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吹秦黑,请停止你们在五胡十六国历史上的胡言乱语

最近渤海小吏又出踩秦捧燕言论,渤海小吏认为前燕入关后,慕容与汉人大幅度合作,流民南下趋势减少,反而是前秦崛起,给北方带来了混乱的局面,究竟属实嘛?你燕在慕容俊时期就出现盗贼公然在首都抢劫了,好意思说不会有流民吗?哪怕大一统的盛世也会有流民,你们燕吹是怎么敢这样吹嘘前燕没有流民?
第一,让我们看看慕容鲜卑入关后的前燕朝堂胡汉比例





头两张图内容是352年慕容击败冉闵后的胡汉官员表,出自李海叶的《慕容鲜卑的汉化与五燕政权》,表格里面很明显慕容家族垄断高位,汉人太尉皇甫真虽贵为太尉,在五公之乱也可以看出,他没有资格调动军队,而慕容俊托孤大臣阳骛,打仗和理政的权利也在慕容恪、慕容评之下,申绍后来被慕容家外放贬为了太守,前燕灭亡后成为了苻融、苻丕的封国(前秦阳平国、前秦长乐国)重臣。并且慕容燕自入关后的迅速腐败和排斥汉人、其他胡族大臣,也是公认的事实,慕容鲜卑在入关后表面上给着某些大臣高官厚禄,但权利你永远别想拥有。
前秦先不说王猛,说说汉人大臣邓羌,邓羌在没有成为车骑将军前,担任护羌校尉,然而苻坚此时将五万前秦铁骑全部交由邓羌,让他去平定巴蜀杨育之乱,羌族姚苌、氐族杨安此战都全部听命于邓羌。
《十六国春秋·前秦录》坚下书曰:"巴夷险逆,寇乱益州,招引吴军,为唇齿之势。特进、镇军将军、护羌校尉邓羌,可帅甲士五万,星夜赴讨。"五月,蜀人张育、杨光等起兵二万,以应巴獠。晋威远将军桓石虔帅众二万入据垫江,张育自号蜀王,称藩于晋。八月,邓羌败晋师于涪西,击张育、杨光,屯于绵竹,皆斩之,益州平,羌勒铭于岷山而还。



第二,在慕容入关后,关东百姓幸福嘛?前秦的崛起究竟是不是为了北方带来战乱?
在这里,我发慕容入关后的前燕社会环境史料,再发一下前秦在灭了前燕后,王猛、苻融、苻丕、王永等人在关东的表现。大家看看究竟是谁为关东带来了好和坏。
王猛在关东的政绩【370~373年】
猛之未至也,邺剽劫公行,及猛至,远近贴然。号令严明,军无私犯,法简政宽,燕民各安其业,更相谓曰:"不图今日复见太原王!"猛闻之,叹曰:"慕容玄恭信奇士也,可谓古之遗爱矣!"设太牢以祭之。
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综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庶绩咸熙,百揆时叙。
韦儒等人在关东的政绩【370年】
(苻坚)以燕常山太守申绍为散骑侍郎,使与散骑侍郎京兆韦儒俱为绣衣使者,循行关东州郡,观省风俗,劝课农桑,振恤穷困,收葬死亡,旌显节行,燕政有不便于民者,皆变除之。
苻融在关东的政绩【373年~380年】
(苻融)所在盗贼止息,路不拾遗。坚及朝臣雅皆叹服,州郡疑狱莫不折之于融。
苻丕在关东的政绩【380年~384年】
苻丕,字永叔,坚之长庶子也。少而聪彗好学,博综经史。坚与言将略,嘉之,命邓羌教以兵法。文武才干亚于苻融,为将善收士卒情,出镇于鄴,东夏安之。
王永在幽州的政绩【382年~385年】
(苻坚)以永为幽州刺史,永长于抚字,甚得人心。
抚字:安抚照顾百姓。
苻朗在青州的表现【?~384年】
(苻朗)及为方伯,有若素士,耽玩经籍,手不释卷,每谈虚语玄,不觉日之将夕;登涉山水,不知老之将至。在任甚有称绩。
让我们来看看前燕入关后的情形

慕容俊【352年~360年】
《资治通鉴·卷一百》:燕主俊欲经营秦、晋,十二月,令州郡校实见丁,户留一丁,馀悉发为兵,欲使步卒满一百五十万,期来春大集洛阳。武邑刘贵上书,极陈"百姓凋弊,发兵非法,必致土崩之变。"俊善之,乃更令三五发兵,宽其期日,以来冬集邺。时燕调发繁数,官司各遣使者,道路旁午,郡县苦之。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一》:所征郡国兵,以燕朝多难,互相惊动,往往擅自散归,自鄴以南,道路断塞。
《晋书·慕容儁载记》:是时兵集鄴城,盗贼互起,每夜攻劫,晨昏断行。
慕容恪时期【360年~367年】
慕容恪执政没有主观去压迫百姓,但慕容恪也从没为了百姓去打压欺凌百姓的豪强,就是疯狂和稀泥,而且慕容恪时期多次派兵南伐东晋,打仗次数很多,慕容恪不是恶人也不是坏人,执政时期尽量粘合调节各种阶级矛盾和内部矛盾,暂时稳住了,但是他执政时期的关东,没有过王猛、苻融那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好风气。并且他的和稀泥做法在他死后也当即失效,前燕大臣悅绾在后来的改革里批判了慕容恪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但此时的前燕已经被蛀空了。
慕容评时期【367年~370年】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二》:是时太后可足浑氏侵桡国政,太傅评贪昧无厌,货赂上流,官非才举,群下怨愤。尚书左丞申绍上疏,以为:"守宰者,致治之本。今之守宰,率非其人,或武人出于行伍,或贵戚生长绮纨,既非乡曲之选,又不更朝廷之职。加之黜陟无法,贪惰者无刑罚之惧,清修者无旌赏之劝。是以百姓困弊,寇盗弃斥,纲颓纪紊,莫相纠摄。又官吏猥多,逾于前世,公私纷然,不胜烦扰。大燕户口,数兼二寇,弓马之劲,四方莫及;而比者战则屡北,皆由守宰赋调不平,侵渔无已,行留俱窘,莫肯致命故也。后宫之女四千馀人,僮侍厮役尚在其外,一日之费,厥直万金。士民承风,竞为奢靡。彼秦、吴僣僻,犹能条治所部,有兼并之心,而我上下因循,日失其序。我之不修,彼之愿也。谓宜精择守宰,并官省职,存恤兵家,使公私两遂,节抑浮靡,爱惜用度,赏必当功,罚必当罪。如此,则温、猛可枭,二方可取,岂特保境安民而已哉!又,索头什翼犍疲病昏悖,虽乏贡御,无能为患;而劳兵远戌,有损无益。不若移于并土,控制西河,南坚壶关,北重晋阳,西寇来则拒守,过则断后,犹愈于戌孤城守无用之地也。"疏奏,不省。
前燕都城邺城周边已是盗贼横行,国都周边都烂到如此,指望其他地方治安好吗?
诸位是认为前秦给北方带来了灾祸吗?其实我觉得这话也不是全部没道理,打仗都要死人,前秦也打仗,前秦就是个封建社会,也有被压迫的奴隶们,但是前秦同样的也有优点,我就一句话,前秦在关东统治即便是末期,也不是慕容燕可以比的。你渤海小吏黑前秦,请不要昧着良心洗白比前秦更不行的国家。
我发现现在的人对苻坚很苛刻针对。苻坚对苻法确实有愧,有些事情干的也不对,但不能说苻坚不是仁慈的君王,苻坚的惠民政绩在五胡君王中只仅次于北魏孝文帝。
慕容皝不免除赋税还把提议免税的贬官,又掘墓又毁丸都城、慕容俊无缘无故坑杀段部鲜卑三千人,在未经历大败就搞得国家盗贼遍地、慕容垂屠杀行唐等地,搞胡化措施、慕容恪说仁慈爱民,实际上惠民政绩都不如苻融,对于剥削百姓的豪强也没做到邓羌、王猛式的惩恶扬善,还有其他慕容暴君的暴政。
结果这些黑点要不是我说一下,在座的各位大多数都不知道有这回事。合着就苻坚的黑点槽点天天被扒被曲解夸张,慕容鲜卑真正干了那么多沽名钓誉、伤天害理的事就无视过去了?
同样是征伐时叛时服的蛮夷:
苻坚在朔方、凉州安抚诸胡,恩威并用。慕容皝则是在辽东掘开坟墓,尽毁丸都城。
同样是刚即位,国内一片百姓憔悴:
苻坚减免赋税,派遣使者安抚百姓,尤其善待户口没有男丁的女户主,而且苻坚末期民生工作也没懈怠。慕容皝则是将上表提议减税的大臣皇甫真免官。
同样是被《国史大纲》夸赞的三大胡人家族:
苻氏与姚氏的文教被《隋书》认可,被评价“文教之盛,苻姚而已”。慕容氏则是一句“粗收经史,未能全具”的评价。
同样是旁系皇亲:
苻雅乐善好施,看到贫困之人便止不住同情,一日不施舍便觉得不自在。慕容桓则是大兴宫殿,吃的饭食也是铺张浪费。据《太平御览》记载,苻坚在灭前燕后,将慕容恪、慕容评的豪宅全部给了王猛,从这里也能看出即便是慕容恪,私生活也不像苻雅一般节约乐道,慕容氏的奢靡之风早已上行下效。
(《晋书》只记载了苻坚将慕容评豪宅给王猛)
同样是对待豪强:
苻坚让手下打压不法豪强。慕容恪则是默许了豪强的所作所为,好不容易悦绾要肃清风纪,却触怒慕容宗室的利益,最终死的不明不白。
同样是面对敌人:
苻登纵使再恨后秦,也没有屠杀羌人百姓的行为。慕容垂却在行唐郡投降后,将自己对翟氏的怨愤撒在百姓身上,慕容农在攻克定陵后,拆毁定陵城。
同样是入关建立霸业:
苻健等人入关中并没有搞到鸡犬不宁,关中百姓不觉易主。慕容氏两次崛起,给关东带来的则是“人相食”的悲剧。
同样是逼近对方都城之下:
王猛在邺城四周安抚百姓,令行禁止,苻坚遣去关东的历代长官,除苻洛外皆有善政,就算是苻洛在幽州的两年也是无功无过。慕容氏则是毒暴三辅,导致关中千里无人烟。
同样是为人子:
苻坚、苻融天性至孝,年仅十六岁的苻表为了母亲而亡。慕容麟、慕容宝则是出卖父亲、逼杀嫡母。慕容会更是带兵想攻杀自己的亲生父亲。
别说没提苻生,我也没提慕容超、慕容熙、慕容详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