,对抗美国领导的北约支持并实际军事操控下的乌克兰,怎么可能做到速战速决让乌克兰短期内投降呢?因此,俄罗斯打了200天还没取胜,时间并不长,这实在太正常不过了,并非代表俄军战斗力不行。
第二个问题,普京总统既然发动了如此大规模的军事占领行动,但为什么俄军就是不打击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国家级目标?不摧毁乌克兰的发电及通信枢纽?让乌克兰的军民通信保持顺畅?让乌克兰大多数地方就像没有战争发生一样,他的计划到底是什么呢?
第三个问题,普京乃至俄军最高层,难道不明白今天的乌军之所以还具有强大的防守和反攻能力,取决于北约国家的先进武器装备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支撑乌军战斗力吗?但却为何就是不对那些运输武器装备的铁路、公路枢纽及重要的道路桥梁目标,以及车队实施轰炸呢?俄军本来就有这样的能力,但却就是不为所动,这难道不是极为反常的吗?让乌军始终具备一定的防御和进攻能力,让俄军遭受不断的损失,普京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这一切,就是普京的那句话“一切按照计划”。这个计划是什么?目前谁也不明白。但我想,大概率的目标,那就是普京不是为了打垮乌克兰,而是要打垮北约。他要用时间来作为平台,通过时间制造北约分裂。而这个目标已经开始显现了。欧盟国家由于制裁俄罗斯导致缺气缺油,已经在欧盟的德国、法国等多过国家引发强烈抗议甚至骚乱了。
普京要的是北约瓦解,而不是仅仅一个乌克兰。因为只有北约解体,俄罗斯才会安全。至少,普京希望在这个冬季里,实现北约内部产生重大分歧的目标。至少,普京已经看到了,美国阵营援助乌克兰难以为继,过了九月份,美国阵营还会继续大规模援助乌克兰吗?这不是乌克兰失败的问题,而是北约内部乃至北约成员国国家内部或将出现重大内乱的问题。
更何况,普京手里的“核王牌”,可以确保俄罗斯不会失败。我们搞清楚了这一点,也就不会天真地以为乌军就能把俄军赶回去了。这是乌克兰依靠援助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我们还是沉住气,静观事态发展。美国在乌克兰战争上必定失败,这才是无法逆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