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 清北硕博下余杭
初心范范
热点新闻
近日,一张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招聘公示截图在朋友圈热传,引起了大家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48名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自己苦读多年的专业,选择去余杭区基层单位上班。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其中9名去了街道办。

关键词提炼
体制内
定义:指位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组织制度内的人员、岗位。
补充:工作稳定,职务晋级、工资提升有着明确统一的标准,并享有完整的法定休假福利。但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其薪资福利也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体制内岗位的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也受遭受诟病。
金句摘录
围绕这事,网友们的质疑有如下几点:
第一,这么“高”的学位,去了那么“低”的岗位。
第二,这么“深”的专业,去干那么“浅”的职业。
第三,这么“专”的所学,去做那么“泛”的所为。
——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侠客岛”
劳动无贵贱,行行出状元。求职本就是双向选择,名校硕博任职街道办,不能简单认为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央视新闻
市场真正应该对高材生入街道持怀疑态度的,并不是他们的报考初衷,而是他们未来上岗后能够发挥出的管理潜力。——澎湃新闻
学成文武艺,货与千万家。事业有内外,奋斗无高下。——人民日报评论

新闻事例
1
清北硕博任职余杭街道,
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了吗?(节选)
余杭区是当下杭州市发展速度最快的县区,2019年全区生产总值超过2800亿元,经济增速达8.6%,财政总收入逾700亿元,在杭州各区县中遥遥领先,被称为“浙江第一区”。此外,这里还有有阿里巴巴总部、有梦想小镇,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是中国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
为吸引人才,余杭区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表现优秀且符合《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资格条件的,博士研究生学历的,聘为招聘单位中层正职,期间按事业副处级标准享受绩效工资待遇;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聘为招聘单位中层副职,期间按中层正职标准享受绩效工资待遇。最高年薪可达50万。此外还有8万、6万不等的生活安家补贴,可申请无偿使用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以及不低的住房租赁补贴、购房补贴等。
另外,据其中一名北大毕业生介绍,余杭区还为他们提供了生活导师和工作导师,制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针对副处以上的人才有领航计划,下面一级会有护航计划,这些高端人才基本上都是党政储备人才。未来,他们不只是为余杭区服务,也将进入杭州市、浙江省成为各个部门的中流砥柱。

2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
90多人集体离职(节选)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据了解,在中科院系统内引起广泛关注。
他们为什么辞职?6月28日晚,科学岛一名中层干部向有关媒体记者证实,已有90余名科研人员辞职,均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核所最高峰的时候有500人,这几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开始只有200个人了。这下90多个人辞职,现在就剩100人左右。
至于人才流失的原因,其解释称:“核所原先是一个搞核材料的研究室,之后扩张成一个研究所,揽下国家的几个大项目。但这两年申请不到大的科研项目,没有钱,人才就走了。核所每年离职率是我们院最高的。”


媒体时评
1
尊重高学历人才的就业选择,这本身没啥好说的。
不过,这则旧闻也提醒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当下的科研环境很好,待遇又高,那么高学历人群还会选择“降维打击”吗?把所学和所为无缝对接,岂不是能让劳动力资源得到更高效的配置?
昨天岛上文章《从北大毕业去街道办工作是什么感觉?》发表后,有网友留言说,大家讨论得这么热闹,是担心最需要高质量人才资源的高精尖科技行业招不到人才。学地球物理、材料工程的学生,明明搞科研对国家的贡献更大,却偏要进街道办,未免太“浪费”。
尤其是当前中国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局面,在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下,方方面面的科技竞争不能有丝毫怠慢,这时候科研领域怎么能招不到人才、开不足马力?
这一问题值得深思,国内科研行业待遇普遍还不高,工作强度大,从业稳定性差,与余杭这类地方的基层公务工作相比,确实缺乏吸引力。
怎么去培养更多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提高科技产出效率,需要不断探索、提供实打实的政策支持。
“清北”毕业生在余杭一地的就业,虽然不是就业市场的主流,却可一窥当下人才流动的部分趋向。现有人才的就业选择值得尊重,但核心科技行业的“就业吸睛力”更需长线加强。
毕竟,这些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营养”,既要供给到基层土地,更需在关键时刻撑住“命门”。
如此,方是真正的才尽其用。
——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侠客岛”
《名校硕博去街道办:旧闻戳中社会舆论哪根神经?》
2
不慕虚名,但求实绩,是不少这届年轻人的选择。有记者回访发现,曾引起热议的几名“余杭干部”,有的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社区引入防控机器人,给出了基层工作的创新思路;有的穿梭在垃圾分类、拆除违建的现场,深入加装电梯、关爱老人的一线,为统筹城乡发展、改进基层治理做出自己的贡献。古语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有机会在生涯的起点扎扎实实地沾泥土、接地气,服务他人、造福社会,对人才的成长来讲无疑是一件好事。
如果说几十年前大学致力于培养“天之骄子”,今天的大学教育已向全民普及。公民素质提升的同时,社会对人才的期待也在悄然变化。从较早打破本地公务员的招考限制,到请在京高校的校友会出马招贤,一位在余杭创业的企业家直言,“清北人才向余杭基层流动,是当地政府‘精心谋划’的结果”。正如站在时代风口上的互联网“大厂”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近年来伴随数字经济异军突起的片区,同样急需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青年才俊。这不仅是人力资本的帕累托改进,更证明着无论体制内外、职位高低,好平台与好人才始终会相互吸引、相互成就。
——人民日报评论
《要不要去“体制内”,这届年轻人该怎么选?》
3
我们接着再来说说有关大材小用的讨论。有些网友觉得,街道工作大妈们都可以做,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知识储备,去了很“屈才”。
关于这一点,我们真的需要知道,时代变了,现在街道办的很多工作也需要专业型人才。
通过这次疫情相信大家更能深刻体会到基层公职人员专业、靠谱的重要性。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湖北省黄冈市的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她在黄冈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面对央视镜头,一问三不知。如果基层公职人员都像唐女士这么不靠谱,我们又怎么能放心呢?

相比之下,余杭招来的这些清北毕业生,在疫情发生后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做了不少事。比如说,今年1月疫情发生后,闲林街道需要收集和管理人员的出行情况,北大毕业生陈吉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设计了二维码,让居民们扫码填写问卷,3天时间成功汇集到10万余人的出行信息,大大提高了疫情期间的管控效率。
我国公务员团队里的选调生,他们作为省委组织部门直接调配的储备干部,一经录用就直接放到基层锻炼,先“沉下去”。我们多少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是从基层做起的,从群众中来的,所以清华北大的硕士和博士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如果一毕业就给他们委以体制内的高位要职,他们能够胜任吗?他们知道群众需要什么吗?
所以,这些学生能放下名校包袱,投身基层,说明他们的择业观逐渐走向自主和成熟;而像余杭这样的基层地区部门有魄力、有底气去清北等一流高校抢人才,也是我国公职人员聘用制度的创新尝试。
——观察者网
《区街道办招8人,全是清北硕博!屈才了?先看看待遇……》
拓展阅读
近日,美团发布了《骑手就业报告》,展示了外卖行业的就业和收入状况。截止2020年上半年(6月30日)美团拥有外卖骑手295万;超过一半的骑手学历是初中和高中,四分之一的骑手学历在大专以上,其中本科生17万,研究生近6万人。
前段时间,“北大复旦学子当中介卖房”也刷屏朋友圈。在某房源app上,北京市认证为“双一流大学毕业”的房产经纪人占比4.4%。这意味着每23个房产经纪人中,就有1个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
还有一则“研究生毕业转行当月嫂”的话题也曾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这位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最初去当了老师只有不到四千的月收入,两年后就转行当了月嫂,月收入达到了一万五以上。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职业“辜负”了学历,硕士去送外卖、当月嫂,就等于“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
其实,这个观点里有很多的误解。
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对这些职位普遍抱有“歧视”,认为这些职位“配不上”硕士生。
事实上,如今就业多元化,我们不能抱着一套思想和文化,来衡量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和选择。
比如广州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卢汉锋,他就业时便选择了送快递。由于空间思维能力强,卢汉锋的能对取件送件地点在脑海里进行快速规划,到达取送点的速度比一般人都快。在月入过万的情况下,他平均每天都能比同事提前40分钟下班,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高效工作。
还有女大学生骑手王丹,她2年穿越4个城市跑单,入职7个月就晋升成为站长。如今的她,已经成长为蜂鸟即配团队的运营管理人员。
大家应该还记得17年前,那个北大毕业去卖猪肉被群嘲的陆步轩。24岁毕业的他,走了10年的弯路毫无建树,在34岁那年听闻猪肉涨价、杀猪门槛又低,决定去卖猪肉。当时他面临的,就是和如今相似的处境。但十几年过去了,陆步轩的猪肉事业越做越大,一年生猪出栏几十万头,1000多个自营档口,年销售额十多亿,从当初的笑话一步一步成为今天的神话。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哪怕是养猪,也要养出北大的水准。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各行各业都有其重要性和技术性所在,十年寒窗取得的一纸文凭,不只是一张纸那么简单。
肯付出汗水取得高学历的人,无论在哪个行业里,都会努力去成为那最优秀的1%。
——搜狐网
《7万硕士送外卖,研究生老师转行当月嫂:现在学历这么不值钱了吗?》


文章来源 | 初心范范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微信号:VIP7claire)
初心翻硕百科448公益讲座群(CCtalk课程群号:8806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