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app制作,优化延迟问题的三大角度
延迟可能产生于短视频app制作的各个环节,并对用户使用体验造成不良影响。为降低延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短视频app制作时需要针对延迟问题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措施,我们可以从以下三大角度入手分析。

一、编码
所谓的编码其实就是去除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像空间冗余信息、视觉冗余信息、时间冗余信息等。在短视频app制作中,之所以要进行数据编码就是为了减小数据的体积、提升数据的传输效率,从而实现延迟问题的优化。
在实际开发时常用的编码标准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短视频app制作,就短视频app制作而言,比较推荐的是H.264+AAC的编码组合。
因为H.264作为一种视频编码标准能够在更低带宽下提供更高质量视频,而是不会造成过高的实现成本。而AAC作为比较优秀的音频编码标准与H.264组合使用达成的编码效果更理想。
二、传输协议
数据的传输主要分为采集端到服务端的传输、服务端节点到另一节点的传输、服务端节点到客户端的传输三种,为优化短视频app制作中的延迟问题,不同传输情况需采取不同的优化手段:
1、服务端节点到另一节点的传输尽量使用RTMP传输协议。

2、如果短视频app制作的客户端使用的传输协议是RTMP,那就让转码操作在靠近推流端的收流节点上进行,这样可以降低传输延迟。
三、推流、播放
1、缓存控制
在短视频app制作的播放端,缓存控制通常会影响视频的首开延迟。毕竟实际的网络情况并不是完全稳定的,像网络抖动、网络拥塞等情况很常见,只有在必要的位置设置了缓存,才能降低视频的首开延迟,并保证视频播放的稳定性。
2、动态缓存策略
所谓的动态缓存策略是指通过对首片视频的耗时来决定下一时间片的缓存大小,并通过对网络的实时监测实现视频播放过程中缓存大小的调整,以优化延迟问题。
3、动态码率播放策略
是指通过实时监测网络情况动态调整视频播放过程中的码率,如果网络情况不佳则降低视频播放码率,以此降低延迟。

其实在短视频app制作时,为优化延迟问题可采取的技术手段有很多,不同技术手段还可以组合使用,可达到更理想地降低延迟效果。
声明:本文由云豹科技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及原文链接,否则视为侵权