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4.27 三世说

2023-04-02 12:2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27、三世说


  儒家公羊学派的反动历史理论。“三世”原指“所传闻世”、“所闻世”、“所见世”,后来演变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西汉讲《春秋公羊传》[1]的儒者如董仲舒等人,把《春秋》所记载的鲁国十二世划分为三段:“所传闻世”是前人传述下来的;“所闻世”是孔丘听人说的;“所见世”是孔丘亲自见到的。东汉何休进一步说:《春秋》分三世,是为了“制治乱之法”。在“所传闻世”讲“衰乱”之中如何治理;“所闻世”讲如何进于“升平”,在“所见世”讲如何达到“太平”。汉朝公羊学派的三世说,把《春秋》的复古主义吹成历史发展的规律,用它和法家的历史进化论相对抗。

  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把公羊三世说和《礼记·礼运》所说的“大同、小康”结合起来,认为太平世即大同之道,升平世即小康之道。他说:“所传闻世托据乱,所闻世托升平,所见世托太平。据乱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文教全备也。”[2]他认为自据乱世进至升平世,再进至太平世,是社会进化的规律。在他看来,当时中国还是处在据乱世,而欧美各国则已进入升平世,所以中国必须向西方国家学习,变法维新,进入升平世,最后达到太平世。他还说:“大约据乱世尚君主,升平世尚君民共主,太平世尚民主。”[3]康有为利用三世说为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服务,反对地主阶级顽固派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反动观点,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即便是经过康有为改造过的三世说,也不过是一种庸俗进化论。他强调“进化有渐”,认为历史只有渐变,没有质变;只能进化,不能革命。这种改良主义的观点,反映了他代表的那个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注:

[1] 传说此书是战国时公羊高阐述《春秋》的著作。

[2] 《春秋董氏学》。

[3] 《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4.27 三世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